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055465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案8歌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8歌词四首母亲(节选)洛夫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您的伟大凝结了我的血肉您的伟大塑造了我的灵魂您的一生是一次爱的航行您用优美的年轮编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年年我都在您的深情里度过在您的肩膀和膝头嬉戏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荣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野母亲您给了我生命您是抚育我成长的土地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在您小小海湾中躲避风雨您为我开阔了视野您是我永远的挚友生命的动力您怀着爱怜谨慎地俯身守护您尽情裸露明亮的胸襟您旺盛的精力笑容坚强您沸腾的血液奔

2、流不息1作者简介胡宏伟,当代词作家、诗人。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国家一级编剧。他的主要作品有歌曲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叶佳修,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中的领军人物,被称为“乡村田园歌谣始祖”。他是当代乐坛最纯朴、最真诚、最善良、最乐观、最洒脱的诗人。他没有把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化为牢骚,而是始终对人生充满着一种仁民爱物的胸怀。唯有叶佳修这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怀,才能创作出那些优美如诗、风光如画的音乐。代表作有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踏着夕阳归去思念总在分手后等。晓光,原名陈晓光,1948年

3、生,河北景县人。当代词作家。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把心交给祖国等。有些作品被选入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教材及中小学音乐课本,并被译成英、日、法、朝等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其中,那就是我和在希望的田野上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并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那就是我作于1982年。李海鹰,男,词曲作家,1954年生,广东中山人。1982年底到1997年3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弯弯的月亮就是在这期间写出来的。从1997年4月起,他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当选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理事。2写作背景长江之歌1983年,中央电视

4、台用整整半年时间连续播出了专题片话说长江,这部专题片可以说是1983年中国电视的沸点。刚开播几期便产生万人瞩目的播出效果,人们不仅陶醉于长江两岸旖旎风光的再现、主持人绘声绘色的解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有那首主题歌片头曲长江之歌。当时的片头曲以音乐为主,只配了几声“啦啦啦”的人声,但旋律亲切上口、颇有气势,不久就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后来,很多人给中央电视台提出建议,希望能填入歌词成为一首歌。于是摄制组于1983年12月25日向全国发出“征集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的启示”。胡宏伟在1984年新年前夕写在贺年卡上的长江之歌成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首。这首歌词被填入原曲,并在话说长江音乐会上由歌唱家演唱

5、之后,便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这是一曲民族的赞歌。简短的歌词、铿锵的旋律,倾注了词曲作者满腔热忱的祖国之爱,表达了海外游子心系祖国的赤子之情。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由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作于1982年。这首歌抒发了一种游子思乡之情。按其最能牵动游子情思的典型细节来看,更是抒发了海外赤子思恋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歌中所轻唤的妈妈,也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的形象。弯弯的月亮这首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大半个中国,歌曲的优美曲调和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人们的思乡之情、依恋之情,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被音乐界公认为是中国当代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1注音(

6、1)磅礴pn_b荡涤d霑zhn哺育b 挽起wn 泱泱yn惆怅chu_chn(2)阿熬把2写对字形(1)(2)3解释词义(1)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2)荡涤:洗涤。(3)尘埃:尘土。(4)磅礴:(气势)盛大。(5)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6)泱泱:形容气魄宏大。(7)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4近义词辨析(1)气概气魄气派辨析“气概”着重指对待严肃重大问题时所表现的神气和气度,一般用于人,有时也用于建筑物,褒义词;“气魄”着重指气量,敢作敢为的魄力,也指非凡的气势,一般用作褒义词。“气派”着重指作风、风度,也指显示出威风的气势,中性词。深圳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突破口,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中国风格、

7、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当晚演奏的主打曲目是舒伯特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乐曲表现了高昂的浪漫主义激情、青春的活力,呈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气宇轩昂,充满了男性的活力。当前佛山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要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来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2)荡涤荡除辨析“荡涤”,洗涤,书面语,多用于抽象事物;“荡除”,清除。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擂响了继续解放思想的战鼓,思想的再解放,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共鸣,荡涤着人们心中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原本书香飘袅的校园而今也弥散着前所未有的铜臭气息,我们因此更需要的是荡除教育积弊,尽快完善社会救济和社会

8、保障体系。一、基础训练1下面加点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风彩(ci)哺(b)育荡涤(d)B磅礴(b) 黄霑(zhn) 泱(yn)泱C彷(pn)徨 淌(tn)泪 惆(chu)怅D依念(lin) 思恋(lin) 悠(yu)悠解析:A项,彩采;C项,淌tn;D项,念恋。2选词填空。(1)一把黄土塑(造/捏/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2)“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这几句歌词,运用了顶真(比喻/顶真/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一幅故乡的美丽图画一点一点地展现在读者和听者面前。(3

9、)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过/越/透)了我的胸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解析:A项,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褒义词。在这里属褒贬失当。B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

10、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符合语境。C项,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这里属用错对象。D项,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这里用于“残酷故事”不合适。属望文生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B刚发行的这一期青年文学,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C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弹对中国公民伤害,日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D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解析:A项,语序

11、不当,应为“建立与完善”;B项,主宾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伤害”前加“造成了”。5下列句子的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ABC D解析:句总起,领起下文,是对的具体说明;紧承上文“重复和变化”并引出“持续性”,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持续性的具体阐释。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

12、歌词,完成68题。长江之歌胡宏伟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6第1段和第2段,从写作角度来说,前者由“雪山”写到“东海”,偏于空间,后者由“远古”写到“未来”,偏于时间。从内容上看,前一章是后一章的铺垫,后一章是前一章升华

13、。从写法上讲,整首歌词虚实结合,不过两个章节有所侧重,前一章偏于实,后一章偏于虚。7结合歌词,分析其比喻化、拟人化的语言特点。答案:“走来”“奔去”“挽起”“推动”,动作性强,简洁有力地表现了长江的力量美。“风采”“气概”“乳汁”“纯洁”,真切地表现了长江母亲般的情怀,化虚为实;“健美”“尘埃”,暗喻历史,国土如花,源泉无穷,简洁而又意蕴深远。8“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在文中重复出现,其表达效果如何?答案: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加强了对长江感情的抒发,也增加了语言回环往复之美。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乡色酒舒兰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

14、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9请具体分析诗歌中是如何应用对比手法的。答案:前节,是30年前,“你”是家乡柳树梢头一轮又圆又满的月,“我”正年少,在故乡,在父母亲人的身旁,你圆圆满满,我合家团圆,所以,是“你”望“我”。后节,是30年后,“你”依旧是那轮又圆又满的月,但“我”变老了,离乡背井,漂泊在外,你仍是圆圆满满,我却是乡愁满怀,所以也变成了“我”从岛上椰树林里望“你”,月依旧,人情变,前后两节的鲜明对比中,岁月沧桑之悲,思乡之苦,愁情之深,一一尽现。10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把月比为“一杯乡色酒”?答案:第二节移情于月,把月比喻为一杯乡色酒,取其“乡”意,用其“满”状,以酒之满杯引出乡愁之满怀。11回顾古今诗词中用“月”寄托思念与乡愁的句子,说说此诗对“月”这个传统意象的开掘和创新。答案:作者抓住中秋月“圆”的特点、“满”的内涵,将又圆又满的月比喻为一杯满满的乡色酒,取其“乡”意。用其“满”状,来言乡愁之满怀。比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凄而不惨;比之“月是故乡明”更含蓄而不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