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271412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题及答案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成绩闭卷V课程名称教研室考试时间适用专业班级论述类文本阅读高中语文组年 月日B卷_分班 级姓名学号考生注意:舞弊万莫做,那样要退学,自爱当守诺,最怕错上错,若真不及格,努力下次过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相比较,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文起八代之衰”的重担会历史地落到韩愈的肩上。韩愈大da超越了他的先驱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善-于展开文:学争鸣。西魏的宇文泰和苏绰,隋代的杨坚和李谔,曾依靠将相之权,采用严厉的行政措施,来反对艳丽浮靡的“今文”,推行尚书式的“古文”,并

2、且强制规定“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周书苏绰传)。但效果极差,嗣响无闻,终于失败。韩愈则不同。他不依靠行政手段,而是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摆事实,讲道理,过是非。是非明则方向定,深刻地剖析了“古文”与“今文”的功人们容易接受,乐于响应。因此在他的周围自然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及“古文”爱好者,为古文运动的胜利 创造了条件。试题共共第页其次,对六朝文学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对于六朝文学,先驱者 常是采用简单的一概骂倒、全盘否定的态度,甚至连屈原的优秀辞 赋,也被他们斥为“亡国之音”而不顾(柳冕谢杜相公论房杜二 相书),但谩骂攻不倒骈文。韩愈则不然,他在批判的同时,对 六朝文学并不全盘否定,对骈文有益的成分加

3、以吸取,以便作为营 养,用来壮大“古文”的新肌体。他虽自称是“非三代两汉之书不 敢观”,但这只是口号标榜,实际并非如此。他对六朝文学是熟悉 而精通的,如他对唐初的骈文典范王勃滕王阁序,称赏备 至。他自己的文章如进学解原毁等,也自然地融骈入散, 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再次,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先驱者的火力虽猛, 却没有在艺术特征及创作实践方面下苦功,因而理论脱离实践,因 盲目而无用。柳冕曾感慨地承认:“老夫虽知之不能文之,纵文之 不能至之!”(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韩愈则不仅有高明的理 论,而且有成功的创作经验。他的优秀“古文”典范,自古至今, 像磁石吸铁那样,吸引了人们,骈文就很难与

4、它争锋了。韩文的创 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与骈文相比较,创造了适时通 用的文学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成败至关重要。韩文之 所谓“古”,并非真是要恢复先秦两汉的体制;恰恰相反,他是“惟 陈言之务去”,提倡“能自树立不因循”的创造,要求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改古语为今言,创造出比较接近当时口语、适时通 用的文学语言,为“古文”形象地反映生活创造条件。韩愈打的是“复古”旗号,实是为文学革新服务。正因为这样,所以韩愈能把 先秦两汉那种堂皇的文字,变为生动活泼、逗人喜爱的日常杂文, 极富艺术魅力。一是针对现实,有为而发;发愤抒情,不平则鸣。 这样,韩文就具有了充实的内容。如送孟东野序,以

5、为文学是 -t物”(自然与社会)使之鸣的结果;文学反映的是“不平则鸣” 之“物”,所以韩文言之有物,现实性斗争性很强。总之,在唐代的古文运动中,不管是理论还是创作,韩愈都能 匠心独运,无愧于“文起八代之衰”的称号。(摘编自蒋凡为什么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们没有承担历史的重任,因此他们没能“文起 八代之衰”。B. 韩愈对六朝文学采取了既否定也借鉴的做法,这种做法产生了良 好的效果。C. 古文运动的语言复古,并非要以先秦两汉的体制为本,而是改古语为今言。D.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因为不管是理论还是创作,他都能够 匠

6、心独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韩愈与古文运动先驱者 的差异。试题共共第页B. 文章从三方面入手指出韩愈大da超越了他的先驱者,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阐述了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取得 的文学成就。D. 文章在论证韩文的创新精神时,从语言的通用和内容的有物两方 面展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用行政强制提倡“古文”效果极差,而只要采用百家争鸣的方法 就一定成功。B倡导“古文”时,古文运动倡导者高水平的实践比高水平的理论 更具说服力。C.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柳冕虽然在理论上大力

7、提倡写古文,可惜没有付诸实践。D.送孟东野序反映了“不平则鸣”之“物”,因为内容充实, 所以现实性强。(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 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 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 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 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

8、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 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 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 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 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 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试题共共第页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 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

9、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 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 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 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 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 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 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 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 的使用等各方面

10、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 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 悟生命的读者。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 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 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 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

11、涵盖因事象而 一引起感动。B.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 产生感动。C. 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 读者之列。-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 重要作用。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 文又引出下文。B. 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C.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 重点论述后者。D.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 感动的重要

12、性。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试题共共第页A. 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 感悟能力。B. 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 层次的读者。C. 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 动无数读者。D. 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 感动的好词。(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 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

13、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 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 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 理和欣赏习性。 20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 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 一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 1907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 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 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 剧

14、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而选择了更具灵活 一-性-实践性的话剧艺-术作为创新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 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 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 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 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 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 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在场性和现实功用。 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 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 演,杜甫苏轼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 都

15、表明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 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 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和 社会正义的体现。试题共共第页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 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 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 国特色” “中国气派”。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 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 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当 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 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 术精品。(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0年的回眸)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