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26680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上)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阿荣旗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愿你稳定情绪,轻松上阵,涂卡标准,解题规范,该得的分一分不丢;看清题目,广开思路,认真分析,仔细做答,会做的题一题不错!相信自己,祝你成功!(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蓄知识底蕴(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分q( ) n ( )( ) 荫蔽( ) 屏息( )混为一谈(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讲解员细心的提示下,参观者才恍然大悟,并纷纷感叹现代科技的唯美和奇妙。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

2、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C.更为奇怪的是,整条街道上鸦雀无声,寂静异常。D.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小林的篮球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C.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4.名著和仿写(5分)(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小诗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2)请选择某一事物仿照(1)这首小诗的

3、句式写一句诗,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3分) , , 。5古诗文默写(10分)(1) ,志在千里。 (2) 几处早莺争暖树,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绿树村边合, 。 (6) ,禅房花木深 。(7)观沧海中运用想象表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8)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 。二览书海智慧(45分)(一)次北固山下(5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示的画面。(4分)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4、思想感情?(1分)(二)我的老师阅读(14分)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5、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8.选文中(甲)处应填_;(乙)处应填_。(2分)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9.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3分)10.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什么?(3分)11.对画直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

6、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12.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陪母亲过大年(14分)装订线 母亲在哪,哪就是家。一个好友告诉我说,能和母亲一起过年很幸福。于是,我第一次异地过年,就把母亲接到我工作的城市。我带母亲去超市办年货,其实就是想带她出去转转,顺便给她买套新衣服。小时候,是母亲给我买新衣服穿,现在,我大了,工作

7、了,该回报她老人家了。如果让她出去买,她会觉得什么都贵,最后什么都不买。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牵着母亲的手,如小时候她牵着我一般,边走边聊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母亲很开心,脸上洋溢的淡淡幸福,漫过丝丝皱纹。自从父亲走后,我们很少见母亲笑,笑得这样幸福还是第一次。我带着母亲去了一家老年服装店。母亲在一件暗红色冬衣前站着看,又用手摸摸布料,在店主的鼓动下,她才同意试穿衣服。衣服很合身,母亲很喜欢,脸上泛着些许羞涩。但是,一问价格要两百多元,母亲想都没想,就把衣服脱下来又放回去。店主忙告诉她,现在正打折,只需要一百元就可以买到。母亲还嫌贵,但我已经将钱给了店主,让她开单子。我告诉母亲,现在单子都开出来了,

8、没办法退的。母亲一边责备我,一边又将衣服换上,然后说了一句:“其实,穿着还是挺舒服的,就是贵了点。”我仔细看了母亲一眼,衣服真的很合身,母亲显得年轻了10岁。我说:“妈,你穿这件衣服看起来年轻许多呢。”她瞪了我一眼,又欣慰地笑了。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我从屋子里拿出一双灰布鞋给母亲,说:“我知道你不喜欢穿皮鞋,专门托人在老家给你带来一双布鞋,尺寸都是合适的。待会儿你先洗脚,然后换上新鞋,咱们去看烟花。”我去厨房打了热水,试好水温后,端给母亲。母亲洗脚时,眼睛一直看着我,我发现,母亲的眼中有泪光闪动。母亲洗了很久,直到水有些凉了,才轻轻地把脚拿出来。我帮母亲把脚擦干,给她穿上那双灰布鞋。此刻,母亲

9、的脸上竟挂满泪水。晚上,我和母亲一起看春节晚会。其实,我并不喜欢看春晚,但母亲喜欢,我就陪她。快凌晨的时候,我先跑到楼顶把凳子放好,然后牵着母亲到楼顶。不一会儿,烟花在天空中散开,紧接着就是阵阵欢呼声和爆竹声又一个新年到了。看到母亲脸上写满的幸福,我就知道朋友没有骗我,和母亲一起过年真幸福。13.本文作者按照 顺序来叙事。(1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1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3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15从文中摘录两个直接描写“陪母亲”的句子。(2分)(1)(2)16文章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3分)17

10、读了选文,你觉得父母最需要儿女回报的是什么?(2分)18.读过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3分)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

11、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1.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哪句?(2分)22.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

12、23选文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请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三书精彩华章(50分)24.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作:(一)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吧?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吧?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二)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阿荣旗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卡题号一二 三总分(一)(二)(三)(四)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