声声慢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27203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声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授 课 人:冯 娟1 、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2 、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3 、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4 、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1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2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3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今天,就让我们一

2、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二、作者和作品介绍:鉴赏必须要了解人物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大家可以对照课文注释1 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作者。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18 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 写得曲折, 含蓄 , 韵味深长, 形象鲜明 . 如二首, 活泼秀丽, 语句清新别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

3、之情的描写, 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 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 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 悼亡之情.三、了解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四、品读提示:大家对照课文的内容,听声声慢的朗诵。要求在读的过程中:1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2 :抓住词中直接抒

4、情的句子来品读3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五:朗读释疑:全班同学齐读课文1 、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愁思2 、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 、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4 、请同学找出文章当中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1 、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

5、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戚戚”,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因此,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

6、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语速缓慢低沉)注释: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1 、音乐美。2、增强感情。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其它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淡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7、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结论:酒是“愁”的象征怎敌他 , 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

8、,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 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 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 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 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 也化不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

9、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1 、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2 、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

10、、“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一、作业:用今天所学的内容赏析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二、背诵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