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试题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01583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试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试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试题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ection 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 、保健服务B 、婚前检查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 常性卫生监督2、根据 1974 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 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A 、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B 、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D 、民族的风俗习惯E 、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A 、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 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 、二级预防

2、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 性感冒监测系统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社区服务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 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D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

3、仅能分 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 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A、 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C、抽样方式误差D、环境因素改变E、测量者记录误差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D 、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 偶然关联B

4、、继发关联C、间接因果关联D 、直接因果关联 E 、统计学关联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 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 300 人(年龄 4065 岁),同时在健 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 400 名进行调 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是A 、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限制B、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限制C、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匹配D、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匹配E、方便调查,限制纳入标准11、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 易产生的偏倚是A、选择偏倚B、无差异错分偏倚C 、有差异错分偏倚 D 、混杂偏倚 E 、以上

5、都是12、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传染期B、临床症状期C、恢复期D 、病原携带期E 、潜伏期13、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 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A、传染源B、储存宿主C、传播因素D 、传播机制E 、病原携带者14、确定对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 该传染病的A、传染期B、潜伏期C、临床症状期D 、恢复期E 、病原携带期15、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A 、伤寒、霍乱、钩虫病B 、血吸虫病、甲肝、钩端螺旋体病C 、伤寒、霍乱、出血热D 、霍乱、痢疾、斑疹伤寒E 、甲肝、戊肝、恙虫病16、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A、病原携带者B、传染病患者C

6、、受感染的动物D、隐形感染者E 、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17 、下列哪条 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A 、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B、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D 、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18、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A、潜伏期B、潜伏期末C、临床症状期D 、症状消失期E 、恢复期19、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 8 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 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的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 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A 、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

7、件B 、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D 、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 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E、以上均不对(2023 题共用备选答案)A、 麻疹、水痘B、结核、钩虫病C、百日咳、流行性乙脑 D、伤寒、白喉E、流 感、麻疹20、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是21、恢复期仍能排除病原体的传染病是22、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23、在潜伏期即已有较大传染性的疾病是24、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A 、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B、包括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D 、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因素E、包括交错病因

8、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2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 、设计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26 、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致病机的近因D 、必要病因E 、充分病因27、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A、假设可能成立B、假设必定成立C、假设尚不能成立D、假设本身难以推论E、假设商待更多证据28、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A 、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B 、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C、广义关联程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D 、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合理性E、前因后果和

9、广义关联强度29、下列研究设计类型因果论证强度由强至弱的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A 、随机对照实验,单组时间顺序序列实验,多组时间序列 实验,无对照前后比较实验B、随机对照实验,病例对照研究,嵌套队列中的病例对照 研究,生态学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嵌套队列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新病例 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D 、历史队列研究,前瞻队列研究,新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E 、实验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研究30、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这些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也有 关系,这说明以上病因判断标准哪项是不必要的A、关联时间顺序B、关联的

10、强度C、关联可重复性D 、关联的特异性 E 、关联的合理性二、多项选择题1、制定疾病预防策略的必要性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疾病的流行具有迅速变化的特性B 、如何寻求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C、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D、适合于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通用的疾病的防制模式E、疾病相同的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2、根据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 一文,下面哪些因素属于 健康影响的因素A 、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B 、环境因素C、生物遗传因素D 、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E、生物恐怖3、关于真实性与变异性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真实性的反面是变异性,因此,真实性高的研究是无变 异的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应能反映

11、的是样本来源人群的生物 学变异C、外部真实性高的研究应能反映推论任人群的生物学变异D 、真实性高的研究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应较小E、信度反映的是随机变异的大小,同时也反映研究的真实 性的一部分4、以下关于信息偏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无差异错分偏倚因其错误分类与研究分组无关,故不需 要控制B、差异错分偏倚因其错误分类与研究分组有关,故需要控制C、差异性信息偏倚通常来源于回忆偏倚和调查者偏倚D 、无差异偏倚通常是分类标准误差造成的E、盲法收集信息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有效且实用的方法5、关于混杂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混杂因素是观察结局效应的危险或保护因素B、混杂因素存在时一定干扰研究的真实性C、混杂因素

12、的效应可以通过配比、随机化、限制等方法消除D 、混杂因素是判断是否存在混杂偏倚的唯一标准E、混杂因素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控制6、下列哪些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群迁出C、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D、免疫人群死亡E、计划免疫7、下列哪些属于计划免疫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指标A、疫苗效果指数B、疫苗保护率C、疫苗接种率D 、抗体阳转率E 、抗体平均滴度8、要判定为因果关联,除统计学关联外尚需确定的是A、时间顺序B、关联强度大小C、无三大偏倚D 、有特异性E 、无随机误差三、名词解释1、健康3、主动监测5、冷链7、 外部真实性9、混杂偏倚11、信息偏倚13 、现患 -新发病例

13、偏倚15 、传染病流行过程17 、人畜共患病19 、 epidemic focus21 、感染谱23、终末消毒25 、 vaccination2、疾病监测4、预防接种6、效度8、 Bias10 、选择偏倚12 、入院率偏倚14、检出征候偏倚16 、 source of infection18 、垂直传播20 、传染过程22 、消毒24 、 planed immunization26 、传播概率28、因果关联27 、病因 四、论述题1 、请解释疾病的三级预防的基本概念。2、简述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与控制原理。3、简述确定有无选择偏倚的关键及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4、简述 M-H(Mantel-Hae

14、nszel) 分层分析方法的步骤。5、简述混杂因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6、 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控制信息偏倚?7、如何认识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8、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具有哪些流行特征?9、简述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和降低的主要因素。10、判定疫源地消除的条件是什么?11、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针对传染源的有哪些措施?12、试述“三环节”和“两因素”在流行过程中的作用及意 义 ?13、试述人群易感性与群体免疫的关系及其在防疫工作中的 意义 ?14、简述预防接种有哪几种?15、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 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16、简述病因判定的标准。 (流行病学第四版标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CDBEEDCEBACA,1314 1516 1718 192021 2223 24CBBDDC匸ADBEC252627282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