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507240234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解题技巧 题型07 材料解析题——“评价”类设问(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07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评价”类设问【设问特点】(1)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对予以简要评价”;“评析”;“简析的经验及教训”;“谈谈你对的认识”;“就谈谈你的看法”。(2)该设问类型分值较高,大致为6-10分,卷面分配比例较大。(3)该设问类型,对考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要求很高。【思路分析】(1)该设问类型,就是要求考生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某人(某事、某做法、某思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认识、看法),得出具有准确性、全面性的“历史结论”。(2)笔者将“评价学者观点”的题型放在开放性试题的探究中,故上述考生的见解实际是“已知”答案的再现,与考生平时知识的积累息息

2、相关。(3)“唯物史观”在该设问类型答案中运用十分突出,现将“评价历史人物”部分理论总结如下,仅供参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 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 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

3、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4)该设问类型从题干中的定向词汇(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4、)的角度来说,答案出自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综合。注:以下表格,仅供参考。定向词分类定向词暗含答案来源根据材料回答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材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个引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综合上述材料回答设问间的递进或并列或转折关系答案肯定在材料间递进或并列或转折的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类型一】“评价”类设问1(2023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候选郎中陈时政奏请:“日本伊藤(博文)罢相来游中土查伊藤既为日本维新之臣,必能识新政之纲领,知变法之本原如才堪任

5、使,即可留之京师,著其参预新政,自于时局更多裨益也。” 翰林院编修黄曾源奏陈:“建议之臣言联英、日以拒俄者,十之八九,而言和俄以疑英、日者,盖百不得一矣是伊藤之益于新政者,不可知;而其为害于邦交者,已有不可胜言者矣”“为今之计,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补之”。 据戊戌变法档案史料材料二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向严复询问变法对策。严对曰:“请皇上于未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联各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 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人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思路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师,著其参预新政

6、,自于时局更多裨益也”“为今之计,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补之”“请皇上于未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联各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和所学知识可从三人主张的出发点、目的、影响和局限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如三人主张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下,主张向日本学习,挽救民族危亡;三人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主张变法图强,都体现爱国救亡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无法清醒认识帝国主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本质;无论日本还是英国,他们的强国之路只可以借鉴学习,不可照搬,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救亡道路。【参考答案】整体评价:三人主张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

7、,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下,主张向日本学习,挽救民族危亡;三人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主张变法图强,都体现爱国救亡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无法清醒认识帝国主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本质;无论日本还是英国,他们的强国之路只可以借鉴学习,不可照搬,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救亡道路。【类型二】“评析”类设问2(2022北京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年份人物及事件1764“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1768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他

8、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1775“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1788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1793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加法国国民公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18041805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材料二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

9、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无法肯定我们到底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1819)材料三玻利维亚人包括:所有出生于本共和国领土之上者;玻利维亚父亲或母亲所生子女,包括那些生于本共和国之外但依法明确表示愿意居住在玻利维亚者;本共和国的解放者获得归化许可或在本共和国居住满三年者;那些迄今为止仍为奴隶,在本宪法发布后获得解放者。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宪法(1826)在拉丁美洲

10、,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思路详解】根据材料“不是出自欧洲”可知反对殖民主义,批判宗主国殖民统治拉美的合法性;根据材料“本共和国的解放者获得归化许可或在本共和国居住满三年者;那些迄今为止仍为奴隶,在本宪法发布后获得解放者。”可知,反对奴隶制;根据材料“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知,其主张废除奴隶制基础上实现民主、实行共和制、各阶层平等。评析:结合材料中玻利瓦尔强调民主、分权、人民主权以及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主独立和平等等思想可知,其主张深受法国启蒙思

11、想的影响,尤其是孟德斯鸠的影响,并结合拉丁美洲的实际,提出了“反殖民主义”“拉美独立自主”“反对君主制”“实行共和制”“取消奴隶制”“各阶层平等”等主张,对于推动拉丁美洲独立解放、建设民主共和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参考答案】发展:反殖民主义;废除奴隶制;拉美团结;各阶层平等;明确地反对君主制,实行共和制。评析:18世纪的拉美还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西班牙等国在拉美实行专制统治,奴隶制盛行,与此同时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倡导的独立、自由、平等的精神传播到拉美,激发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玻利瓦尔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孟德斯鸠的影响,他结合拉丁美洲的实际,提出了“反殖民主

12、义”“拉美独立自主”“拉美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反对君主制”“实行共和制”“取消奴隶制”“各阶层平等”等主张,对于推动拉丁美洲独立解放、建设民主共和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类型三】“评述”类设问3(2024上四川泸州高二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节选)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民区居民基本福利得不到保障,社会环境恶化。许多社会学家意识到这一危机,提出复兴社区,强化社区功能,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社区睦邻运动由此兴起。在此运动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13、培养自助与互助精神。他们还雇用个案工作者、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家政学家等来解决社区问题,逐渐使英国的慈善事业走上组织建制之路。英国社区睦邻运动所提倡的服务精神,无疑给当时其他国家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因而在短期内迅速传遍欧洲。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受这一运动影响最大,19世纪晚期美国的社会服务及社会工作的水平大大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的影响慢慢减弱,被更系统、更有计划的社区工作所替代。摘编自徐富海从汤恩比馆到赫尔大厦社区睦邻运动发展过程及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西方社区“睦邻运动”。【参考答案】评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矛盾尖锐。在知识分子的倡导下,兴起社

14、区睦邻运动,通过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社区睦邻运动推动英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福利制度的建立完善;为其他国家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借鉴,特别是推动美国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水平提高;为后世社区工作方法奠定基础,推动社会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缺少政府的支持和居民的广泛参与,二战后,国家宏观调控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潮流,福利国家的建立,社区睦邻运动也被更系统、更有计划的社区工作所替代。【思路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的英国。本题的评述可以从“社区睦邻运动”的背景,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等角度进行评述。从背景上看,根据材料“19世纪

15、40年代,英国经济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民区居民基本福利得不到保障,社会环境恶化。许多社会学家意识到这一危机,提出复兴社区,强化社区功能,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社区睦邻运动由此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矛盾尖锐。在知识分子的倡导下,兴起社区睦邻运动,通过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积极方面看。根据材料“在此运动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培养自助与互助精神。他们还雇用个案工作者、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家政学家等来解决社区问题,逐渐使英国的慈善事业走上组织建制之路。英国社区睦邻运动所提倡的服务精神,无疑给当时其他国家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因而在短期内迅速传遍欧洲。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受这一运动影响最大,19世纪晚期美国的社会服务及社会工作的水平大大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区睦邻运动推动英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福利制度的建立完善;为其他国家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借鉴,特别是推动美国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水平提高;为后世社区工作方法奠定基础,推动社会工作向专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