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3:拉丁美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266337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13:拉丁美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练习13:拉丁美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练习13:拉丁美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练习13:拉丁美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练习13:拉丁美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13:拉丁美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13:拉丁美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十三:拉丁美洲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巴拿马运河上有多道船闸,运河水为淡水B. 苏伊士运河上有多道船闸,运河水为咸水C. 巴拿马运河与两侧的大洋之间存在密度流D. 苏伊士运河区为热带沙漠气候2. 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煤、铁资源丰富B.7 月,热带草原区降水量大C. 咖啡和粮食出口量很大 D.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3. 读“南美洲安第斯山东西两侧风向图”,回答:(1) 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两侧常年盛行风。(2) A、B两地中全年降水较多的是,原因是.(3) 图中所示安第斯山脉是美洲山系的南段,安第斯山脉是

2、板块与板块挤压而形成的。4. 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C等温线经过 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说 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2) 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3) 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C, 7月月均温& 5C,年降水量912mm。 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1) 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 。(2) B 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北而南顺序)、和。(3) 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 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当 P1 地盛行西南风时, P2 地的气候特点

3、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冬季 a 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 度,说明其原因。大西太平洋洋(30E 90 W15W66.5 N23.5S(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在下图中的代号 ,并简述其原因。气温CC)(3) 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7. 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为板块挤压而成B.均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C.均为断裂抬升而成D.均为古老的山地高原8. 当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冬季风时,巴西高原的季节和昼夜情况是( )A. 正值旱季,昼长夜短B.正值雨季,昼短夜长C. 正值雨季,昼长夜短

4、D. 正值旱季,昼短夜长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刹面示意图”回答第9 10题。AFE单位:5000 4000 30002000 100010002000米9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A. 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B. 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C. 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而形成D. 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10轮船从E沿岸的港口出发前往印度的孟买,走最短航线需经()A. 巴拿马运河 B. 麦哲伦海峡 C. 好望角 D. 苏伊士运河11. 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A. 这是南美洲7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B. 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

5、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冷却快D. 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12. 位于拉丁美洲的世界著名渔场和成因是( )A. 秘鲁渔场上升流C. 北海道渔场暖流和寒流交汇B. 北海渔场上升流D. 纽芬兰渔场暖流和寒流交汇13. 拉丁美洲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有( )A. 巴西和阿根廷 B. 委内瑞拉和墨西哥 C. 美国和墨西哥 D. 墨西哥和阿根廷14. 读下面两个国家轮廓图,在图上填国名和首都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1) 两国共同的资源,两国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是。(2) A国主要经济作物是、;B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3)A国最大城市是,最大海港 。B国两个主要港口是15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鮫& 1 000米以上200-1 000 米 200米以下河流Y洋流01 000千米II(4)B国的热带经济作物和A国的茶叶种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1)图中的A是河;B是高原;C是山脉。(2)A 河支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形的接触带上。( 3) A 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是: O(4)A河航运条件及形成原因是(5)与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大洲上的一条大河是。简要分析它在流向(总O的趋向)、流量、水能、航运条件等方面与A河的差异:16. 读下图,回答:(1)a 区域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

7、带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 b 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 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 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 沿岸有 寒流流经沿岸有暖流流经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A. B. C. D. (3)a区域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是3. (1)西(2) AA地属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地属于背风坡,又吹离岸风,降水少 (3)科迪勒拉 南极洲 美洲4. (1)200 mm-500 mm ; 2 000 mm 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隔了来自于太平洋的水 汽。虽东临大西洋,但处于西风带,盛行风为离岸风,水汽难以进入大陆。东部沿海受(大 西洋福

8、克兰)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2) 东部年均温高于西部。主要原因有:地势西高东低,气温垂直递减率造成西部地区 气温较低(或东部地势低、气温较高)。风带的影响:南回归线附近东南信风在大陆东岸 由海吹向陆,使东部受温暖海洋影响。东部沿海受暖流影响较为温暖。(3) 气候温和,年内气温变化和缓;降水较为充沛;有利于牧草生长。5. (1)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国土所处纬度 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 (4)温凉湿润 秘鲁寒流6. (1)高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西欧沿海地区增温。(2) B因为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或答 a 地年降水量 分

9、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3)秘鲁 秘鲁沿海的洋流(或答秘鲁 寒流、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14.(1)铁矿 工业迅速发展 (2)棉花 黄麻 茶叶 咖啡 甘蔗 香蕉 剑麻 (3)加尔各答 孟买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4)企业化种植园15. ( 1)亚马孙 巴西 安第斯(2) A河支流从山地和高原进入平原(3)热带雨林此流域大 部分在赤道两旁,终年高温,属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其南面是东南信风带,北面是 东北信风带。在地形上,大部分是平原,以南、以北是低矮的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山脉。 平原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有赤道暖流经过。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 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

10、年降水丰沛(4) A 河中下游流经平原,终年水量丰富, 水流平稳,通航条件好(5)刚果河(扎伊尔河)因刚果盆地东边、南边较高,西部有缺口, 所以刚果河向西流人大西洋。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气候范围比较小,流量小于亚马孙河。 刚果河下游多急流瀑布,所以水能比亚马孙河丰富,而航运条件比亚马孙河差16. (1) C (2) C (3)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秘鲁寒流强大,起到降温减湿的 作用;吹离岸风1. 位置和范围(1) 主要国家:墨西哥、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2) 濒临海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大西洋、太平洋、德雷克海峡。(3) 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

11、区。 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哪些国家?(北回归线穿过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端、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和巴西的南部) 60W与南美位置有何关系? (60W穿过南美大陆的中部) 赤道穿过哪条大河的河口?(亚马孙河) 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是什么海峡?这里终年吹什么方向的风?海水向哪个方向 流动?(麦哲伦海峡 西风 向东)2.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狭窄处,是一道水闸式的运河。拓展: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比较目 项F马、i 一-建-克aS一亦米3. 高原、山地、平原(1)主要地形区: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圭亚拉高原、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

12、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2) 地形分布特点: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4.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 二位。5. 丰富的自然资源 墨西哥湾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墨西哥高原的银矿、巴西高原的铁矿、 智利和秘鲁的铜矿丰富。此外,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6. 居民和经济 混血人种占多数,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人口主要分布在西 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经济比较发达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7. 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

13、。像古巴的蔗糖,中美洲一些国家的香蕉、咖啡,智利的铜和硝石。但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中美洲一些国家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如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的钢铁、汽车和飞 机制造,阿根廷的肉类加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等。8. 巴西(1)两大地形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2)两种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3) 两种主要矿产:铁矿和锰矿。(4) 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大,河流水量大;地处巴西高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相过渡处,河流落差大(5) 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出口居世界首位。拉丁美洲与巴西 第 7 页(6)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主

14、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这里海上交通便利,欧洲殖民者和他们从非洲掳掠来的黑 人首先到达这里,土地经过长期的垦殖成为巴西的重要农业区,这一带就成为人口集中的 地区,再加上高原丰富的矿产,这一带也成为工业和城市集中的地区)(7)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导致水土流失,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有变暖 的危险)9. 因时因地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为例1. 墨西哥高原:地势高,气候比较温和,墨西哥城建于该高原上。2. 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的南、北、西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 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带来的海上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 沛。3. 高山地区:以安第斯山北段为例,其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如图)。高山草地仝令弋带雨林(米)严寒5 0呀;它线4 500 /- - -A1 * v:乡畚工孑;不;丫:垃删柚4. 40S 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为迎风坡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东侧为背风坡干燥少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带。5. 安第斯山以西:其气候带南北方向延伸,就是受到安第斯山的限制,使气候带不能 东西延伸的结果。1.(1997 年上海)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 首都是南美洲最大城市B 森林蓄积量居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