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26627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从社会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提出一种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新模式,目的是为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分析其提出的背景和理论根据的基础上,阐述立体的“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式,并对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应对策略。关键词:幸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五步连环落实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是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高职院校要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拓宽高职生的培养渠道,完善其培养方式。高职院校“五步连环”的人才培

2、养模式作为一个改革创新的举措,通过心灵沟通抚平挫伤、树立目标、分解任务、任务实施和评价考核等五个步骤的有机融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种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全面提升,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背景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广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难以培养出这种人才,而且缺乏社会吸引力,因此急需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培养适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一) 经济转型升级,高职人才不能适应建设幸福广东要求经济产业转型升

3、级和建设幸福广东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取得根本突破,高职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和高职生的幸福成长相结合,深入优化和改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尝试通过实践探索,在关注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有机融合,培养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所需要的大批高技能劳动者,为实现幸福广东贡献一份力量。(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导致了难以培养出适合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素

4、质技能型人才。第一,人才定位低,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时,一味追求人才的第一线,认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就是培养一线的操作人员,只注重技能训练,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而忽略了“高等”二字,没有充分地将“高”和“技能”相结合;第二,在人才培养中将知识的“够用”理解为“实用”,肤浅地把知识的“够用”等同于知识的“实用”,只注重眼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才长远发展对知识延续性的要求1。第三,职业素养不全面,只重视能力素养,而忽略了职业道德,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虽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时,大都明确的列出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但是培养手段往往缺乏可操作

5、性。总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难以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更不能体现学生幸福成长的历程。(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缺乏社会吸引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社会吸引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之间的错位表现在五个方面:课程设置层面,理论知识偏多,实践运用少,技能实践应用机会少;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当前企业的发展;教师教学层面,缺乏双师型教师,致使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指导;管理体制层面,没有协调好教学、实践、到企业实习之间的关系,学生实习管理松散,学不到东西;评价体系层面,过于注重单方面的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显而易见,与社会需求脱节

6、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滞后性、脱节性,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缺乏社会吸引力。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目前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故而有必要构建和发展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二、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理解其含义,有必要对该模式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一)幸福的教育目的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情结,追求幸福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源动力,这是一个自明性的人类生存事实。尼尔认为,

7、生活的目的是寻求幸福;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主要关心的问题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是行为的目的”2等等。显然,以服务与人的生活为使命的教育活动,自然也要以成就人们的幸福生活为使命。著名的教育家诺丁斯认为幸福的教育目的观,无需给幸福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让幸福的讨论出于开放活动之中,这种做法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幸福”这一教育目的“活”在教育活动中3。而高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无论学生出于社会的哪个阶层,学生都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观,幸福地学习谋生的技能,幸福地走向社会,过上理想的生活。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我们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导

8、向。(二)以人为本的幸福哲学观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他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并认为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全面相连。马克思认为,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个人的素质相联系,同时它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这些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虽然高职学生曾经是考试的受挫者,但是依据以人为本的哲学观,我们应该相信每个高职生都能成才。“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以幸福教育为导向,首先抹平高职院校学生内心的挫伤,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锻炼,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训

9、练并重,最终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该模式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协调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把职业技能培养与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在高职学习的幸福感。(三)多元智能理论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开放的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根据多元开放的智能理论,高职院校在发展学生专业技能

10、的同时,必须留意学生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的智能,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方案,体现出多元化、自主化、个别化的教育意蕴,如,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曾经是考场的失败者,文化课的学习方面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学生的音乐、运动、社交等方面也许会表现出超人的智慧,我们应该认可学生优点的存在性,才能引导其幸福快乐的成长。也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灵疏导和多元化的评价,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 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在三大理论的支撑下,“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突破人们故有的思维模式,以个人的发展和对社会的价值为出发点,在人才培养中凸显学生

11、学习的幸福感,实施幸福教育,通过“五步连环”的培养计划安排,对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机制进行了大幅革新,另辟蹊径解决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内涵和目标所谓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刚入学的高职生进行抚平挫伤、树立目标、分解任务、任务实施和评价考核,使其逐步树立自信和确立人生目标,并进一步展示天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知识,成为具有幸福感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育人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

12、职院校通过实施“五步连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幸福教育的目标,既有助于实现广东加快产业升级,又为实现幸福广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将其分为五层次,分别对应大一、大二、大三学年。促使这五个层次是逐层推进,螺旋上升发展的,以追求实现目标的最好效果。(二)结构高职院校打破常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创建“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凸显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实施幸福教育。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如下(见图一):第一步是抚平挫伤,感知幸福教育。根据幸福的教育的目的观

13、,学生的本能是追求幸福,或者说学生接受教育为的就是最终能够幸福,而他们从踏入高职院校的第一步,就带着某种不幸福的因素,刚入学的高职生一般是未能成功进入本科院校,某种程度上说在学业方面是失败者,有的表现为较为自卑,有的表现为自暴自弃等。这种不幸福的因素会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以幸福教育为导向的高职“五步连环”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首先应该抓住刚入学新生的这个重要特征,采取对策:一方面,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其进行心灵对话,磨平其挫伤,让学生初步感知幸福教育;另一方面,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同学的接受程度进行深入调查,实施合适的教

14、学过程,以逐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打好基础。图一 “五步连环” 模式图第二步是树立目标,感恩幸福教育。根据以人为本的幸福哲学观,人是幸福的认识主体,只有学生认识到了自己是幸福的,通过努力之后会有更幸福的生活,这样他的学习才有动力,从其自我感觉来说,学习才有意义。通过第一学期的感知幸福教育,学生摆脱了以前较为自卑的心理,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同时对学校环境和自己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第二学期中,在进行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人生目标。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

15、来的有关职业,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其前途是光明的、人生是幸福的,为下一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使学生对职业和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应引导学生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提升幸福感,学生人格品质的提升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步是分解任务,尝试幸福教育。高职生经过第一、二学期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集体学习气氛的熏陶下,逐步感受到了在高职院校学习和训练的幸福,同时也已经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树立了奋斗目标。根据多元开放的智能理论,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学生们的奋斗目标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第三学期中,教师应该根据每

16、个学生的目标,协助其进行学习任务的合理分解,帮助其选择对将来职业最重要的课程、总结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体现多元化、自主化、个别化的教育意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树立了专业技能学习目标的同时,应该认可和鼓励学生的其他优点,如某些同学在音乐、运动、社交等方面也许会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帮助其合理安排时间,以使专业学习和特长发展互不影响或者相互促进。通过这样的举措,使学生在逐步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尝试幸福教育。第四步是任务实施,体会幸福教育。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和体会,学生已经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中,尝试了幸福教育的快乐,为了幸福和快乐的生活而制定了个人的学习任务。在第四学期中,教师应督促和辅导学生根据任务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任务的实施,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合理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