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01311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10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第一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一、选择题 (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混合 B. 成型 C. 晾干 D. 烧结2.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3.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A. 受热易熔化 B. 密度比水小 C. 较软,硬度不大 D. 不溶于水4.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我们应该树立的理念是()A.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 B. 化学的发展是环

2、境恶化的罪魁祸首C. 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科学 D. 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5.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树根“变”根雕 B. 葡萄“变”美酒 C. 玉石“变”印章 D. 玩具机器人“变”形6. 某天晓敏同学发现原本银白色的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成了红色的铁锈。于是晓敏产生了疑问:铁锈的成分是什么呢?善于探索的晓敏收集了一些铁锈并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在上述过程中,晓敏对铁锈的成分产生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进行猜想 B. 提出问题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7.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B. 化学

3、在医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 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8.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3B.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D. 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转移液体9. 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A. 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 蜡烛浮于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热 D. 蜡烛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10.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11.

4、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 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12.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 直接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C. 取用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去拿D.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出,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13.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

5、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4. 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A. 利用电热器取暖 B.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 利用蜡烛照明15. 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此项技术有助于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 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6、 D. “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二、填空题(26分)16. (5分)(1)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请列出做化学实验时应遵守的规则(写三点):_、_、_。(2)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语:“本矿泉水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天然富锶水冠军,降压排酸,延缓衰老。”该广告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_。17. (9分)向锌粒中加入稀盐酸的现象是_;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_生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蜡烛燃烧、镁带燃烧以及其他物质燃烧共同的现象是_。综上所述,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发生的现象有_、_、_、_、_。但伴有上述现象发生的变化并

7、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18. (6分)用数字填空:(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大约_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试管要与桌面成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4)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则应取_mL。19. (6分)(1)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12 s后取出。可以看到处于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炭化,说明灯焰中_部分温度最高(提示:炭化指烧焦变黑)。(2)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_,用

8、_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3)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下图所示仪器中的_(填写仪器名称)。三、简答题(16分)20. (6分)在物质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了_能和_能;请举出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_。(2)有些化学变化可以释放能量,有些化学变化能够储存能量,请你举出一个储存能量的化学变化_。(3)电灯可以照明,停电时点燃蜡烛也可以照明,请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照明方式的本质区别_;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区别是_。21. (10分)看图回答问题:(1)上面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是_(填字母)。(2)

9、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任举两例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上图错误示例除外)。四、探究实验题(23分)22. (9分)蓉蓉同学按右图所示装置图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1)认识仪器:请写出图中热源的名称_,并指出它使用时的一点注意事项_。(2)操作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_。连接仪器,固定试管。铁夹应夹在试管的_。加热。加热时应先_。(3)实验分析:蓉蓉在实验结束后,发现大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她分析,找出导致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两个)。_。_。23. (14分)某学校九年级(9)班化学兴趣

10、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填“a”“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2)如图,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填名称)。(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

11、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如图,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黄色火焰,这是由于_。答案一、1.D2.B3.A4.A5.B6.B7.C8.D9.A10.A11. D: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否则可能会污染试剂,故A错;不能用手触摸药品,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故B错;倾倒试液时,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故C错;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喷出伤人,故D正确。12.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酒精容易洒出引发火灾,故A错;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B错;不管药品是否有腐蚀性都不能用手触摸药品,故C错;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出,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D正确。13. A14. C:电热器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