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小说研究综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24571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锐小说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锐小说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锐小说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锐小说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锐小说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锐小说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锐小说研究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锐小说研究综述 摘要:李锐作为创作数量较大、创作成绩突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当代作家,一直受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纵观近40年对其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其单部作品的解读与评价,尤其是几部广受欢迎的长篇小说;二是贯穿性单方面研究和论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其作品的表达语言、表达技巧以及主题意义的关注;三是整体性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从李锐总体的创作出发来定位他的文学作品在当代文学格局中的地,开掘其中的特色以及存在的局限。关键词:李锐小说研究综述李锐,男,1950年9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自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迄今为止已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出版

2、有小说集?丧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人间:重述白蛇传?和蒋韵合著、?张马丁的第八天?,另有散文集假设干。同时李锐的作品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尽管李锐的作品备受关注,也曾数次获奖,但就当下的作品评论而言,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方其散文?拒绝合唱?尽管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其报道不少,但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却只有一两篇文章,其另一部散文?不是因为自信?更是没有专业性的评论文章出现;在小说方面,其中短篇小说集?丧失的长命锁?红房子?传说之死?假婚?也是几乎没有评论性文章。李锐以短篇小说见长,但他最

3、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品是其长篇小说,每部作品都有为数不少的评论,但是即便如此,长篇作品的评论还是存在很多有待梳理和甄别的问题。本文在追踪了近40年来众多的研究文章之后,重点选取了当代文学评论界多家权威刊物和一些知名评论家的代表性观点,综合论述李锐小说中的热点问题,对李锐小说研究做一番梳理,试图寻找研究的薄弱点和空白点,以便深入研究。研究李锐的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单部作品的解读与评介;二是贯穿性单方面研究和论述;三是整体性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一、单部作品的解读与评介?厚土?是李锐写的一组七篇副标题为“吕梁山印象的集束短篇小说的总题目,1989年十一月同时由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刊物?人民文学?上海文学

4、?山西文学?分别推出,一时引起评论界的强烈关注。时至今日,这种延续性的关注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艺术技巧方面,在这个方面又可以分出两个分支,一个是从传统文论的角度进行的批评,以金汉的?短篇艺术的新收获读李锐的集束小说?厚土?和韩鲁华的?厚土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艺术视觉:读李锐小说厚土等三篇?为代表,如题,两篇文章分别从短篇小说的形式创新和心理结构的刻画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李锐作为一名外乡性很强的作家,倡导用“方块字来表达自我,可以看出,李锐的创作初衷还是比较传统的,延续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开展脉络,所以说从古代文论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还是比较贴切的,研究者也相当多地集中在对这方面的开拓上,他小

5、说的形式以及人物的刻画手法是非常突出的两个方面。另一个分支是从现代文论的角度来进行批评的,以罗丽娜的?新历史主义语境下李锐厚土的美学价值?和李彦文的?永世为农的文学表达重读李锐厚土系列小说?为代表,两者分别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和审美批评的角度对?厚土?进行了解读,这种解读多少有些“牵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下作家的任何创作都不可防止地暗含着“现代性或者说“当代性的局部,即便作者是无意识的,所以说评论家在这个层面的挖掘对于李锐自己的创作或者是其作品的多角度的挖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厚土?另一个层面的关注主要表达在对其价值取向的论述,以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和它所表达的中国文化为重点。河南大学王艳

6、云所写的?黄土地上的精神守望厚土的价值取向新论?具有很强的总结性,其对?厚土?进行了回忆和重新解读,指出了它的立意在于“土,并指出了“土的表现形态,李锐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土为核心的,如何去解读它的丰富内涵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王艳云的这篇文章着重指出了它的民间文化传统和民间生活方式这一“民间“的立场,具有启发性。1993年李锐出版了长篇小说?旧址?,这是一个讲述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古老家族的故事,背景宏大、叙事老练,却并没有像?厚土?一样在中国评论界引起广泛争议,但在美国却得到了很大的认可,李国涛翻译的美国著名评论家菲利普甘朋发表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上的?盐的歌剧?代表了外国知识分子眼中的

7、李锐叙事。他们指出,李锐的叙事风格优美地融合了各种因素:编年史、抒情诗甚至是某些戏剧性。仅就这一点而言,国内的评论家是很少关注的。用一种西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极具外乡性的作品,这篇评论性的文章是起到了某种示范作用的作品,不仅仅是西方的资源“为我所用“,更多的是站在一个东西方融合的立场来评介作品,才能算得上是比较公正的。在国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家族叙事的探究和对人性、历史的主题探究这两个方面。事实上就像李洁非所说:“?旧址?作为一部家世小说不同于以往任何同类作品的地方,例如?家?春?秋?三部曲、?子夜?甚至?红楼梦?在这些小说中,家族的衰落无非就是家族的衰落而已,可是,这在?旧址?里却

8、意味着一种文明总的句号。或许这也就是作家李锐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也因此可以说这些评论的延展性较小,都是围绕着一个小的方面不断地延伸,没有可以称之为“创新的东西。李锐于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无风之树?,李锐说:“自从?厚土?结集之后,有三年的时间一直没写小说,之所以不写,是因为心里一直存一个想法,怎样才能超越?厚土?直到写完?无风之树?,我才觉得这一次是真正超越了自己,这中间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这部被李锐自己称为“超越了自己的小说也确实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关注的重点由?旧址?时期的主题性分析转变为了艺术技巧方面的超越,即便是在李锐好友李国涛、成一等为?无风之树?举办的讨论会上,即整理而成

9、的?一部大小说:关于李锐长篇新著无风之树的交谈?中,大家的关注点也都放在了写作的“技术性层面之上,包括故事结构、叙事方式,等等。相应地,批评界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口语倾诉和叙事策略上,以?表达就是一切:李锐小说无风之树的叙事学分析?为代表,将这部作品的表达和叙事进行了细节性的解读。当然,也有两三篇文章对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了分析,王春林所写的?苍凉的生命诗篇:评李锐长篇小说无风之树?最有借鉴意义,他作为长期跟踪李锐写作的评论家,在这个时候对文本的生命价值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解读,对纠正批评的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对这部作品的关注还是存在很严重的“侧重的,当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

10、了李锐作为一位成熟的作家,在进行了持续的“表达训练之后所能到达的“讲故事的高度,在哪些方面有了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延展。但倘假设对这部主题繁复且具有交响性质的长篇创作缺少一种主题性的把握,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继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无风之树?后,1997年李锐又接着出版了长篇小说?万里无云:行走的群山?,这部作品远没有?无风之树?来得热闹,根本没有引起评论界的多大关注,对它的解读也不完全,但是仅有的两篇评论性文章似乎已经足够说明这部小说的价值。著名评论家南帆发表了?表达的秘密读李锐的长篇小说万里无云?,从话语类型、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几个细节入手对其进行了解读,而周政保的?口语倾诉的方式或表达就

11、是一切关于李锐的长篇小说万里无云?从口语表达的角度对其做了细致的解读,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万里无云?和?无风之树?作为两部“捆绑式出版的作品,显然不可能使它们同时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李锐的这部作品也多有重复自己之嫌,两部对文革进行文化批判的作品立场大同小异,遭到冷落或许也是可以理解的。李锐小说中有一块神圣的幅员他的故土四川自贡,他以自贡为原型的作品除了上述的?旧址?之外,还有2021年出版的?银城故事?,这距离上部书稿的出版已有六个年头,这种寂静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作者的某种野心和转变。?银城故事?描写了一座由地质资源开采、开发、兴旺继而到资本迅速膨胀的内陆城市。评论家对于这部作品也极为关注,

12、主要表现在对其主题意义的探索上,这种探索集中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张力表现上。在这个方面探讨比较成熟的有王春林的?智性视野中的历史景观?和顾明霞的?现代性的历史失败与启蒙者的话语悖论?,前者侧重于对不同于教科书的历史观念的挖掘,而后者侧重于现代性和启蒙的关系,这是两篇中规中矩的评介文章,但他们的扎实就在这个地方对这样一部对中国民族资本进行宏大叙事的作品来说,越是贴近传统,越是符合李锐对城市、革命和人生的根本观念。当然,不可否认,作为一部成熟的作品,肯定具有多方位的的视点,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关注还显然不够。2021年李锐出版了新的短篇小说集?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展览?,这部小说集共有十四部短篇小说另有两

13、篇附录,每部小说都以一种农具命名,格式统一。这部作品的出版是李锐给文坛带来的巨大惊喜,但同时,在这十四部短篇中,每篇作品受到的关注度并不是等同的,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异。评论家谈论较多的是?袴镰?残藕?,其次是?犁铧?连枷?。总体来说评论家对这部小说集的关注度和这部作品应该挖掘的意义并不相匹配,就现有的评论而言,也是拙多精少。对于这些作品的艺术技巧,谈论的文章很少,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赵晖的论文?寂静之维下的艺术探索评李锐“农具系列?最为精到,其针对这部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进行了较为精准的分析,算是弥补了这一缺憾。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发表的时间为2021年,而作品出版的时间为2021年,这个时间

14、错位,更可看出评论者的一种综合观察、体味的超前眼光。大多数评论家是在“农具这一特定概念所引申的意义上作文章,从农村的现代性田园的衰落、生存的苦难这一体两面着手来试图解读李锐的文化思考和批判。李锐针对这部作品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如果仅是对社会的批判与关注,我不会写这些小说。如果我只是写农具都消失了,农民很贫困,他们被欺压被剥削,是被侮辱被损害的,那还停留在批判现实主义或者社会学的层面上。然而现实是大多数的评论家也仅仅是对这个层面进行解读。这是一部可谓前无古人的作品,如果进行更深入、更有意义的解读,我想应该是批评家要关注的问题。“重述神话是由英国著名的坎农格特出版社发起,邀请各国著名作家对其

15、本国的神话故事进行再创作。继苏童的?碧奴?和叶兆言的?后羿?之后,李锐和其妻子、著名作家蒋韵联袂推出了“重述神话系列的第三部?人间:重述白蛇传?,将民间流传千年的人妖之恋做了一次属于他们的表达。它于2021年问世以来,得到了诸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大家惊叹于两个风格成熟且差异很大的异性作家的完美融合。但也因此,很难去说这部作品是属于李锐的还是蒋韵的,所以在评价这部作品时也就需要摒弃双方的风格影响,就作品而言就足够了,所以我们在此不再论述李锐在这部作品中的表现,仅仅指出这部作品对李锐而言又是一次超越。李锐最新的长篇小说是出版于2021年的?张马丁的第八天?,虽然李锐一再强调这部作品名称中的“张和“

16、马要用繁体字,但是在书籍的流通和传播过程中还是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说明了李锐对“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我的坚持,特别是对于这样一部描写晚晴的动乱、义和团的兴起、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的作品。李锐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是花甲之年,但他说:“这部作品不是他的终结之作,而是他的开始之作。也许由于这部作品是新作,评论家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探索,对这部作品的评介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少很薄的,和其之前的作品相比,显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影响力。倒是李锐自己不得已站出来说话了,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创作的背景、吸收因素以及创作的企图见?“煎熬“的历史观:张马丁的第八天及其他作家李锐笔谈?和?李锐:来一次没有遮挡的“正面进攻?。在评论家的评介中,王春林的?纠结:文化冲突中的人性困境透视?算是李锐的一篇知音之作,从“文化冲突这一具有现代性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