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014479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黄堡小学 刘开武 【摘要】生本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提倡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它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从“导学”转向“帮学”;教师的“帮学”,很大程度体现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规划上。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做到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多做的含

2、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自己深入研究,发现规律。“前置性作业” 设计的对策同时要注意到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操作简便化评价及时化。 【关键词】生本 教育 数学 前置性 设计 在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下,我校也尝试性地实施“生本教育”,成为生本教育的一个实验基地。生本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提倡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它强调

3、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在这一年多里实践中,我通过学习、研究、实践、探索,并根据自己的实际,以及民办学校生源的实际,结合生本教育的理念,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本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需要“前置性作业”是因为: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从“导学”转向“帮学”;教师的“帮学”,很大程度体现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规划上。所以说没有“前置性作业”,就不是生本课堂。 一、“前置性作业” 设计的意义 “前置性作业”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是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

4、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最令我们头痛的是:每次布置的作业总有那么几个不愿意做的学生,于是只有把他们找办公室,然后监视着他们把作业完成。但生本实验班的学生却不然。在生本教材中,基本上没有例题和练习题,只有知识的框架和一些游戏,留给了老师和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和发展空间,这充分的体现了生本教育“前置性作业”的优势及意义。 二、“前置性作业” 设计的原则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做到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高

5、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自己深入研究,发现规律。 1、“前置性作业”做到低入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 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 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 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 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 布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的同步作业。 例如:在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例1时,我设计的前置性作业就只有一个话:预习第1页例1,思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数位如何对齐及注意点?学生通过看书预习,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这时他们就能自主解决问题或

6、者是提出问题了。 2、“前置性作业”做到多做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高、中、低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设计“前置性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不断发散数学思维。“前置性作业”的知识要有层次性,让“学困生可以跳舞,优秀生可以跳高”。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64页例3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举例说明。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 3、“前置性作业”做到深思 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 设计颇有兴趣的作业,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出题型多样, 方式新颖, 内容有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智慧。如口头的、书面的、绘图的、表演的, 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 使之情绪高昂, 乐于思考, 从而使知识扎根心灵。 例如设计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复习 根据下表复习与整理有关圆柱与圆锥的知识 名称 图 形 特 征 表面积公式 体积公式 公式推导过程 圆柱 圆锥 此题公式推导的过程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如何推导,激发的他们的强烈求知欲。 4、“前置性作业”做到高出 课前预习是为了教师顺利地教,教师仍然是“纤夫”,而生本教育提倡教育者是学生生命的“牧者”,提倡“以学

8、定教”,前置性作业不是解决课上40分钟的问题,而是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并在这广泛的空间内进行思考,动手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找有深度的题目研究。 例如: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单元活动 课前活动一:找一个圆柱和圆锥的实物,你发现了什么? 课前活动二:并展开一个圆柱形包装盒子,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怎么计算?圆锥形呢? 课前活动三: 找出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学具,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前活动四:自己动手先做成一个圆柱(可以用萝卜、冬瓜、土豆等),然后把它平均分成8份或16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

9、切实的发散了他们的思维,要深入研究圆柱与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三、“前置性作业” 设计的对策 1、内容多元化。 “前置性作业”不要过多或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如果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可以课上提出自学问题,让学生课上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样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是以生为本。 2、 形式多样化。 教师设计“前置性作业”要适应学生心理, 形式多样化, 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 也就是说作业既要有书面的, 也要有口头的; 既要有动口说的, 也要有动手操作的。 例如: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找规律 课前布置搭配规律的探索: (1) 要学生自

10、己说说穿衣服的搭配 (2) 学生动手在本子上画出搭配的方法 (3) 学生动手用模型摆一摆 (4) 学生在家吃早饭的时候自己搭配吃的食物与喝的食物 形式多样化,关键还是让学生明白搭配的原理及方法。 3、 操作简便化。 “前置性作业”是将学生的学习前置,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传统的课后练习必须要精简。 例如: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复习 课前让学生拿出一副三角板,两个人合成一个小组,也即用两把相同的三角尺拼出一个新的三角形。两人合作一个拼,一个记录。看能拼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以及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11、很简单,没有多少要求,就是拿出三角板拼,没有大量的练习,没有深思的东西,有的只是动手拼,并合作进行总结。 4、 评价及时化。 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后,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作一个检查与评价,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和在开展生本实验的第一学期,为了让学生的交流更有深度和实效性,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质量还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督促,对于错误的知识点和自学答案,教师要给予一定帮助和订正,同时对完成质量较高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可在全班提出表扬并在班级内交流展示,让它起到示范作用。到了高年级和生本实验的后期,教师就可采用抽查、小组长检查或小组交换检查的方式来检查评价学生前置性作业完

12、成的质量。 教师在布置完“前置性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马上反馈,不要吝啬表扬。“很好”、“太好了”、“太棒了”等应常挂嘴边,或批在作业本上,并多用“优”对学生进行评价。 总之, 教师应该认识到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利用好“前置性作业”来帮助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先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解决的事情都给他们留出空间、留出时间、留出余地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自主选择、决定、思考、体验、感悟、创造、实践、应用。同时“前置性作业”也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提倡有自我的构建,更有小组的合作与展示,力争让作业“活”起来, 让学生做作业时乐起来。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 郭思乐;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论教育内部惯习评价导致的可视性教育亚文化向教育文化的回归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3“生本教育不只是一种模式” 2001、1、18中国教育报 4 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