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0610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原文6年考题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考情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I112100本专题在近 几年考试中 比例较多。生态系统的 结构及生态 系统中的信 息传递为重 点知识,难 易度为A ; 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为 次重点知 识,难易度 为B,考查 能量流动计 算及与物质 循环特点2生态系统 中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 的基本规律 及应用II3222113生态系统 中的信息传 递I2111014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I2101105.全球性的 环境问题及 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意义 和措施I211232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I)1. (2019年6月单选I )谚语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 食物链。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A .第二营养级B .第三营养级C.第四营养级D .第五营养级2. (2019年6月单选I )池塘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A.细菌和真菌B.细菌和浮游植物C.细菌和浮游动物D.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3. (2019年1月单选I )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B .蝗虫是第二营养级C.青蛙是食草动物D .蛇是次级消费者4. (2019年1月多选)林德曼对某天然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部分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 ()A .生产者为B .次级消费者为C.该生

3、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D .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5. (2019年6月多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功能的阐述中,正确的是()A .生产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源头B .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C.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将停止D .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将停止6. (2019年6月单选I )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蝗虫是次级消费者B .鸟和田鼠具有相同的营养级C.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D .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 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 生态系统的组

4、成成分(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2)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 消费者:动物 (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寄生 )。(4)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还有一些腐食性动物,如 蚯蚓。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 联系。食物链一般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起始于生产者,属 于第一营养级; 植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 属于第二营养级, 以此类推。 食物链终止于最高营养级。(2) 食物网: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 的复杂营养结构。 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

5、越 强。考点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H )1. (2019年6月 多选)能量金字塔通常呈现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 形,正确的解释是 ()A .各营养级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部分能量B .顶层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少C.各营养级中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D .各营养级中总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2. (2019年6月多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B .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能量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增加D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一般不超过 45个营养级3. (2019年6月单选I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

6、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下列属于碳循环过程的是 ()A .根瘤菌的固氮作用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水蒸发至大气中D .镉通过食物链被富集4. (2019年6月多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成分关系的示意图,依图判断正确的是 ()A .草是生产者B . X代表CO2和热能C.肉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D .能量沿草向肉食性动物流动中逐渐增加5. (2019年6月单选H )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最有效地利用能量。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 能够实现对秸秆中 的能量最有效利用的措施包括 ()就地燃烧秸秆 秸秆用作饲料 发酵秸秆产生沼气秸秆用于造纸A .B .C.D .6. (2019年

7、6月多选)某农场饲料作物的产量见下表,可见()作物苜蓿野干草玉米高粱杂豆产量(kg/亩)1001.9304.81258.8505.7196.0A.杂豆对光能的转化效率最低B .饲料作物中的能量全部用于呼吸作用C.饲料作物中的能量80%流入下一个营养级D .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可增加该农场的能量输入7. (2019年6月单选I )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以下分析 正确的是()生物草兔狐狼能量(X09kJ/km2 a)15.001.500.200.13A.狐属于初级消费者B .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C.从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D

8、.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低于草所固定的太阳能8. (2019年6月多选)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据图判 断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 . X代表大气中的02库C. 丫代表分解者D .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1.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个方面。2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它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在相 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 10%20%。因此一个生态系统 中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 研究能量流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 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不断的进行着从

9、无机环境 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称为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 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它具有反复循环和循环流动的特点。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碳元素从无机环 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 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 燃料的燃烧。考点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II)1. (2019年6月单选I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 .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10、C.控制有害动物D .促进作物定向突变2. (2019年6月单选I )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 ()A .行为信息B.化学信息C.物理信息D .营养信息3. (2019年6月单选I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B .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繁衍C.动物的求偶过程存在信息传递D .信息需要沿食物链传递并逐渐衰减4. (2019年6月单选I )向日葵是一种能够对光的变化作出快速 反应的植物,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引起向日葵向光弯曲的信息属于 ()A .行为信息B.化学信息C.遗传信息D .物理信息5. (2019年6月单选I )一

11、些植物受到昆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物质吸引昆虫的天敌。这一物质属于 ()A .物理信息B .行为信息C.化学信息D .营养信息6. (2019年6月单选I )蜘蛛根据蛛网的振动来判断猎物的大小和方位。蛛网振动属于 ()A .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 .营养信息1 .生态系统中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种类 型,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帮助 生物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2.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考点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II)1. (2019年6月单选I )诗句 野火烧不尽

12、,春风吹又生”,隐喻 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 ()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 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较弱的恢 复力稳定性 较弱的抵抗力稳定性A .B .C.D .2. (2019年6月单选H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以下不 .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是 ()A .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生长B .某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C.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D .某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3. (2019年1月单选I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 .荒漠生态系统1. 生态

13、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 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它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 面,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使自身保持原状的能力。 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 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营养结构越复杂, 其稳定性越 低。2.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 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考点 5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I )1. (2019年6月单选I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赤潮,最 主要的原因是 ()A .海水富营养化B

14、 .海水酸化C.臭氧层破坏D .人类过度捕捞2. (2019年6月单选I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影响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水资源供应日趋不足D .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3. (2019年6月单选I )下列叙述的组合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蔬菜供食用 森林保持水土湿地调节气候 花卉供欣赏A .B .C.D .4. (2019年6月单选I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直接引发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砍伐过多导致植被破坏B .自然资源消耗过多造成生态恶化C.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D .工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5. (2019年6月单选I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组织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6. (2019年6月单选I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分别是 ()A 二氧化碳、氟利昂、二氧化硫B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利昂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D .氟利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7. (2019年1月单选I )近年来,我国针对某些鱼类自然种群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