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德行的学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25862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有德行的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有德行的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有德行的学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培养有德行的学生一一教育的终极作者:刘红秋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09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何者为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是个关系到人才 培养方向的大问题,而且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目睹了 一幕幕花季少年的悲剧:逃学、离家出走、犯罪、自杀.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 的教育目标是否存在问题。一、“知识本位”的教育目标反思长期以来,教育上盛行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人们更关 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德性的养成,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德性的意义。受此种价值观影响,教育逐渐成为传授

2、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的途径,教育作为培 养人的本质被淹没了。在教育研究领域,为什么传授知识,怎样传授知识,传授什么样的知识 成为研究的对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的科学人才,为 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仅靠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给人们普遍的安居乐业,相伴 而来的却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能源和资源危机、疾病流行、贫富差距拉大、价值信仰危机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人生的意义被淹没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中。表面看,人拥有很多物质财 富,实质上,人失去了本真的存在。二、德性的力量人们通常把德性理解为是人的道德本性,即人生而具有的向善的本性。当代学者认为:德 性一词有两层内涵:既具有统合的、完整的、本体论意义的内涵,又具有伦理学意义的内涵。 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包含着生命力的,并依靠自身力量生成和发展 的,是道德和智慧的辩证统一。德性构成了事物发展的现实根据和内在动力,在事物的发展中 具有统驭的作用。伦理学意义上的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