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25079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6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第十期(带答案解析)(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09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考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带答案解析)(150题)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60题)1.行政管理中的“能级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我们日常经常说的_。A: 用人不疑B: 知人善任C: 因势利导D: 统筹兼顾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能级原理,是指管理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员的能级结构必须相互适应和协调,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统筹兼顾、合理筹划、兼顾全面。故选D。2.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

2、规模最大的丛书,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其所收录的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_。A: 韩非子B: 董仲舒C: 李贽D: 魏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参考解析:李贽是明朝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作品中反对盲从孔子,肯定农民起义,赞颂男女自由恋爱,在封建社会时期这种思想为统治阶级所不容,被称为“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解决海洋岛屿争端的主要方式有_。国际司法解决政治解决武力解决民族公决A: B: C: D: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3、目前,全球岛屿争端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国际司法解决、政治解决、武力方式解决和民族公决。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我国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其主要原因是_。A: 人口多耕地少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 必须保护我国每一寸土地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基本国策制定的依据是中国现有的国情,A选项对国情概括比较全面。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人们在佩戴戒指时,至多戴几枚比较合适?_A: 1B: 2C: 3D: 4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戒指一般只戴在左手,而且最好仅戴一枚,至多戴两枚,戴两枚戒指时

4、,可戴在左手两个相连的手指上,也可戴在两只手对应的手指上。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意在说明_。A: 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B: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C: 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D: 事物的发展前途都是光明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彻骨寒”体现了曲折性,“扑鼻香”体现的是前进行。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下列法律关系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的是_

5、。A: 租赁法律关系B: 婚姻法律关系C: 收养法律关系D: 监护法律关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 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B: 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村民的过半数参加C: 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D: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6、【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1条第2款规定,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A项正确。第22条第1款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法律对召开村民会议及作出决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B项错误,应为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C项正确。第1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D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下列关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不准确的是_。A: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调水工程B: 南水北调水源将成为未来山

7、东最大的战略性水源C: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试通水圆满成功D: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每年将为山东调引长江水20亿立方米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每年可为山东省调引长江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山东省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某公司要生产两批灯具,由甲、乙交替轮流完成。第一批灯具由甲先做,第二天乙做,刚好在第n天完成。第一批灯具则由乙先做,第二天甲做,则在n天后还剩30个没有完成。已知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为2:1。问乙每天完成_个灯具。A: 30B: 40C: 50D: 60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

8、题考查工程问题中的交替工作问题。无论是甲先乙后还是乙先甲后,每两天甲和乙完成工作量的和都相同;因为n天后第二批未完成,因此n为奇数。所以,第一批灯具最后一天由甲完成,第二批灯具最后一天由乙完成,根据题意可知甲每天比乙多做30个,又根据甲、乙工作效率比为2:1,可知乙每天完成30个灯具。本题答案为A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在生产二氧化碳。工厂对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

9、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_。A: 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了严重破坏,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B: 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C: 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一定限度,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D: 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避免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出现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题干指出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会造成温

10、室效应,而绿色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即破坏绿色植被就意味着产生二氧化碳,有力地支持了C项结论项,即使森林被破坏,如果不超量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话也未必会造成温室效应,错误;B项,如果工厂耗用过多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产生了比绿色植被可以吸收的还多的二氧化碳,则仍然会造成温室效应,错误;D项,如果没有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则仍有可能造成温室效应,错误。故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又进一步指出:“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_。A: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B: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 前者是形

11、而上学,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D: 二者都是辩证大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绝对运动的,因此,当你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变化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条河了。“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对上述观点的诡辩,认为当你在跨过河流的时候,河流正在变化,所以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否定了物体是相对静止的,是错误的观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行为科学理论是根据_的观点提出来的。A: 经济人B: 社会人C: 自我实现人D: 复杂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

12、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实验,而真正发展却在20世纪50年代。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职工是“社会人”,即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考试公平是指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都受到完全同等的对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考试公平的做法是_A: 某市停止了实行多年的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初中招生办法,在初中招生中改用就近入学方式。对于户口所在地几乎等距离地介于几所初中之间的孩子,采用了电脑自动派位方式安排就读学校B: 有一道试题是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的讨论,对于北京的考生,这道题没有什么理解困难。但是,一些来自偏

13、远农村的考生,就对“地下铁道”感到很困惑C: 为了参加这个考试,李红已经脱产复习了半年,家里重金为她请了有经验的辅导教师。王丽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准备考试,每天下班后,还要为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做饭洗衣,常常晚上10点以后才能开始复习看书D: 竞争上岗考试中包含了一些有关西方文学的试题。其实,这些西方文学知识对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一些“书呆子”却考了高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题干的对象是“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题干强调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受到完全同等的对待”。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采用新的招生办法并非发生“在考试过程中”,

14、A不选。B中“在考试过程中”,试题出现“地下铁道”对于“来自偏远农村的考生”是不公平的,B满足关键词。C中“李红”和“王丽”的复习环境不同似有不公平之处,但是这并不是“在考试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C不选。D中考试包含了“西方文学试题”看似对“书呆子”有利,但因为“这些西方文学知识对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实质上“书呆子”并未因此占优势,“非书呆子”也并未因此受到不公对待,D不选。故正确答案为B。15.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的很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_。A: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B: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C: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中由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得出相应的人均占有量就变的很少了,说明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_。A: 批复B: 命令C: 通知D: 指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