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26019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0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主要负责人:刘明岱李庆N主要参加人:崔华山张永亭杨N涛马善强黄加邦于良顺张起彬胡洪浩张宝定尚太国完成 单位: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桩西采油厂获 奖 情 况 :第九届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2 年)桩西采油厂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是胜利 油田有限公司十大采油生产单位之一, 主要任务是油藏开发生产, 是成本控制中心,主要生产指标是原油产量、生产成本和开发管 理指标。桩西采油厂油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处胜利油田东 北部和黄河三 角洲的顶端,东邻黄河入海口。油区陆地面积 550 平方千米,滩海面积 150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 64.5 千米。所管 油田

2、为 76 年投入开发以来的老油田, 全厂已有 4 个油田, 50 个 开发单元,探明原油地质储量 16084 万吨,油水井 838 口,其中 油井 595 口,注水井 243 口,平均日产油 2384 吨,年产油 87 万吨,已累计生产原油 1610.88 万吨,生产天然气 9.26 亿立方 米,油田综合含水 92.4 。全厂共有职工 3636 人,资产总值 25 亿元,现有 1 座联合站、 1 座轻烃站、 6 座接转站、 12 座注水站。 自 1998 年以来,桩西采油厂坚持“发展为本、效益至上”的原 则,积极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克服发展中的困难,整合与优化企 业价值链,探索出了以提高企业资源

3、利用率、降本增效为核心的 一套全新企业价值提升机制,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过 4 年实施,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了资源,实现了集约 化生产,做到了 4 年投资不增、成本不升、产量稳定,进入了高 效开发油田的行列,企业获得了显著效益。该项成果获得中国石 油天然气总公司 2002 年度优秀创新管理成果一等奖。一、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的产生背景 桩西油田开发于 1976 年,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亚洲第一口3 千多吨的高产油井就诞生在这里,当时原油产量处于直线式上 升阶段,曾创出了吨油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辉煌历史,为祖国 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五”后期,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4、由 于受采油生产资源开采规律和原有观念及管理粗放的限制与影 响,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要求的新问题。突出表 现在:一是经历 20 年开发,随着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 的丰度变差, 油井的物质基础变差, 导致稳产难度加大。 由“八五” 期间年产 120 万吨下降到 1997 年年产 87 万吨。 目前, 原油产量虽呈稳产趋势,但完成产量越来越困难。为从根本上摆脱 困境, 实施“二次创业”,增加地质储量,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受 地下客观条件限制和无新思维新理论的突破,没有发现大型整装 油田,发现的大多是低品位难动用储量,因而效果不理想,制约 了桩西的发展。二是由于历 史遗 留

5、问 题, 如有 产量就 有 效益的 观念,导致 了 拼措施工作量、破坏性开采,采油速度、储采比突破了警界线, 开发进入恶性循环;重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实现经济增长, 轻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未能够将效益观念 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去。观念落后,难找出路;管理落后, 效益不高。 1997 年前,虽然在科技、经营 方面,引进开发了多项 新工艺新技术,实施了划小核算单位、承包责任制、项目管理和 经济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始终未形成整体优势,成本仍 居高不下,成本效益不高。尤其进入 1998 年,受亚洲金融危机 的影响,资金严重不足,采油厂生产经营更是雪上加霜。要。但三是基础管

6、 理薄 弱。 由于 受长 期计划 经 济的影 响,一方面 忽 视了培育全员价值观和理念,使得员工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责任 心不强,技术素质及创新能力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未形成独特技 术、管理优势,成本、质量和信息管理粗放,已突出表现出不适 应低成本战略、资源环境、先进工艺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需是,桩西油田属世界上最复杂最难开发的油田,高难度具有大潜 力,还有成本高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因管理僵化、效能低下造成 的,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控制解决。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所在。面对严峻的形势、 日益加剧的竞争和变化的挑战,桩西采油厂领导班子审时度势, 经自身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清醒地认识到: 桩西采油厂要实

7、现生存和发展, 由被动变为主动 ,走出困境求发展 必须加快观念、组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挖掘内外部潜 力,迅速改变资源不足、成本过高、基础管理薄弱的局面,实现 企业价值最大化。于是, 1998 年,围绕“投资 不增,成本不升, 产量不降”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以价值创新为导向,找出价值链各 环节上的增值点、浪费点和贬值点,优化业务流程,分别采取针 对性措施,集中优势资金,优化增值点创建高价值,改造或删除 非增值点和杜 绝浪费点,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的管理思 路。“创新是 一个民族的灵 魂, 是 一个国 家兴 旺发达 ,社 会进步的 不竭动 力 。 通过 4 年的实践、总结、完善和提高,创出了管理

8、的高效率高价 值,形成了具有桩西特色的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创新方 法,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为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二、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采油生产价值链是采油厂用来进行石油地质研究、 勘探储量、 准备设计、生产施工、分析与改进、原油处理与外输以及对原油 起关联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其含义是采油生产环节内部价值 关系、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和采油厂与外部经济往来联系所构成 的一个系统。采油生产价值链的优化与管理就是将采油生产的全过程看成 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以价值为核心,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以采 油生 产流 程的各个 环节为价 值点 ,利用价值链理论 和先

9、进的 技术方法,对流程的关键价值点进行超前分析、整体思考、动态 控制,根据变化的客观实际及时作出反映并制定对策,优化 提升 增值点,改造非增值点、低增值点和负值点,高起点高价值提升 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地增加价值、创新价值,在价值链系统,通 过协作、系统管理、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创造价值,保持 采油 生产 价值 链各节点 价值最优 ,从 而提高企业核心竞 争能力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采油生产价值链的构成与分析(一)采油生产价值链的构成与节点 分析 1、采油生产价值链的构成 根据采油厂生产实际和采油的生产特点, 采油主要生产流程, 包括地质勘探,试采生产,分析与管理,油水井工艺措施,原油 处

10、理、计量外输等;与之有关的活动有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 成本管理、质量与信息管理等。采油生产系统就象一根链条,链 条在公转,环节在自转,各环节之间相互独立,而其间又环环相 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原油需求拉动勘探,生产拉动管 理,管理覆盖过程,实现各环节内部优化和系统整体优化,达到 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根据价值链专家波特的模式,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将采油生产价值链节点归纳为主要节点和支持节点。主要节点包括地质勘探、原油开采、油水井作业、原油外输等四个节点;支持节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基础管理等三个节点。根据采油厂发展战略目标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以价值为纽带进行价值链的优化和调整

11、,形成各价值节点相互协作,充满活力的整体优势。(见图1)图 1 采油生产价值链节点构成图2、采油生产价值链 节点 分析 主要节点分析(1)地质勘探节点分析:该节点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勘探石 油储量、地质研究分析,不断地提高采收率。它 是采油生产的源 头和采油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增产的基础,处于“重中之 重”的地位。由于该节点是最复杂的节点,需投入大量资金,勘探 成本占全厂总成本的 16% ,因而, 是价值的重要控制点。目前, 由于桩西地质条件特 别复杂、技术手段落后,造成资源序列结构 不合理,开发生产中储量损失大,钻探成功率仅61% ,单位勘探成本高 ,采 收率 ( 21% )低, 产量 递

12、减大 ,含水 上升 快,低 于公 司平均水平。经分析,最大增值点之一,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的 管理方法,找到更多的石油储量,优选更多的优质石油储量;最 大增值点之二,优化钻探井位,强化钻井监督,降低钻探成本; 最大增值点之三, 强化油藏动态分析, 找到并挖掘更多的剩余油。( 2 )原油开采节点分析:该节点是采油生产的主要环节, 其主要任务通过注 水井给油层注水, 通过油井将井内原油抽出来, 同时保证地面流程设备 正常生产。由于该点工艺技术复杂,连续 生产,直接出产品且附加值高,所以 在采油生产全过程中,能源 消耗最大。这里指的能源消耗是原油、天然气、电能、汽油、柴 油等 ,总价值占全部成本 的

13、45,其中,采油厂年耗 电 10078 万 kw.h ,年耗电费用 6100 万元,占全厂总操作成本的 31% ,是 影响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成本控制重点对象。该节点 增值因素为减少油气损失和降低成本。在 “跑、冒、滴、漏”方面, 如每年因为原油泄露造成的产量损失就 1.1 万吨以上。在 设备系 统无效运行消耗方面, 1998 年初,桩西厂 217 口抽油机井平均 系统效率为 27.0% ,与先进指标对比 32.0% 相差 5% ;39 口电泵 井系统效率只有 18.0% ,与先进指标对比 25.0% 相差 7% ;在低 效或无效注水的损失方面, 250 口注水井平均系统效率 45%

14、,与 先进指标对比 55.0% 相差 10% 。在天然气浪费损失方面,油井每 年放套管气损失 140 万立方米,炉子过剩升温及漏失等原因造成 的天然气损失高达 590 万立方米。经分析,增值目标是提高抽油 系统效率和注水系统效率; 消除负值点目标: 一是生产管理漏洞, 设备故障损失;二是“跑、冒、滴、漏”和采油时率低;三 是设备 系统无效运行损失;四是低效或无效 注水的损失;五是各种天然 气浪费损失。(3)油水井作业节点分析:油水井作业是指油水井发生故 障进行维修或因产量低对油水井实施增产增注措施,也是该节点 的主要任务。 该节点是地面与地下的 结合点,作业质量的好坏决 定着原油稳产和成本效益

15、的高低。 采油厂每年的作业费用 5000 万元左右,占全厂总操作成本的 18% 。采油厂油水井作业划分为 六个过程,即方案编制、施工设计、生产准备、施工作业、验收 评价和质量回访过程。 在这六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几个相 对独立核算的单位。作业运行宏观上靠市场机制运行,在内部作 业市场中,作业队是市场主体 ,其主要经济目标是劳务收入。目 前,由于内部作业市场存在许多缺陷,再加上工艺技术、质量标 准的限制,在多个单位共同配合、专业化协作时,有时出现责任 不清,产生结算经济 纠纷和利益矛盾。经分析, 增值目标之一, 改善管理,采用新的经济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消除管理 资源浪 费;增值目标之二,优

16、化方案设计,改进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无 效作业增值,消除技术 资源浪费。(4)原油外输节点分析:其主要任务是单井生产的原油、 天然气的汇集、处理和产品的外输。产品主要指原油及伴生的干 气、液化气、轻烃、轻质油。其生产流程包括单井采出的油水混 合液和气从井口汇集到计量间、接转站(是指单井产出的原油, 从井口汇集到计量间, 再到一种气、 液分离, 并给原油升压的站) 在接转站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油水混合液到联合站(包含有原 油储存沉降、脱水、原油稳定、污水处理、天然气处理等系统的 综合站)进行脱水处理,合格原油计量外输到油库,其它产品用罐车计量外送。脱后含油污水经污水处理送到注水站(就是注水 泵把污水处理来水升压到适合注水的压力,供油田注水的站)回 注,其余部分外排,或给油井掺水热洗(见图2 )。图2: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目前,由于多年不停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