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061129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 ?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本文以“木匣为故事开展的线索,课文后又有思考问题的提示,教学时,可以“埋木匣挖木匣从中得到的启发为思路,启导学生突破难点,独立分段,理清事物特点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明晓事理搞好知识的迁移。在强化“双基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叙述的能力。教学时,可按这样的步骤进行: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教者可用类比情境演示引入,导出本课读写训练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热情。上课时,先找一名学生与教师进行跨步比赛:两人同时演示由教室门口向室内跨三大步,再由学生上前检测两人所跨距离的差别。接着,教师提问:同样是跨三步,为什么距离会有差别?课文中的

2、柯里亚是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让学生各自带领问题去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2.问题引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本课记事顺序分明,结构思路明白,可让学生根据文后思考题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描写柯里亚和妈妈“埋木匣具体情景的语句,然后通过导读引思,讨论口说突破难点独立分段,弄清事情前后的内在联系。如:导读承上启下的第五自然段,可先让学生找出“就在那一天和“住了差不多四年表示时间的词语,启发提问这段侧重写了哪个时间?埋木匣和挖木匣前后相隔有几年?这几年中柯里亚会发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带领问题独立思考找出“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那时候还小,“步子也小,“我已经九岁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步子比那

3、时候要大一倍呢!等语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正确分段,又能在读思训练中弄清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周围一切都在变化一句话的理解。3.设疑解难,训练分析叙述能力本文训练重点突出,一些句子讲出了时间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导出了事物变化因果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紧扣训练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去寻找事物变化的因果联系,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这种联系叙述分明,将学生的思维渗透到“双基训练中。如设疑:柯里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东西?又是相隔多少时间才去挖东西的?妈妈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挖到木箱子?当初,妈妈不是随随便便地埋箱子的,而柯里亚是因为随随便便地埋木匣,所以现在一下子是挖不到木匣的。这

4、样说对吗?为什么?文中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柯里亚埋木匣的情景,这样写与下文写挖木匣又有什么联系?既然知道柯里亚埋木匣跟妈妈一样不是随随便便的,则他妈妈为什么能一下子挖到木箱,而柯里亚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呢如果他妈妈小时候就认认真真地离门口三十步的地方埋下箱子,到现在也数三十步能一下子挖到当时埋的木箱吗?柯里亚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不同角度设疑,层层深入地推进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开展,提高学生分析叙述的能力。附:板书设计以上板书,图一、图二比照明显,让人一目了然。这样,柯里亚心中的疑团和同学们心中的疑团(即板书中的“?),都被轻而易举地解开,省去了许多口舌,学生也乐于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