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27087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张华松在安徽,特别是皖北一带,宴请中盛行“炸罍(Li与雷同音)子”的饮酒风俗。亲朋好友相聚,盛情招待客人,饮酒到一定高潮时,两人或者多人,放弃小酒盅,捧起盛满酒的大酒杯,相互碰撞一下,然后一饮而尽,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友情和豪放的酒风,这就叫“炸罍子”。然而,这一盛行的“炸罍子”,却很少有人知晓“炸罍子”的“罍”是哪个字,也不知“炸罍子”的具体礼仪,更不了解“炸罍子”的真正内涵和寓意。因此,有很多人把“炸罍子”简单地理解为使用大酒杯,相互碰撞听个响,然后一饮而尽就叫“炸罍子”,而且把“炸罍子”的“罍”字误认为是打雷的“雷”字。图一,圆形青铜罍 “罍”也作櫑、(鑘)、。上海辞

2、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释“罍”:“中国古代器名。青铜制。也有陶制。圆形或方形。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肩部有两环耳,腹下又有一鼻。(如图一、二、三)用以盛酒和水。盛行于商周时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文字诂林介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多年研究成果认为:“近年所发现商周时代铜罍和陶罍,都是大型的盛酒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黄金贵所著的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对“罍”解释更明细:“罍,初为陶制,晚商时出现铜罍。有方圆二形。圆形者,小口,为储酒而防蒸发;广肩,肩生两耳,便于搭手倾倒;大腹,下腹瘦;小平底,或圈足。方形者,宽图二,方形青铜罍肩,两耳,加盖。以圆形者居多。铜罍,唯大,盛酒必多,多而存久,则为储

3、酒。但储久变酸蚀铜,食而中毒,故古人储酒,多用陶罍。殷墟出土之陶罍远多于铜罍。然而用于庙堂宴享,陶罍甚为粗陋,故礼仪场合,仍用铜罍。于是陶罍以实用,铜罍以礼观,相得益彰。铜罍既为礼观而设,故外饰尤为精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阐明:“櫑,龟目酒尊”。尔雅释器也定位:“罍,器也;小罍谓之坎。”然则罍有大小。“大者受一斛”。(“斛”(h)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礼仪讲:“十斗曰斛”。“斗”,是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一斛即相当于一罍。)那么,“炸罍子”其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凸显中华酒文化、酒礼仪的呢?图三,老子故里涡阳天静宫珍藏的青铜罍其一,“炸罍子”

4、凸显华夏儿女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的朴素本色。先从“罍”字造字的创意来看。“罍”字,在中国古代“六书”造字法中属于会意字,三个田地的“田”字摞在一个“缶” (“缶”是中国古代一种大肚小口的瓦制器皿,也是一种古代瓦质的打击乐器)字上,其寓意:用所有田地,即三个“田”字(在古代,“三”代表最大、最多之意)所生产的谷物酿造出的酒,装在这个器皿中,而形成一个新字“罍”(即成为古代重要盛酒的器皿),用盛有依赖生存的粮食酿造出的一罍酒去招待客人,足以体现华夏儿女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的朴素本色。其二,“炸罍子” 凸显龙的传人重情厚友、为人豪放的爽快性情。为表示对待客人深厚的情谊和高兴的心境,不顾饮酒过多伤身,也不

5、顾“吃了(喝了)上顿无下顿(全家长年赖以生存的粮食,全酿造成美酒奉献给客人了),似乎只要让客人高兴,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因此,放下盏(小酒杯)或酒碗,捧起“罍”子,一饮而尽,性情真是一个“爽”字!情意真谓一个“深”字!在相当多的地方都广传着“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俗语。诗周南卷耳有这么一句诗:“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程俊英译:“且把金杯斟满酒,好浇心中长思恋。”(姑:姑且、只好。维:发语词。以:借此。永:长。怀:思念)这与现代的“炸罍子”十分相像,意思是把金罍(大的酒杯)斟满酒,一饮而尽,或一醉方休,借此来浇心中对朋友(情人、家人)的长久思念。寓意两者之间感情深厚。既使初

6、次见面的朋友,通过“炸罍子”,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和示意。其三,“炸罍子”凸显尧舜后裔友善相处、互助为上的团结精神。汉语大词典有“瓶竭罍耻”一词。语本诗小雅蓼莪(L):“瓶之罄矣,维罍之耻”。这里讲的罍、瓶皆为盛水(酒)之器,罍大而瓶小。罍尚盈而瓶已竭,喻不能分多于寡,为在位者之耻。后多用以指未能尽职(互助)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一方有难)若不救助,深以为耻。现代“炸罍子”本身也如此。上下级之间“炸罍子”,相互表达的是彼此的承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捧场,精诚团结,共同奋进,把事业干的更好。客人、朋友之间“炸罍子”,表达的是有情互助、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五湖四

7、海、一家亲情。其四,“炸罍子”凸显中华民族勤劳节俭、憎恶浪费的传统民风。要把罍中的酒斟到盏中(酒碗里),尤其古代的酒盏(酒碗),多很坡浅,斟倒酒时,必会有部分酒水溅出,造成浪费。为了节俭,避免浪费,干脆捧起罍子,直接相饮(至今,皖北一带仍传承着一句俗语“吃了(喝了)不疼,丢了疼(心)”)。其五,“炸罍子”凸显炎黄子孙嫉恨奸诈、耿直为本的优良品质。“炸罍子”时一定要听个“响”。在这里,不是为了听响而去碰撞发声,而是为了使主人与客人手中罍子里的酒能够通过撞击,酒花溅起,酒水交融,让客人安心。证明主人的酒中无毒(不是鸿门宴),尽管放开心怀畅饮。其六,“炸罍子” 凸显礼仪之邦举止有度、彬彬有道的文明礼

8、节。“炸罍子”是有很多讲究的。一是弃盏(碗)用罍(现代要弃小盅,换上大杯)。古代用盏(碗)、现代用小酒盅,喝的再多,也不叫“炸罍子”;二是斟酒要满。当然,满是有度的,不可过满,俗语说:“酒七茶八”。 斟酒要达到酒具的七分成度为佳;三是双手捧杯(罍)。过去罍子较大,加上盛满酒水,一手很难端起来饮用,但最关键的是“双手”为敬(现代“炸罍子”时,有的一手执杯,既不礼貌,也不为“炸”);四是起身站立。“炸罍子”时一定要起身站立,以表敬意。当然,在古代席地而坐时,也不一定非要站立才为敬重。但现代而言,“炸罍子”时一定要站立;五是相互碰撞。古代碰罍是为了让客人放心安心,现代的碰杯是为了烘托气氛;六是一饮而尽。不论罍(杯)中有多少酒,既然碰杯(炸罍),就要一饮而尽,以表为人豪爽,情谊深厚,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不过,在此要提醒的是,在古代,喝的酒多是一种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而不是现代酒精度较高的烈性酒。现在“炸罍子”时,一定要适度适量,因人而宜,绝对不可凭一时的豪放义气、一时的高兴亢奋,“炸”得酩酊大醉,既容易有失形象,又易损伤身体。(作者张华松,现任中共涡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安徽国际老子文化交流协会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