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的反思范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25256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的反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落花生的反思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落花生的反思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落花生的反思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花生的反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的反思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花生反思范文落花生一课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并让学生联系周围生活实际谈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学生感悟到清洁工、教师、医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说的有理有据,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了升华。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落花生反思范文语文教学的人

2、文化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学生、教师与文本真真切切的对话获得将是无穷无尽的感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想学习”的内在情感因素,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该是流淌着情感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如教完落花生一课,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成了代表“苹果”和“花生”两方,展开三次辩论。第一次讲自己的好处;第二次说对方的不足;第三次谈当今社会为什么需要“苹果”和“花生”这样的人。此时,学生思维的火

3、花递发出来,他们纷纷说出许多精彩的辩词。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小脸涨得通红,辩论达到了高潮,呈现出一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辩论的气氛。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到:人要注重外表,但更要注重对社会的作用。这样的三次辩论,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懂得了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人才,当今社会“苹果”、“花生”两种人都需要。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教师在辩论中,已不仅仅再以“解惑”为己任,而是以指导、帮助、服务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人身份主动投入到辩论中去。教师在新型的课堂上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

4、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策略,不断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总之,教学内容只有被教师心灵化,然后才能在学生心中真正地活起来。落花生反思范文落花生一课讲完了,留给我的反思颇多.1,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 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 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 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 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 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 也就是 在我们

5、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提到的关 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 落花生 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 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 现.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炫耀自己是一 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 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 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 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 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

6、,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 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 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 了作者的原意.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 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 -花生, 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 普通的父亲母亲, 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 一切都是那么通俗. 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 而阐明做人的道理. 落花生外表不好看, 但它有用, 有益于人类, 有着内在的美, 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 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