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01522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梁桥施工方案设计(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续梁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金塔桥位于金塔路跨华溪位置,河道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呈82斜交角,桥梁结构为斜桥。桥位处设R=850.976m,T=20m,E=0.235m凸竖曲线,桥梁中心桩号为0+49.985,桥面中心标高为88.225m。桥面横断面布置为0.25m人行道栏杆+3.5m人行道+9m机动车道+3.5m人行道+0.25m人行道栏杆=16.5m。桥梁上部结构采用16+20+16m变高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跨中梁高0.7,桥墩处支点梁高1.1,箱梁为单箱四室直腹板结构。箱梁顶板高度为20cm,底板高度为20cm,边腹板与中腹板厚度均为30cm。桥面铺装采用8cmC4

2、0钢筋混凝土和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重力式桥墩,扩大基础。1.2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1.8;年平均降水量1483mm,最大年降水量2133.7mm。本区降雨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每年46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3.9%,受台风影响,伴有暴雨,而10月至次年2月的降雨量不到全年1/4。年平均无霜期200243天。2、河流和水文本区华溪为永康江上游,流向自东向西,源短流急,洪水涨落快,持续时间短,年内枯水位变化大,属山溪性河流。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

3、砂砾石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潜水:1全新统砂洪积砂砾石层孔隙潜水:呈条带状分布于南溪河两侧漫滩及阶地中,含水层岩性为褐黄色、黄色的圆砾、卵石为主。据调查当地民井,含水丰富,其富水程度主要受含水层厚度控制,该层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受大气降水、灌溉用水、地表水及侧向补给,排泄于河流,动态变幅大,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及大气降水变化明显。2基岩风化裂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3、地形地貌该桥位为堆积地貌冲洪积平原,属华溪河床堤坝及华溪级阶地。该桥地段跨越华溪宽50m,河底最深高程为80.785m左右,已建防洪堤高程为87.4m左右。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及圆砾等;下部基岩

4、为白垩系下统朝川组砂岩、凝灰岩。4、地层结构根据地基土组成及形状,在勘察深度内场地土层从上至下分为以下5层7个亚层: 层 素填土:灰色黄色,松散为主,干饱和。成分为砂砾石、卵石等。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击数为19击/10cm。仅分布于两岸z1、z2及z7、z8孔。层厚5.76.5m,层面高程87.0387.45m。 层 圆砾:黄褐色,稍密为主,湿饱和。砾石成分多为火山岩,呈圆形、亚圆形。粒径一般为0.53.0m,大者达7.0cm以上,骨架间为砂砾及少量粉粒、粘粒充填。颗分结果平均含量:卵石粒径20为18.2%、砾石粒径202mm为42.2%、砂粒粒径20.075mm为28.0%、粉粒粒径0.075

5、0.005mm为11.0%、粘粒粒径0.005mm为0.6%。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击数为411击/10cm。全场分布。层厚0.82.1m,层面高程80.5381.75m。 层 粉砂岩:紫红色,粉砂状结构,钙泥质胶结。根据其风化程度,在勘察深度内主要为强风化粉砂岩。因强风化,风化裂隙发育,岩石表层风化呈粉砂状,往下呈碎屑、碎块状。锥动力触探试验实击数为1948击/10cm。仅见于z1、z2层厚0.50.6m,层面高程79.3279.65m。 层 凝灰岩:灰紫色,凝灰结构,火山灰胶结。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以下3个亚层:1层 强风化凝灰岩:灰紫色,因强风化,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上见有氧化铁锰质,由于裂

6、隙切割,岩石破碎,岩芯多呈块状,岩质较软,锤击声哑。上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击数为2250击/10cm。全场分布。层厚0.61.2m,层面高程78.8279.99m。2 层 弱风化凝灰岩:青灰色,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上见褐黄色氧化铁锰质,由于裂隙切割,岩石的破碎程度为碎块状,岩芯长多为530cm,采取率8090%。全场分布。层厚5.25.6m,层面高程78.2278.79m。3 层 微风化凝灰岩:青灰色,岩石新鲜,裂隙少见,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岩芯长长多为1030 cm,采取率8595%,岩石的破碎程度为碎块状大块状,以大块状为主。全场分布。控制层厚3.13.3m,层面高程72.7273.55m

7、。5、地震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按七度设防。1.3主要工程量序号项 目单 位工 程 量备 注1C15混凝土m3372C25混凝土m314033C30混凝土m32014C40混凝土m3385C50混凝土m34056HRB235钢筋t107HRB335钢筋t153.68防水涂料m2472.69沥青混凝土m323.71040型伸缩缝m33.411人行道栏杆m10412花岗岩人行道砖m2391.813D300PE管m10514砼道路m1201.4合同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个月。1.5工程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2、桥面横坡:1.5;3、桥梁纵坡:北侧2%,南

8、侧2.7%;4、地震设防等级: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七度设防。1.6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永康市金塔桥工程招标文件。2、金塔桥工程施工图设计。3、金塔桥便道工程施工图设计。4、根据合同书明确的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5、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咨询、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等。6、根据我单位积累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装备、技术水平、及多年来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7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明

9、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造价。3、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4、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节点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利用网络与业主和监理实现信息共享。5、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建设

10、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6、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现场踏勘,本着就近布置、方便使用的原则,我方在生产管理区内现场合理布置办公设施,满足施工需要。1.8本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规定、标准及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技术要求。同时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设计图纸中所列规范1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2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CJJ 77-98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

11、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国家、部委和各行业颁布的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最新发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2.1施工准备1、组织准备 我局将选派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具有丰富经验且施工过同类工程的项目班子来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组织合理的流水施工。2、技术准备 组织工程的技术人员认真会审施工图纸和学习有关设计文件,虚心听取设计人员的技术交底,熟悉图纸内容,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的关键所在。 做好对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特殊工艺的技术

12、交底和施工研讨,同时要深化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算等。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尽早报请监理和业主审核认可。 按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搜集备齐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标准图集、技术资料及工具书等。准备好度量衡器具,及各种测量仪器和试验检测设备,并经合格的计量单位校验、核定后,才能运用到工程上。3、物资准备 为满足本工程快速、优质的施工要求,机械设备材料必须大量投入,我局现有仓库储备量,完全能满足各工种全面展开施工要求。 对于本工程各类材料的供应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均事先配制充足,特别是用量较大的材料应提前进行准备、进场。 外加工构件按图纸的设计、规格、数量和施工进

13、度要求提出申请进场。4、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做好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 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水、电管路的铺设及现场排水工作。 做好现场测量控制网的移交和复测工作。 积极做好对前期已完工程的复核、检测工作。5、劳动力准备 我局承诺本合同工程决不转让给其他法人或自然人。 现场一线操作人员选用长期与本局合作的,比较稳定的并参与过同类型工程施工的作业班组,他们具有劳动力素质好,人员充裕,能满足本工程需要。2.2 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平面布置原则如下:保证场内运输畅通;尽可能减少场内二次运输;创造场内良好排水条件;尽可能减少由于施工带

14、给周围居民的影响包括施工污染、噪音和交通的影响;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2、临时设施本工程根据标化工地和文明施工考虑,在桥梁南北两侧均用空心砖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围护,达到不影响周围环境面貌又能够进行封闭施工的目的。本工程办公室在桥头南岸租用民房一套,做为管理人员居住和现场办公用,其余临时设施均在现场搭建。现场会议室采用彩钢房结构,面积共30m2。职工宿舍采用单层活动房,面积180m2。试验室、仓库、食堂、浴室等采用砖混结构,钢筋加工棚及木工棚采用简易工棚。桥梁人行道板预制厂250 m2,放置1台350型拌和机,场地采用露天砼硬地面。厕所利用桥头南岸的公共厕所。各临时设施用地见下表:临时用地表用 途面积 m2结构形式备 注职工宿舍180彩钢房办公及会议室120活动房食 堂30砖 混浴室10试验室15砖 混综合修配厂30木工棚20简易工棚钢筋加工棚40简易工棚综合仓库30砖 混预制厂280露天砼地面含砼拌和系统浴室10砖 混合 计7853、施工便道本工程沿需施工新桥走向在上游侧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