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087657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着巨大的破坏力。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 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气象上将浮尘、扬 沙、沙尘暴统称为沙尘天气,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以能见度和风力的大小来区 分。浮尘指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 度小于10km;扬沙是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 平能见度在110km;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局部区域能见度小于200 m,不小于50m时称强沙尘暴;当能见度小于50m时称特强沙尘暴。二、沙尘暴的时空分布1. 沙尘暴的时间分布特征(1) 地质历史时期研究表明,在漫长的

2、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暴也显示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在气 候比较暖湿的时期,地面植被生长茂密,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就低;反之在气候冷干的时期,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就高。(2) 近代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变化特点是:20世纪50年代沙尘 暴发生的日数最多;60年代前期略有降低,60年代后期降至最低;之后70年代 稍有增加,80年代又处于逐渐减小的趋势,90年代又有明显的增加。我国沙尘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春季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一半,夏季次之, 秋季(新疆地区为冬季)最少;按月份来看,一年中3、4和5月沙尘暴发生次数 偏高,尤其以4月份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5月份以后沙尘暴发

3、生次数急 剧下降,9月和10月为最低。另外沙尘暴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至傍 晚,夜间至午前相对较少,这与近地层大气层结稳定度状况有关。2. 沙尘暴的空间分布特征沙尘天气是干旱及半干旱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全球有四大沙尘暴高发区: 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区就是中亚沙尘天气高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北方地 区。总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地区,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及边缘多于其它 地区。我国沙尘暴存在两个多发区:一是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其次是塔克拉玛十大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在北疆 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

4、和青海的西北部地区是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三、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沙尘暴的发生有其自然原因。首先,我国西北部有浩瀚的沙漠。加之那里干 旱少雨,土地裸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沙源;其次是要有蒙古气旋的存在,能将 大量沙尘卷入高空;三是要有能将卷入高空的沙尘输送到远方的冷气流。这三个 条件缺一个就很难形成大范围的沙尘暴。沙尘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 有关。一方面春季风速较大;另一方面雨季此时尚未来临降水稀少,而气温已开 始回升地面开冻融化、蒸发变得强烈,使得裸露的沙土逐渐变得松散,一旦遇有 较强的天气系统活动就很容易产生沙尘暴。夏季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高,沙尘发生的机率

5、也随之减少,秋季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为全年最低,冬季地面冻结,即 使风速较大,但大风也很难将冻结成块的沙土吹离地面,故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也 较少。沙尘暴的发生更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密不可分。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 合理的农垦,必然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使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化、生 态系统失衡。由于这种造沙的速度远快于人们治沙的速度,无疑为沙尘暴形成提 供了沙源条件。因而,沙风暴的发生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四、沙尘天气的危害及防治沙尘暴出现时,黄沙滚滚,天昏地暗、空气呛人、伴着狂风,危害极大。20 世纪30年代美国、加拿大发生的“黑风暴”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那次“黑风暴” 给美国农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生态环境也遭到 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然而,沙尘暴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所携带的大量沙尘可以 起到抑制酸雨的作用。为了防治沙尘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弄清沙尘天气产生的机制,为我们的 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在我国,沙尘天气虽然一直存在,但直至上个世纪70 年代才真正开始对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的研究工作。目前,北京沙尘暴监测 预警的前期工程已经付诸实施,可以有效监测、准确预警沙尘暴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