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26206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执笔者:周鲜春 2011年6月15日幼儿姓名:吴宝双性别:男 兴趣爱好:玩汽车,帮老师做情 幼儿具体行为特征表现:吴宝双“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严重,与同伴交往时比较自 我,容易与同伴发生矛盾,因为性子急噪,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或是打小朋友,或是用嘴咬小朋友,而且,攻击行为的速度非常快, 班里有一半多的小朋友都曾经被他攻击过。所以在班里,没有小朋友 愿意和他作朋友。每次攻击行为产生后,他都会在大人的提示下进行 道歉,承认错误。虽然他会欺负小朋友,但他又非常喜欢与同伴交往, 会主动地去靠近他自己想接近的同伴。吴宝双自我调控能力比较薄弱,不但表现在交往方面,而且在

2、学 习活动中也如此,他在活动中注意力容易分散,遵守规则意识薄弱。吴宝双的父母亲是经营工厂的,双休日时间一般都在父母亲的厂里度 过,喜欢与厂里的工人玩在一起,因此也沾染了工人的一些不好的行 为,比如乱吐口水,说一些不好的口头禅。多次教育,也不见其改正。尽管如此,吴宝双也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强, 愿意帮助老师做各种事情,比如帮忙放小椅子,照顾自然角,而且表 现得很自豪。对于自己认定的事物,他会非常执著,想这样就一定要 这样子做。比如,他今天要当小班长就一定要当上,不然,他会一天 都追着老师问这件事。家庭背景吴宝双父母是开木材厂做生意的,平时的教育都由母亲承担,当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

3、,母亲都是采取强制性教育,通过打和骂进行纠 正,因此这样对王佳晨的情绪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除了五天在园时 间,吴宝双的双休日一般都是在厂里度过。通过了解,木材厂个别工 人、客户的素质不是很高,因此对吴宝双的一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标1、帮助他克服急噪、容易激动的情绪,逐步使他能够主动地控制 自己的情绪,用正确的方法与同伴进行交往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 习惯。2、帮助他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参与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与集体保持 同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措施1、教师不断利用语言鼓励和语言提示,使他处于最佳的心理状 态。经常请他在学习活动中担任一些“重要角色”,如请他当“小老 师、小帮手”,发挥他“

4、小班长”的作用,让他在为大家的服务过程 中感受自己被肯定、被接受的的喜悦。2、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络,交流王佳晨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发挥好 家长的配合作用。效果记录将近半个学期的努力,王佳晨的攻击性行为已基本得到改善,攻 击行为逐渐减少。虽然有时会与同伴发生一些矛盾,但他已经知道寻 求老师的帮助进行解决。王佳晨不出现攻击行为,班里平静了许多, 这一点是他最可喜的进步。希望他能一直保持下去。在学习习惯方面,他还具有较明显的选择性,进步不够明显,对 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他会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在需要注意力控 制的学习活动中,他会表现的很不耐烦,而且会寻找各种理由离开集 体活动,比如借要小便的理由在卫生

5、间玩。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执笔者:周鲜春 2011年6月15日 基本情况许明恒,男,5岁,独子。1、主要问题是: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频繁,在班上爱惹是生非, 常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粗暴地伤害他人,但本人却未能正确认识到 危害性和严重性。同伴们远离或拒绝与其交往,家长们也厌恶。他不 仅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本人也因受到排斥、孤立而心理不平衡, 情绪异常。2、行为分析与判断:许明恒个性外向,争强好胜,有“乐群外 向”的特点,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的倾向。智力与注意力正常, 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属于非智力因素问题,应着重考虑情感教 育和行为习得的原因。3、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许明恒的

6、攻击性行为较为严重,我 们非常关注。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其攻击性行 为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A. 生理特征的影响。许明恒,身高体壮、力大无比。性格外向、 好强冲动、精力充沛,在同龄幼儿中处于优胜地位。但这不是主要原 因,在其攻击性行为中稍微影响而已。B. 认知与行为的脱节。在许明恒的适应性发展课程手拉手做的 情境选择中是否应该合作、分享、帮助、谦让时,他能做出肯定的回 答,对是否可以推人、骂人,抢夺等行为回答是否定的,在日常活动 中也能指出他人不良的行为,说明许明恒对在与人相处、为人认可和 接纳的行为方式已有较明确的认识。但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玩耍的 过程中依然我行我

7、素“大打出手”,说明了陈乂乂在认知和行为上出 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C. 成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影响许明恒目前表现出来的突出的行为就是不能用正确的积极的方式 解决同伴的纠纷,相处的技能缺乏。在多次的家访,与许明恒父母交流,在听取邻居、家人们的反馈讨 论中,我了解到,许明恒的爸爸工作十分繁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情 感交流甚少,教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人身上。妈妈也因工作和家务的 繁琐常让其独自和小朋友玩耍,缺乏耐心、细心地指导孩子与同伴沟 通相处的技能。在孩子与同伴交往中没能及时发现不良的行为举动给 予阻止、批评。孩子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而引 起的自我保护性的反应,因妈妈的疏忽没有被阻

8、止,得到解决方法的 指导,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推理: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 负,不一定要躲开,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认为 “胜利”的体验比“躲避”消极反应要开心得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 不正确。当这些行为不断反复后,演变成为一种习惯。妈妈缺乏科学、正确的教养方法,简单地训斥,以暴力对付孩子, 为避免孩子被他人批评和大人的尴尬,让孩子远离群体,独立活动较 多。殊不知,这种消极的方法,非但不会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反 而让孩子失去了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经验积累。D. 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多次到许明恒家中家访,发现家中物品杂乱,有许多例如奥 特曼之类的武打暴力影视VCD碟、图

9、书,有许多刀、枪、棍等玩具。 许明恒最崇拜奥特曼,武打战斗场面看得十分入迷,还常把奥特曼 碟、书、模型等等带来幼儿园。许明恒非常好模仿,是非辨别能力差, 在日常活动中时常模仿搏斗、拳击、脚踢动作,误把“暴力”当“英 雄” 了,一些攻击性行为则是因此观察和模仿而得的。E. 寻求关注的方式不对,渲泄压抑情绪。许明恒因其的攻击性行为与同伴的关系非常糟糕,同伴们都躲避、 排斥、远离他。个别家长也恐吓怒斥他,老师也会因其伤害他人而流 露出不悦。幼小的心灵中感受到了孤寂、冷漠,为了他人的关注,干 脆以抢夺他人的物品,让他人追逐等等“攻击性”行为寻求注意及他 人的理睬。偶尔也因别人习惯的判断受到他人的冤枉内心积累了愤恨, 把一种对“权威”的不满与他人的不公发泄在弱小或非权威身上。由上述许明恒的个案,可以看到: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问题, 认知情感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 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从许明恒攻击性形成的“C”“D”“E”原因不 难发现,攻击性行为的幼小心理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因素,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要认真对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