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06226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城区一小“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研发情况介绍滨城区第一小学一、研发背景多年来,滨城区第一小学一直坚持以校为本,走特色化校本研究之路。2008年起,就开始引入“自主学习单”,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2014年4月,我校加入“读写诵一体化”语文课程整合项目联盟,在宗守咏主任指导下开始语文课程整合探索,在“大单元主题教学”框架下,构建语文“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1.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转变教学方式,还给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权。传统语文课堂过分强调“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参与。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但受制于传统课

2、堂观念束缚,学生自主发展的权益始终得不到充分尊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要彻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要痛下决心,首先在教学流程上动大手术,挤出时间放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共享、反思提高。2.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本体性内容为主线组织教学,强化语文学习方法策略的迁移运用,着力培养语文能力习惯,把内容繁琐讲析挤出课堂,努力扩大课堂读写训练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以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为主线组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训练被忽视,以致影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我们构建“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

3、就是要从教学流程上突出“迁移运用”,把语文知识、能力、习惯培养落到实处。3.引入“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以语文帮配套教材为依托,整合课程资源,解决经典诵读、课内外阅读、习作练笔相互脱节的问题。大单元主题教学,是“读写诵一体化”语文课程整合项目的主要成果。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教版单元主题为主线,紧扣单元训练目标重点,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整体规划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单元导读、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等课型,分步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我们构建“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就是要在我校多年生本高效课堂研究成果的主干上,嫁接“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思路策略,通过单元导读、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等多

4、种课型的单元组合,实现读、写、诵的有机整合,使经典诵读与课内读写训练融为一体,滋养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二、核心理念与基本流程我们理解的“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就是以学生的素养发展和生命成长为本,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共享迁移运用”三段教学流程,指导学生扎实高效地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训练效率,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两大核心理念(1)以生为本。就教学而言,以生为本就是要“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和生命成长为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要真真切切地为学生素养发展和生命成长服务。它有两层含义:一是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要真正从学生

5、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以课程标准目标要求为指导,合理确定起点和目标。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真正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放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核心目标。这就要处理好当前学习内容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以当前学习内容为凭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意识能力与习惯。(2)扎实高效。所谓扎实高效,就是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尽量扩大听说读写训练量,力求扎扎实实,实现语文训练质与量的统一。这就要处理好课堂“绝对容量”(如阅读量、习作量)与“相对容量”(如同一篇课文中读写训练的深度、广度)的关系,即注重量的积累,又注重质的提高,努

6、力提高听说读写的训练实效。2.三段教学流程“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包括“自主学习互助共享迁移运用”三段流程。其模式图如下:互助共享迁移运用移学习七次“走搭石”场景描写的方法,马上对接读写联动,进行路对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即学生自主规划设计学习活动,自主实践尝试、探索感悟,自主监控学习进程,自主反思学习过程、梳理学习成果、总结经验得失,以感悟学法、迁移运用为主线,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与习惯。(2)“互助共享”,即在自主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疑的情况下,通过同位之间、小组内部、小组与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交流信息,分享收获,启发创想,拓展思路,取长补短,提升感悟层

7、次,培养能力习惯。(3)“迁移运用”,即学生通过拓展阅读、随堂练笔等活动,迁移运用刚刚感悟的方法策略,促进内化吸收,形成能力、习惯。“自主学习互助共享迁移运用”是“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纵向流程,三个环节前后贯通、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以语文本体性内容学习为主线,以方法策略的迁移运用为主要抓手,将自主学习、互助共享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其语文素养综合发展的目标。“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模式是语文课堂的基本模式。以这一基本模式为基础,我们还将根据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等课型的任务特点,衍生出各种教学变式,以提高模式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僵化机械。三、操作

8、策略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三段式的第一板块,也是三段式流程的起点。“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个人自主学习;二是学生小组自主学习。例如:搭石一课第一课时,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中“自学导航”的提示,“自己读课文,划出描写“看得见的风景美”“看不见的人物心灵美”的语句段落,圈出关键词语反复品读,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用的便是第一种方式。搭石第二课时一上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读课文,“找出一处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或段落,反复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的便是第二种方式。这既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又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只不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变成了小组长组织

9、大家一块儿学。要指导学生扎实高效地自主学习,需注意以下五条策略:(1)“放手让学”传统课堂老师总是担心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不敢大胆放手。要改变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痛下决心,给学生留出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把“教”与“学”的活动顺序颠倒过来,把“自主学习”放在流程的起点,就逼着老师转变理念,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确定教什么、怎么教。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3)“完整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是与“被动参与”截然相对的。学习一组新教材,要让学生自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10、明确训练要求,还要通览整组教材内容,制定学习规划,绘制单元学习导图,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设计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学习一篇新课文,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提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感悟方法策略;学完一课让学生反思总结,梳理学习收获,总结经验得失,就是指导学生监控、评价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反思总结的意识、能力和习惯。(4)“备课四精心”的“板块式设计”传统课堂备课,老师总习惯把教学内容一个一个串成一条线,教师从头到尾牵着这条线,让学生跟着自己设计的流程学。 “三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提倡“板块式设计”,即首先把教学内容区分为两类,学生能自己学的,老师坚决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不会学

11、,学不会的疑点、难点,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共享迁移运用”三大板块来重点学习。老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把疑点、难点提炼成一个核心任务,以“自学导航”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疑后再进行交流互助,共享成果,研讨难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此过程中老师“以学定教”,相机点拨指导;最后再让学生“迁移运用”,形成能力与习惯。(5)精心设计“自学导航”“交流提示”“反思建议”“拓展建议”四大课堂利器,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核心任务,确保一课一得。“板块式设计”要求老师的备课方式要转变,设计板块前必须先精心梳理内容,区分重点和一般,提炼核心任务,否则就没法设计“自

12、学导航”“交流提示”“反思建议”“拓展建议”。我们把“自学导航”“交流提示”“反思建议”“拓展建议”称为“四大课堂利器”,就是因为它们能倒逼着老师认真落实“四个精心”,把明确的指导信息传递给学生,避免教学中平均用力,避免课堂上引导点拨的模糊性、随意性。2.互助共享。“互助共享”是三段流程的中间板块,有同位互助共享、小组互助共享、全班互助共享、师生互助共享等多种形式。这个环节不容易掌控,花时间多,要想保证效果,可注意以下几点:(1)盯住一点,形成聚焦。如搭石第一课时,展示小组交流完关于“一行人走搭石”场景描写的阅读体会后,如果感悟不够深,老师就会希望其他小组同学发言补充,其他小组同学却容易跑到其

13、他语段上,谈对“摆搭石”、“面对面过搭石”的体会。这时候,老师要让学生牢牢盯着这个语段,明确提示“就这个语段”补充发言,一旦出现“跑偏”马上引回来,不能犹豫、迟疑。否则,就会分散聚焦点,煮成“夹生饭”。(2)借势发挥,分别引导。展示小组展示交流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谈得不深刻不到位,可以引导其他小组谈谈感受“就这个地方,谁还想谈一谈感受?”;二是谈得有偏颇、有问题,可以点出问题所在,引导谈不同见解“嗯?是这样吗?谁有不同的理解?”;三是谈得不全面,有重大遗漏,可以引导其他小组补充“哪个小组还有补充?”教师要密切关注交流情况,及时分辨出现的问题类型,分别加以引导。(3)有来有往,引导互动对话。展示

14、小组汇报交流如果比较圆满到位,可引导其他小组进行简单评议:“这个小组汇报得怎么样?你觉得哪里值得你们学习?你能给他们提点建议吗?”其他小组发言后,可以让展示小组再发表感想或见解:“听了他们的发言,你们想说点什么?你认为他们提的建议有道理吗?”这样“有来有往”,才能围绕一个聚焦点引发互动对话,促进认识深化。 (4)适时介入,引导点拨。如果学生怎么交流都不到位,老师觉得很有必要引导深入,可采用两种方式介入:一是随机介入,即学生展示交流过程中老师及时插入,引导点拨:二是延后介入,即等所有展示交流结束后再介入指导。介入点拨引导,可以用“质疑式”:“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有个疑问。你们看(提出疑问)谁能

15、解答老师的疑问?”可以用“回读式”:“请大家再读读(某个词句段),看看有没有新的感悟。请大家注意呀,这里是(强调该注意的关键词语)。”也可以用“直点式”:“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受到启发,想到(或觉得)(直接谈教师自己的理解感悟)老师的理解有道理吗?”还可以用“梳理式”总结梳理学生的理解成果,提升学生认识,如“一行人走搭石”场景描写理解感悟后进行总结梳理:“这一场景描写,就是从动作、声音和整体画面这三个方面,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风景美。其中还用了两个比喻句,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两种介入方式、四种点拨策略,就是我们的“二四式介入点拨法”。3.迁移运用。“迁移运用”是方法策略向能力习惯转化的关键环节。“迁移运用”可以是阅读方法策略,也可以是立意选材构思、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表达方法,还可以是口语交际方法策略。从迁移运用的方式看,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时性迁移和延迟性迁移。就大单元主题教学而言,指导“迁移运用”,关键是选好两个“点”:一是以文带文课的“带文联系点”。以文带文课要带什么文章,课文与带入的文章靠什么联系起来,这就看“带文联系点”如何确定了。联系点可以是文章内容的简单链接,如少年闰土链接鲁迅故乡;可以是方法策略的简单印证,如太阳带读同类说明文,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