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24877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知识梳理与疑难导析知识梳理1.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_内经过一系列的_生成_或其他产物,释放出_并生成_的过程。2.细胞呼吸的方式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的_催化作用,把_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释放能量,生成许多_的过程。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其反应式可简写成:_。 (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进行_,释放能量,生成_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概括为以下两种: _。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过程 有氧呼吸的过程可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酵

2、解 场所_。 过程_。 产物_。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 场所_。 过程_。 产物_。 第三阶段:水的生成 场所_。 过程_。 产物_。4.细胞呼吸的原理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_。 (2)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等来说,要设法_。 (3)在食品防腐方面,调控_。疑难突破1.细胞呼吸与动物通过口腔和肺呼吸的差别是什么? 剖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细胞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的理解:概念上的区别:细胞呼吸是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口腔和肺的呼吸指的是动物体吸收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能量代谢上的区别: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

3、TP;而呼吸则需要消耗ATP,供给呼吸肌利用。2.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人也有酸痛的感觉,为什么? 剖析:此题主要考查你能否用无氧呼吸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的肌细胞因为不能及时获得氧气,要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在体内积累过多,使血液的pH下降,刺激局部神经,产生酸痛的感觉。问题探究 问题:农民在作物栽培时,常进行中耕松土;在储藏粮油种子时,常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在生活中,常将果实和蔬菜放入冰箱中,以达到保鲜的目的,某些果实和蔬菜可放在低温下或降低空气中氧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延缓老化。 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联系有关生产

4、生活实际是生物学命题的基本趋势,将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生物学基本知识相联系,这类题型并不难得出答案。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 (1)温度:有氧呼吸是酶促反应,温度对有氧呼吸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酶的催化效率体现的。 (2)水分:水既是有氧呼吸的环境,也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一般当含水量高时,代谢增强。 (3)氧气:氧气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氧气充足可以增强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氧气缺乏,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代偿产能。典题精讲例1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中,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

5、酸 C.二氧化碳 D.水思路解析:小鼠吸收的氧气进入细胞后将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结合生成水。答案:D例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思路解析:植物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这取决于外界条件和细胞位置。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这一点不能作为二者的主要区别。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确要通过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到线粒体中去继续分解,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种子库中

6、储存的风干种子,去掉了细胞中的大部分自由水,含水量很低,因此细胞呼吸很弱,呈休眠状态但绝不是不进行细胞呼吸,许多种子在储存过程中有明显的损耗就是细胞呼吸的宏观表现,干种子含水量一般在10%16%之间,含水量越低,细胞呼吸越弱,越有利于储存。答案:A知识导学 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因为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有机物及能量的利用率高,绝大多数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有氧呼吸为主的细胞呼吸方式,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以应付暂时缺氧的不利状态。能联系有关实际熟练掌握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增强细胞呼吸,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2)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等来说,要设法

7、降低细胞的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在食品防腐方面,调控细胞呼吸的因素,达到抑菌或杀菌的目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项 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始终在细胞质基质条件需要氧气、多种酶不需要氧气,但需要多种酶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释放大量能量,合成38个ATP释放少量能量,合成2个ATP相同点联系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疑难导析 细胞呼吸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二是释放能量。而口腔和肺的呼吸指的是动物体吸收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肺泡与外界环境

8、气体交换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呼吸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此时肌细胞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必须澄清一个模糊认识,此时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有氧呼吸。问题导思 在解答此题时,应该学会举一反三,对相应问题产生联想: (1)对农业生产来说,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夜晚,为什么适当降低温度反而有利于提高产量? (2)粮食在收仓储存之前为什么要进行晾晒,甚至烘干,减少水分? (3)干种子在萌发时,为什么要进行浸泡? (4)在储藏植物果实时,为了保持其品质,有时需要将果实用塑料布密封,抽出空气再充入氮气,这样操作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典题导考绿色通道:对有氧呼吸的

9、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化学变化要弄清楚,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才有氧参与,与氢结合生成水。典题变式: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线粒体 D.丙酮酸+内质网答案:C绿色通道:本题考查了跟植物细胞呼吸有关的多个知识点,是带有专题性质的综合性选择题。学生如果对有关知识体系掌握不全面,或者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则容易失分。典题变式: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答案:CD2.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只发生在( )A.活细胞 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 D.气孔周围的细胞答案:A第 2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