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01450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一、新能源汽车概况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 2009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 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 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 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 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 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1)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 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

2、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 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 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2)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 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 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 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 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 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 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3)燃料电

3、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 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 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 想的车辆。(4)氢动力汽车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 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 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 20%。中国长安汽车在 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

4、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 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 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5)燃气汽车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 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 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 车。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 90 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 2010 年,公共汽车领域有 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 50 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 201

5、0 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 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 180座增加到至少 300座。以燃气替 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的 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占的比重,也就是常说的混合度的不同,混合动力 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微混合动力系统。这是成本最低廉并且结构也最简单的混合动力 模式。代表的车型是PSA的混合动力版C3和丰田的混合动力版Vitz。这种混合 动力系统在传统内燃机上的启动电机(一般为12V)上加装了皮带驱动启动电机 (也就是常说的 Belt-alternator Starter Generator, 简称BSG系统)。

6、该电 机为发电启动(Stop-Start 体式电动机,用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从而取 消了发动机的怠速,降低了油耗和排放。从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微混合动力系 统的汽车不属于真正的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它的电机并没有为汽车行驶提供持续 的动力。在微混合动力系统里,电机的电压通常 有两种:12v和42v。其中42v 主要用于柴油混合动力系统。二是轻混合动力系统。代表车型是通用的混合动力皮卡车。该混合动 力系统采用了集成启动电机(也就是常说的Int egra ted Start er Genera tor,简 称ISG系统)。与微混合动力系统相比,轻混合动力系统除了能够实现用发电机 控制发动机的启

7、动和停止,还能够实现:( 1)在减速和 制动工况下,对部分能 量进行吸收;(2)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等速运转,发动机产生的能量可以在车 轮的驱动需求和发电机的充电需求之间进行调节。轻混合动 力系统的混合度一般 在20以下。上海通用新近推出的混动君越就属于这一类型,其称可达到 15%左 右的省油效果。三是中混合动力系统。本田旗下混合动力的 Insight, Accord 和 Civic 都属于这种系统。该混合动力系统同样采用了 ISG 系统。与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不 同,中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的是高压电机,增加了一个功能:在汽车处 于加速或者 大负荷工况时,电动机能够辅助驱动车轮,从而补充发动机本身动力

8、输出的不足, 从而更好的提高整车的性能。这种系统的混合程度较高,可以达到 30左右,目 前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广泛。目前该技术在本田思域混合动力车上得以体现,相对 于同型普通车辆可节油30%左右。四是深度混合动力系统,也叫强混合动力 。它采用大功率电动机,尽 量缩小发动机的排量,在起步或低速时,可以单纯依靠电 力行驶,但在路况、车 辆载重、油门踏板深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发动机会随时介入工作。全混合动力 完全依靠电力行驶的时间并不长。五是Plug-in Hybrid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也称全混合动力系统。功能 最全面,技术难度最高。汽车可用电能单独驱动,并配备一个可以外部充电的大 容量电瓶,通过

9、外部电源进行充电而不只依靠发动机。所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更省 油,排放更低。通过以上混合动力系统比较分析,更加我国目前技术和市场现状发展,认 为我国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发展路线应该是:微混合轻混合中度混合 插电式混合动力。我国混合动力的发展将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轿车混合动力的模块化愈加明显,逐步推进汽车动力的电气化,演化 进程表现为:微混合f轻混合f中混合f全混合。“微混合”只具备自动启停、怠 速关机功 能。“轻混合”以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为主体。“中深混合”以混联 式为特征,随着电功率的比例逐步提高,混合程度不断增强,最终过渡到可充电式 的串联式“全混合” 。二是城市客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平台化趋势

10、。发电机组+驱动电机+储能装置 构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技术平台。通过换用不同的发电机组,适应从汽、柴油 内燃机 到氢能燃料电池各种不同的能源动力转化装置,形成油电、气电、电电各 种不同混合动力,促进动力系统的平稳过渡与转型。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并 以这3类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建立“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十一五”以

11、来,中国提出“节能和新 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2006-200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中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 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 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7年12月,长安汽车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杰勋HEV量产下 线。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1-6月,中国新能源 汽车累计销量366辆,同比劲增。仅仅在2008年6月一个月内就完成100辆的销 售。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昨日在“2010中国国际新能

12、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 预测,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有可能占全年汽车销量的7%- 12%,而中国将超出这个比例达到15%。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指出,中国的传统汽车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至少 十几年,然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国产车在这方面毫不逊色,有些技 术甚至还走在发达国家前面。中国汽车工业要超越其他国家就一定得从电动车着 手。不过,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仍面临三个瓶颈:技术、市场、配套设施。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一览表:卅惟S6氏车播奉一验所聖轴油iJ寻由a血賈上何1.3;)注乜丁殊UlLMO:.葢纽-生册已电越W车土同*各种新能源汽车性能对比書桂覺W兀牢澤凸性!7比

13、悄*4哇龙芋訝ME申申購申申a_申吾.中a樣宦.4 IS*中*苦a蔚中EP I中较好ss好舟牺-ft1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瓶颈及发展对策分析(1) 技术瓶颈:能源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锂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 而锂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利润最集中的部分。 目前阻碍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是其安全性能和汽车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2) 市场瓶颈:不可否认,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趋势之一,但种种迹象表 明,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家用电动轿车距离我们还十分遥远。实际情况是,目前电动 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而且购车人在几年之内就需 要更换昂贵的蓄

14、电池组或单体电池,再加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性能的疑虑,就成 为电动车商业化尚无法突破的最大瓶颈。(3) 配套设施瓶颈:电动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充电站网络、车辆维修服务网 络、多种形式的电池营销、服务网络等。建立一定数量的公用充电站并配备专用电 缆及插座等是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在一个城市内至少要建设十几个到数十 个公用充电站,才能满足市区内的出租汽车、私家车、商务车快速充电的需要。此 外停车场和区内也要设立充电设备。上述这些基础设施装备需要系统规划和巨额投 资。对策分析:可喜的是,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发文,明确支持在上海、北京、天津 等大城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在几大城市的首批充电站建成

15、后,将成为示 范运行的纯电动汽车补充电力的基站。而要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建设电动汽车充 电站网络,则尚需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的批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电动汽车的发展模式,有点类似手机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租 机模式你付出预期租用电池组的钱,运营商提供电动整车包括电池组,就可以 开车上路了,在路上有类似加油站的换电池站,可以随时换电池。这将促进家庭用 车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电,风电和光伏电都是间隙能源,需要储电 装置。无论是风电、光伏电还是低谷电,都可用锂离子电池储存。在所有储电装置 中,锂离子电池的效率是最高的,可高达 90%,晚上用电池储电,白天用来开车。 预计到2020 年我国装机容量将达 9亿千瓦-10 亿千瓦,低谷电可为4000 万辆- 5000 万辆锂电汽车充电。四、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近几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有关新能源合作项目将加强合作,集中在三 个领域: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技术、清洁煤领域。另外,在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