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25180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样本(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二章 编制依据.2第三章 在建工程消防防火要求.2第四章 消防组织机构及基本任务.2第五章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4第六章 施工现场防火分区及防火责任.5第七章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基本要求.6第八章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措施.8第九章 灭火器材适用范围.12第十章 料场、仓库防火.12第十一章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的布置.13第十二章 各施工阶段防火要点.13第十三章 现场发生火灾后应注意问题及急救事项.14第一章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五华县琴江新城琴江路、环城大道(东延线)管廊工程 建设单

2、位:五华县交通运输局 设计单位: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恒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琴江新城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位于五华县琴江新城,主要内容:1、 琴江路综合管廊(水寨大道-环城大道东延线),约3.5km;2、 环城大道东延线综合管廊(水安路-琴江路),约2.5km;3、 综合管廊配套的综合管廊运营调度中心。 1)环城大道(东延线),布置在环城大道中央绿化带下方,自水安路至琴江路,并转至琴江路上与琴江路管廊相连接,综合管廊为双舱断面,拟容纳的管线包括给水、再生水、10KV电力、通信及燃气等市政管线。代号A,设计桩号范围为K0+030K2+420(琴江

3、路转弯处)K3+554(琴江路),设计里程2506m; 2)琴江路,布置在琴江路西侧人行道下方,自水寨大道至环城大道,并转弯至环城大道上与环城大道(东延线)管廊相连接,综合管廊为双舱断面,拟容纳的管线包括给水、再生水、10KV电力、通信及燃气等市政管线。代号B,设计桩号范围为K0+060(琴江路)K3+554(琴江路),设计里程3494m。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2)、施工组织设计(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5)、室内消火栓系统检验规程(DB21/T1207/ )第三章 在建工程消防防火要求 在建工程本着“安全第一、预

4、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本项目部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成立消防防火管理小组及义务消防队,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保持良好的状态,经常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火灾隐患,经常组织各班组以及班组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学习,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第四章 消防组织机构及基本任务 为做好现场防火工作,加强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本项目部成立现场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任组长,施工总负责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员、施工员、机电班长及保卫人员组成。消防组织机构如下:组长:廖锦明副组长:古锦锋安全员:胡幼珍电工班长;李展安保卫班长:李汪金施工员:曾力波

5、现场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及基本任务:现场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廖锦明副组长:古锦锋组员:甘建辉、杨富豪、李国华、李裕雄现场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基本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它有关消 防法规。 2、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3、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产、施工、运输、经营管理内容。 5、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防火技术安全交底。 6、组织安全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改进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7、领导义务消防组织。 8、组织制定灭火方案,带领职工扑灭救火,保护火灾现场。 9、追查处理火灾事故,协助调查火

6、灾原因。第五章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进场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消防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基本灭火方法等安全防火教育后方能上岗。 2、施工现场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根据易燃建筑面积和易燃材料情况,配备足相应的灭火器材,并悬挂防火标志和安全防火通道标志。通道照明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必须在每层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一切消防器材,违者坚决按有关规定处罚。 3、禁止施工现场作业区内吸烟。 4、施工现场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由电工安装敷设,要求接头牢固,绝缘良好和安装合格的保鲜设备,使用时不得超过安全负荷,工地电源线路应经常派人巡查,电箱附近严禁堆放杂物。

7、 5、加强对碘钨灯和大功率的照明灯具的使用管理,要设专线供电,并要求每盏灯具设独立开关。 6、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在建筑工地范围内,凡需焊接、切割作业,必须由动火作业区的的防火责任人审批,办妥动火作业审批手续方能动火,并认真落实动火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 7、作业前应清理工作区附近的杂物,特别注意在高空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作业点下方的可燃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同时采用接取焊渣的措施,并设专人携带消防器材看护,工作结束,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引起火灾危险源方可离开。 8、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要求班组做到班前班后检查施工现场,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 9、木工制作时遗留的木屑、刨花等易燃物体,必须做

8、到每天下班前清理干净,并按指定安全地点堆放好,不得留下火灾隐患。10、现场材料堆放整齐且不易堆放过高(不要超过1.6m),材料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防火距离。11、临时搭建的厨房与宿舍应分开,炉灶指定专人看管,人离熄灭。12、临时宿舍内禁止生火煮食,禁止乱拉乱接电源,临时宿舍禁止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13、现场工地的仓库、配电房、生活区等地点,应配备足够灭火器材。14、公司每季度、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群众性的消防活动。将工地防火隐患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第六章 施工现场防火分区及防火责任制(一)施工现场防火分区 施工现场防火分区划分为用火作业区、易燃材料区。用火作业区为各施工层段,主

9、要是烧焊,切割等作业层段;易燃材料区是指木模板、方木等易燃材料堆放的场地;办公区、生活区则分为工地厨房和宿舍区两部分。 (二)现场防火责任制项目安全责任人:(项目经理)动火作业区的防火责任人:(项目负责人)主要责任为各施工层段的烧焊,切割等动火作业的审批及管理。易燃材料区的防火责任人:(施工负责人)主要负责管理现场模板、方木等易燃材料的堆放。办公区、生活区的防火责任人:(后勤管理员)主要负责对办公区、生活区的防火安全管理。下分设工地厨房防火区和宿舍防火区。工地厨房防火区的主管为食堂负责人,负责对工地厨房用火及易燃物料的管理;宿舍防火区由各在现场住宿的各班班长负责管理本班组所在宿舍的安全防火工作

10、。施工现场负责人:(安全员)负责对整个工地的安全防火工作进行巡查和监督。第七章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基本要求(一)临舍搭建要求 1、施工现场搭设临时建筑,应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防火板材或砖砌筑,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搭设。 2、宿舍内照明采用36低功率节能灯。 3、办公室、职工宿舍内安装冷暖空调用电线路为单独回路。 4、工地设置现场凉茶亭(兼做吸烟处),确保职工适时休息。 5、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未经安全保卫部门批准不得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二)仓库材料堆放要求 1、现场要求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每月对职工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2、施工材料堆放、保管应符合防

11、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搭设。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堆放,保持通风,用火符合防火规定。不准在在建装修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释易燃易爆液体。 3、在建工程内不准作为职工宿舍使用,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进度计划限量进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4、现场易燃材料堆放的防火要求: (1)木材料不宜堆放过多,木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防火距离,木材加工的废料及时清理,以防自燃。 (2)保温板堆放处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其周围10m范围及上空内不得由明火作业。 (3)在保温材料堆放处旁设消防器材,设置醒目禁火标志。(三)危险品使用要求 1、

12、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作业,要有操作证、上岗证和动火证。动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及灭火用具。动火证当日有效 2、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3、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间明火作业的距离不小于10m。 4、施工工程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在进行电焊、气焊、保温、油漆粉刷或从事防水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防火措施。(四)现场区域划分现场应划分为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如果条件所限,防火间距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防火措施后方可适当减少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中不得堆放易燃物。各类建筑设施、材料的防火间距表(m)建筑物临建设施非易燃物库易燃物库固定明火处木料堆废料易燃品建筑物-201520152030临建设施205620151530非易燃物库156615151020易燃物库20201520252030固定明火处25151525-2530木料堆2015102025-30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