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06381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2月22号,省厅召开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副局长针对清理检查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强调各市县国土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清理检查工作,提前做准备迎接检查。3月7号,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转发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省厅关于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和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认真组织

2、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的清理检查工作,现将近阶段自查清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成立了清理检查工作小组组长:局长副组长:副局长副局长成员:综合规划科科长征转用地管理科科长耕地保护科科长自查清理工作通过核查,以来市没有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市才开始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共申报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现将这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情况汇报一下:市国土资源局8月份开始组织相关科室人员专门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市首次申报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地块为已废弃的灌赛铁路和丹东张家沟硫化铁矿铁路。拆旧地块确定后,我局聘请了有资质的测绘部门对拆旧地块可复垦整理为耕地路段进行了实

3、测,同时聘请有资质有挂钩试点工作经验的作业队伍编制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项目区实施规划经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我局组织申报材料,12月份报到省厅。省厅接到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材料后,已组织人员到市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地块和建新留用地块进行了现场勘查,现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材料已经省厅已会审通过待审批。1.拆旧区情况市已申报的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地块是已废弃的灌赛铁路和丹东张家沟硫化铁矿铁路,这两条铁路建设用地可整理复垦为耕地面积达公顷,其中灌赛铁路可整理复垦耕地136公顷,张家沟硫化铁矿铁路可整理复垦耕地公顷。这两条废弃铁路原是地方铁路货运专线,这两条地方铁路随同丹东所属22家国有企业

4、一并移交,后因煤矿企业和硫化铁矿关闭,这两条铁路就废弃不再使用了,并于将这两条铁路线路全部拆除。这两条废弃铁路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权属不变,仍然为国有土地,所整理复垦出耕地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市政府组织实施。这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区内拆旧地块均为铁路用地,因此项目区拆旧地块不涉及拆迁农户和农村人口,不需要安置。这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规模186公顷,可整理复垦耕地公顷,申请挂钩周转指标148公顷,计划在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的第三个年度内全部归还。2.建新区情况市凤山等经济管理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赛马等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情况:项目区拆旧地块不涉及拆迁农户,不安排建新

5、安置区,建新留用区集中在凤山经济管理区凤凰山村、大梨树村和草河经济管理区保卫村。凤山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公顷,这些挂钩周转指标均在第一年度内使用,在第二和第三年度内归还。市通远堡等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爱阳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情况:项目区拆旧地块不涉及拆迁农户,不安排建新安置区,建新留用地块分布在通远堡镇小黑山村、青城子镇园艺村、四门子镇四门子村和陈小岭村、大兴镇佟家村、刘家河镇蛟羊峪村、草河经济管理区山东沟村和保卫村、凤凰城经济管理区西街村和新民村、凤山经济管理区凤凰山村和站前朝鲜族村、边门镇边门村、白旗镇后营子村。通远堡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公顷,这些挂钩周转指标均在第一年度内使用,在第二和第三年度内归还。市申报的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审批后,将严格依据土地复垦协议和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确保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质量,按期归还周转指标。3月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