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06591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地方标准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21/T 1728-2009主编单位: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技术审查单位:辽宁省交通厅标准审批发布部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40 目 次前 言I1 总 则12 术语、符号12.1 术语12.2 符号23 原材料技术要求33.1 水泥33.2 粗集料43.3 细集料43.4 水53.5 钢筋53.6 接缝材料53.7 养生剂64 结构组合设计64.1 基本要求64.2 路基74.3 基层74.4 面层75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5.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5.2 配合比确定与调整135.3 抛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46 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

2、准备146.1 施工机械准备146.2 施工组织146.3 搅拌场设置156.4 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156.5 路基、基层的检测与修整167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167.1 搅拌设备167.2 拌和技术要求167.3 运输要求178 混凝土面层铺筑188.1 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188.2 三辊轴机组铺筑208.3 小型机具铺筑218.4 抛石混凝土施工248.5 外掺剂及真空脱水249 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259.1 接缝施工259.2 抗滑构造施工279.3 混凝土路面养生2810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2810.1 一般规定2810.2 雨季施工2910.3 风天施工2910.4 高温和

3、低温季节施工2911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3011.1 一般规定3011.2 铺筑试验路段3111.3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3111.4 交工质量检查验收3312 安全生产及施工环保3412.1 一般规定3412.2 安全生产3412.3 施工环境保护35附录36辽宁省地方标准36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361 总 则362 术 语363 原材料技术要求363.1 水泥363.2 粗集料374 结构组合设计374.1 基本要求374.2 路基384.4 面层385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95.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96 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准备396.4 施工前材料与设备

4、检查397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397.1 搅拌设备398 混凝土面层铺筑398.2 三辊轴机组铺筑398.4 抛石混凝土施工398.5 外掺剂及真空脱水399 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4011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4011.3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4011.4 交工质量检查验收40前 言2003年以来,我省开始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改善了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广泛采用沥青路面的同时,部分地区开始尝试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并取得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切实加强技术指导,由辽宁省交通厅委托辽宁省交通厅公路

5、管理局,组织编写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广泛调研了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的总体情况,总结了我省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针对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工程规模小、位置偏远、交通量小、重载车少,主要解决农民出行的特点,在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的基础上,编制了我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本规范共分12章,分别是总则、术语、原材料技术要求、结构组合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准备、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混凝土面层铺筑、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施工质量检查与

6、验收、安全生产及施工环保等。本规范的制定为我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提供技术依据。本规范技术指标为推荐性指标。本规范由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主编,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辽宁省交通厅,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负责。主编单位: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参编单位:铁岭市公路管理处技术审查单位:辽宁省交通厅标准审批发布部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人:王振宇、史强、谢永才、王子峰、王磊、赵洋、黄毅、马凌、杨旭、郝丕琳、李明、霍晓峰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 总 则1.0.1 为适应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推广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施

7、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建、改建及大修的乡、村级农村公路(以下简称农村公路)。1.0.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使用任务、性质,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1.0.4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地产材料,合理确定配合比、机具设备和施工工艺,编制经济性好、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1.0.5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

8、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和设计施工技术水平。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2.1.2 抛石混凝土路面 在面板中央水泥混凝土中,另放入不参与拌和的大粒径碎石或砾石形成的轻交通普通混凝土路面。2.1.3 砂砾(或砾石)混凝土路面用符合混凝土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或砾石),或天然砂砾掺配碎石、破碎砾石后符合混凝土级配要求的混合料制作的轻交通普通混凝土路面。2.1.4 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2.1.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

9、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2.1.6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注、振捣、成型、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它是拌合物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的综合体现。2.1.7 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插入式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能振实该拌合物的作用距离。2.1.8 构造深度使用拉毛、塑性刻槽或硬性刻槽等工艺制作的沟槽或纹理的平均深度。2.1.9 基准水泥混凝土不掺掺合料或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在对比掺合料的使用效果时,为不掺掺合料但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在比较外加剂的使用效果时,为无掺合料和外加剂、用基准水泥配制的混凝土。2.1.10 填充体积率混凝土中粗集料的体积占有率。用1m3

10、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除以其视密度计算。2.1.11 养生剂一种喷洒和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具备足够的保水养生功能,但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悬浮物乳液。2.2 符号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保证率系数弯拉强度变异系数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不掺加外掺剂与掺合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坍落度砂率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单位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湿表观密度混凝土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混凝土直径150mm圆柱体的劈裂强度3 原材料技术要求3.1 水泥3.1.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采用强度等级32.5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

11、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旋窑道路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R型水泥。3.1.2 水泥3d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11MPa,抗折强度不小于3.5 MPa;28d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32.5MPa,抗折强度不小于6.5 MPa。3.1.3 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水泥的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表3.1.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水泥的物理指标水泥性能技 术 要 求出磨时安定性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30%烧失量不得5.0%比表面积宜在300450m2/kg细度(80m)筛余量不得10%初凝时间不早

12、于1.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3.1.4 选用水泥时,除满足表3.1.3的各项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强度等级的地产水泥品种。3.2 粗集料3.2.1 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碎砾石和砾石,应坚硬、耐久、洁净,并符合表3.2.1的规定。有抗(盐)冻要求时,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表3.2.1 碎石、碎砾石和砾石技术指标项 目技 术 要 求碎石压碎指标(%)15砾石压碎指标(%)14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5含泥量(按质量计%)1.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2岩石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 M

13、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 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 MPa表观密度2500 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 kg/m3空隙率47%3.2.2 砂砾、破碎砂砾及碎石等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并满足表3.2.2要求。不符合级配要求的砂砾应掺加破碎砂砾或碎石。表3.2.2 粗集料级配范围粒径级配类型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积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粒级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