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26428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1、继电保护:是一种重要的反事故措施。2、故障:电力系统最常出现且最危险的故障是短路。短路的基本形式有:三相对称短路、 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项接地短路、电机和变压器同一相绕组不同线匝之间的短路(匝 间短路)等。3、不正常工作状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未形成故障,称为不正常工作状态。4、事故: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造成人身伤亡 或电气设备损害,前者称为停电事故,后者称为人身或设备事故。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6、主保护:能以最短的时限、有选择性的切除被保护设备和全线路故障的保护。7、后备保护:主

2、保护或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装置。8、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简单保护。9、远后备:是指本元件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实现后备。10、近后备:是指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的后备。11、继电保护装置:能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 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组成。12、常用的测量变换器:电压变换器、电流变换器、电抗变换器。13、常用的对称分量过滤器:零序电流过滤器、零序电压过滤器、负序电压过滤器、负序电 流过滤器。14、继电器: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

3、基本元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 输出电路中,使被控制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一种自动器件。15、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动作(常开触点闭合)的最小电流。返回电流:使继电器返回(常开触点打开)的最大电流。返回系数: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16、欠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使继电器动作(常闭触 点闭合)的最大电压。返回电流:使继电器返回(常开触点打开)的最小电压。返回系数: 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17、时间继电器:是一种辅助继电器,从激励量变化至规定值的瞬间起至继电器输出信号 的瞬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为其动作时间。18、中间继电器:是一种辅助继电器,用于保护装置中以扩展前级继电器触点

4、对数或触点 负载容量。19、信号继电器:用来对继电器或继电保护装置所处状态给出明显标示,或接通声、光信 号电路。20、极化继电器:以电磁原理为基础、具有方向性的小型直流继电器。在整流型保护中,广 泛用作执行元件。、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是反应电流升高而不带时限动作的一种电流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是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种电流保护。22、阶段式电流保护:为了迅速、可靠地切除被保护线路的故障,可将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整套保护,称为阶 段式电流保护。23、电流保护接线方式:是指电流保护中电流继电器线圈

5、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间的连接 方式,常用的有三相完全星形界限、两相不完全星形界限、两相三继电器接线、两相电 流差接线等方式。24、继电保护的接线图:一般用框图、原理图、安装图三种。其中原理图又可分为归总式原 理图和展开式原理图。25、功率方向继电器:测量送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以判别正、反 方向故障。26、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是指它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 方式,也 就是给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加入什么电压和什么电流的问题。相间短路保 护用功率方向继电器通常采用90接线方式。27、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时的特征有:(1)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为零,其它两相对地

6、 电压升高 倍,出现零序电压,其值等于故障前电网的相电压,且系统各处零序电压相等。(2)非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通过的零序电流为该线路本身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其方向 从母线流向线路。(3)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通过的零序电流为所有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之 和,其方向从线路指向母线。28、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方式有:绝缘监视装置、零序功率方向保护、零序电流保 护。29、距离保护: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阻抗)并根据距离远近来确定保护动 作时限的一种保护。30、常用的圆特性阻抗继电器有: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偏移特性阻 抗继电器。31、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对应于Zdzj=0.9

7、Zzd时通入继电器的电流称为阻抗继电器 的精确工作电流,当通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该电流时。可保证阻抗继电器的误差不超过10%。32、 反应相间故障的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有:0接线方式和30接线方式。33、高频保护: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 身构成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种保护。34、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有: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和移频方式。35、高频信号有:跳闸信号、运行信号、闭锁信号。36、常用的高频保护有:高频闭锁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距离保护、相差高频保护。37、变压器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应装设

8、的保护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油箱内部和油箱 外部故障。油箱内部故障主要有: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直接接地系统侧绕组的接地短路。油箱外部故障主要有:绕组引出线和套管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短路。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有:过负荷、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外部接地短 路引起 的中性点过电压、油面降低、过电压或频率降低引起的过励磁。变压器应装设下列保护:瓦斯保护、纵差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或负序电流 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过励磁保护。38、瓦斯保护的动作后果:轻瓦斯动作与信号、重瓦斯动作与跳闸。39、产生变压器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的原因有:励磁电流、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

9、与计算 变比不等、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不同、变压器调压分接头改变。40、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有:一般过电流保护、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启动的 过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41、发电机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应装设的保护发电机故障主要有:定子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转子绕组一点或二点 接地短路。发电机的不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有:由于外部短路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由于过负荷引起 的三相对称过负荷、由外部不对称短路或不对称负荷引起的发电机负序过电流或负序过负 荷、由于突然甩负荷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压、由于励磁回路的故障或强励时间过长引起的 转子绕组过负荷、由于汽轮机主气门突然关

10、闭引起的发电机逆功率运行、由于励磁系统故 障或自动灭磁开关误跳闸引起的发电机励磁 电流急剧下降或消失。发电机应装设的继电保护:纵差保护、零序保护、横差保护、过负荷保护、过电流保护、励 磁回路一点接地保护、两点接地保护、失磁保护、逆功率保护等。42、母线的保护方式有;利用其它供电元件的保护来切除母线故障和采取专用母线保护两种 方式。第五章高压技术一、名词、术语1、电介质:又称绝缘材料,简称绝缘,是电工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最常见的是气体电 介质为空气;常见的液体电介质为变压器油、硅油等;常见的固体电介质有橡胶、胶木、 陶瓷、云母、沥青、环氧树脂、玻璃等。电介质在电厂中有极化、电导、损耗和击穿等

11、几种 物理现象。2、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中原来彼此中和的正负电荷发生位移, 形成电距,使介质表面出现了束缚电荷的现象,称谓电介质的极化。表征参数为,(相对 介电常数),&越大,极化越强。3、电介质的电导:任何电介质都不可能是理想的导体,内部总有一些联系较微弱的带电质 点存在,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因而任何电介质都有一定得电导,电导值的 倒数是电介质的绝缘电阻(F8),与绝缘电阻相对应的称为泄露电流(lg)。电介质电导受 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电导将增大。4、电介质的损耗: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一部分电能被转换成热能,这种现象称 为介质损耗。表征参数t

12、g (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越大,介质损耗越大。5、电介质的击穿:电介质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丧失绝缘性能,由绝缘状态变成导电的过程称为击穿。衡量电介质耐电强度的指标是Uj (击穿电压)或Ej (击穿场强)。6、气体放电(或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突变成良导电状态的过程称为击穿。根据电源功 率、电极形式、气体压力等具有不同的放电形式。低电压、电源功率较小时,放电表现为充 满间隙的辉光放电形式;在高气压下,常表现为火花或电弧放电形式;在极不均匀电场中, 会在局部电场较强处先开始放电,称为电晕。7、气体分子的激发:电子获得外界能量(强电场、光照射、高温)后,由较低能级运转轨 道跃至较高级运转轨道,但未

13、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此过程称为原子的激发或激励。8、气体分子的游离:电子获得外界能量(强电场、光照射、高温)足够大时,原子的一个 或几个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成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过程,称为气 体原子的游离。9. 非自持放电:需要依靠外电场,和外界游离共同作用下维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10. 自持放电:仅需电场作用即可维持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11. 起始放电电压:由非自持放电转入自持放电的电压称为起始放电电压12. 电晕放电:极不均匀电场中,气隙上电压升高至某一临界值时,在曲率半径较小的尖电 极附近空间,局部场强将首先达到引起强烈游离的数值,在这局部区域形成自持放电,有 暗蓝色光晕并伴有“咝咝

14、“声,称为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中特有的一种自 持放电。13. 雷电冲击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微秒到几十微秒,而幅值很高的非周期变化 电压。14.50%冲击击穿电压:在多次施加冲击电压时,其中半数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压,称为50% 冲击击穿电压,是表征气隙耐受冲击电压特性的参数,用U15. 伏秒特性:气隙上的冲击放电电压最大值和放电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用以表征 气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16. 沿面放电:沿固体介质的表面的气体发生放电,称为沿面放电;当其发展为贯穿空气击 穿时,称沿面闪络。沿面放电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受表面状态、空气污秽程度、气候条 件等因素的影响,沿面放

15、电电压比气体或固体介质单独存在时的击穿电压都低。17. 污闪:单纯的尘土和烟灰对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是化工厂、冶金厂、水泥 厂附近或沿海地带沉积在绝缘上的尘污,因其含有高导电率的溶质,特别在于潮湿联合作用 时,能使沿面闪络电压降低很多,造成高压电气设备的闪络跳闸,称为污闪。高压电力 系统的经验指出:污闪最严重的大气条件是雾、露、雪和毛毛雨。18. 套管:用以把载流导体引入或引出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电 器用套管),也用于导体或母线穿过建筑物或墙壁(电站用套管)。它只要由导电杆、法 兰和绝缘三部分组成,是一种典型的电场垂直介质表面分量的绝缘结构。它的表面电压分 布极不均匀,尤其在中间法兰边缘处电场十分集中,很容易从此处开始形成电晕和滑闪放电。 同时法兰和导电杆间的电场也很强,绝缘介质易被击穿。19. 内绝缘:内绝缘是指电力设备不暴露于空气中的介质,包括密封在电力设备箱壳内部的 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它受电压的作用,但不受大气等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 变压器体内的变压器绕组的介质和变压器油、变压器套管内的绝缘和绝缘油等,就是内绝 缘。20. 外绝缘:是指空气间隙和电力设备的固体绝缘(绝缘子、套管)的表面,它暴露在空气 中,与大气直接相接触,承受着电压和大自然环境中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21. 变压器的主绝缘:变压器的高压于低压绕组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