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26750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摘要:本文就近年来人们所关心的大气污染的一个分支,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以 及引起的温室效应,具体从温室效应的成因及来源,“碳交易”及其环境效益, 低碳生活及减少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这一严峻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 终谈谈并和读者共同分享下我对此的认识及心得体会,简单论述下我们在各方面 不断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同样可以返璞归真,让我们的地球母亲露出久违的微笑。 关键词: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碳交易 低碳生活Abstracts: The essay throws light on an branch of air pollution, excessive emissions of

2、 Carbon dioxide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 which it brings about. It elaborates the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concentrated on badly from aspects of the causes of greenhouse effect and where it deprives from, Carbon trading and it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low carbon life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cuttin

3、g down the emissions of carbon. Finally, Ill talk about and share my understanding of it. Ill briefly discuss about that in modern times, we can also return to basics, and well see the warm smile of our mother earth.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三百多年以来,人们不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攫取着大自然赐 予我们的丰富资源,打着“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的旗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我们周遭的环境。殊不知,在

4、看似美丽的外壳下,我们的地球却在经受着已不再 能称得上是无形的摧残了。如此以往,地球母亲还能坚持多久?大气污染,森林 面积急剧减少,水质恶化日益严峻,自然资源存储量不断消耗殆尽,就连和人类 朝夕相处的生物的物种也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减少着。今天,我想就人们今年来关 心最多的话题“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温室效应”来带给读者一些启示,从而激起 人们做出点实际行动的决心和动力。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温室效应的产生来源。温室效应,也有人给了它一个比较诗意的名字“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 的俗称。它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 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

5、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 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 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于是专家学者们形象 的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也便成为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大气中还存在 许多其他的温室气体,如:氟氯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等,当 然,这些并不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可能,如此抽象的解释温室效应并不能让人们想象到这样一个名词会给人类社 会带来怎样的灾难。下面,让我们具体的来看一看温室效应的影响。(一)环境影响(1)温室效应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四季的更替在中纬度地区逐渐变得异 常,专家甚至预测如不再采取措施,春秋两季在

6、不久的将来甚至有消失的迹象。 难以想象,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前一日冰天雪地,后一日烈日炎炎。( 2)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 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 威胁。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 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 其踪迹。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 4块年龄由 500 至 14 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 层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 生存

7、。这项新发现令研究员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 毒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 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科 学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 会,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3) 海平面上升有具体数据表明,预期由1900年至2100 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 0.09 米至 0.88 米之间。(4)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5)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二)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1)经济的影响全球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 100

8、公里的范围以内,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 附近的城市区域。所以,海平面的显著上升对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会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害,例如:加速沿岸沙滩被海水的冲蚀、 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 远的内陆地方。(2)农业的影响实验证明在 CO2 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 变暖的结果可会影响大气环流,继 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与及各大洲表面土 壤的含水量。由于未能清楚了解全球变暖对各地区性气候的影响,以致对植 物生态所 产生的转变亦未能确定。(3)海洋生态的影响沿岸沼泽地区消失肯定会令鱼类,尤其是贝壳类的数量减少。河口水质变咸可 会减少淡水鱼的品种数目,相反该地区海洋鱼类的 品种也可能

9、相对增多。(4)水循环的影响全球降雨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则仍未知道。某些地区可 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此外,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水份的蒸 发,这对地面上水源的运用带来压力。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 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 4C,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 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 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由于人们渐渐意识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 胁,14 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 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10、这已经是人类检讨自己而做出的比较实际的一个 措施了。然而其最终的实施及目的的达成还需要靠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去努力。接下来,让我们来关注下近年来新兴的一个词语“碳交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 年 5 月9 日通过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 年 12 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 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 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 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它的基本原理是,合同的 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

11、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 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 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CarbonMarket)。引碳交易:中国的机会 在碳市场的构成要素中,规则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的规则具有 强制性,如议定书便是碳市场的最重要强制性规则之一,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 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他规则从议 定书中衍生,如议定书规定欧盟的集体减排目标为到2012年,比1990 年 排放

12、水平降低 8%,欧盟从中再分配给各成员国,并于2005 年设立了欧盟排放交 易体系(EU ETS),确立交易规则。当然也有的规则是自愿性的,没有国际、国 家政策或法律强制约束,由区域、企业或个人自愿发起,以履行环保责任。 2005 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2007 年碳交 易量从 2006 年的 16 亿吨跃升到 27亿吨,上升 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 速。 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 81.8, 2008 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 2007年全年持平。经过多 年的发展,碳交易市场渐趋成熟,

13、参与国地理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结构向多层次 深化和财务复杂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 20082012 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 600 亿美元, 2012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 为 1500 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 一些, 2012 年后的国际碳交易体系也值得期待。碳交易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势 不可挡,而碳交易标的的标价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打破 单边美元霸权促使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产生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碳交易本质上 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 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

14、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 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 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 2007年6月11日,全球共有696个CDM项目成功获得在UNFCCC执行理事会 (EB)注册,预期可产生的年均减排量可达到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印度、巴西、 中国和墨西哥是全球CDM项目注册数目最多的4个国家,占据了全球CDM项 目总数的 75%。从项目的年均减排量来看,中国每年可以产生 6477 万吨二氧化 碳当量,占全球总额的 44%。到 2008 年,活跃在 CDM 交易市场的买家主要来 自欧洲和日

15、本、加拿大。根据 2006 年的统计数据,在 CDM 交易市场的买家类 型分布中,基金占34%、私营企业占58%、政府占8%。市场上最活跃的买家来 自英国,他们大部分属于私营的金融机构;其次是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电力公 司。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 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 看作是“21 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

16、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 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 排放国,虽然没有减排约束,但中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截止到 2008 年,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 到全球市场的 1/3 左右,预计到 2012 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 41%。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交易。2005 年 10月,中国最大 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 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估计到 2012 年年底,这两家公司将获 得 55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此项目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规模每年将 达到 1000万吨,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2005 年 12 月 19 日, 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常熟三爱富中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