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01259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研究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4月学校:舟山中学班级:高一(11)班 指导教师:杨重云组长:戴宇凡第一执笔:戴宇凡小组成员:戴宇凡、颜超杰、郑景元 、应琪伟、李思远、王启航 徐学军摘要在舟山这座千年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底蕴的代表古建筑及古建筑群见证了祖先的灿烂文明。但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尴尬。 经过调查发现,全市古建筑现状和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物古迹受到自然与人为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受到严重影响,历史街区市政设施不够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古建筑的文物价值,如何对待古建筑在城市改造中

2、的定位,如何提升市民的认知程度及保护意识提出了看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关于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全体市民的足够重视,并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在舟山这座千年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底蕴的代表古建筑及古建筑群见证了祖先的灿烂文明。但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尴尬。 经过调查发现,全市古建筑现状和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物古迹受到自然与人为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受到严重影响,历史街区市政设施不够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古建筑的文物价值,如何对待古建筑在城市改造中的定位,如何提升市

3、民的认知程度及保护意识提出了看法,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关于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全体市民的足够重视,并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 舟山市 古建筑 保护 调查 舟山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数不胜数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古建筑遗迹、传统民居遍及全市。这是舟山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然而,在这日趋现代化的都市里,那些粉墙黛瓦的木结构老屋和青石铺就的街道的境遇似乎显得有些尴尬。如何正确对待现存的古建筑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认知程度及保护意识,如何合理地对待古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对于这些须引起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本课题组

4、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根据事实材料提出了我们的见解和方案。一、调查组织(一)调查者:戴宇凡、颜超杰、郑景元 、应琪伟、李思远、王启航、徐学军(二)具体安排:1、2006年9月25日,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古建筑去与留的问题及部分古建筑未受到足够重视的状况,共同商讨提出研究课题:舟山市古建筑现状及保护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调查方向:市规划部门的政策措施,市民的态度和看法,部分重点文物的实地情况。旨在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方向,市民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以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开发措施,为政府部门提供开发建议,增强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2、根据调查内容,进行课题调查分工,设计调查表格,确定调查时间。3、资料查询

5、:根据研究的课题,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撰写调查报告:根据调查,进行分析、思考,撰写调查报告,并讨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二、调查实施(一)市民对古建筑现状与保护的态度的调查 调查者:戴宇凡、颜超杰、郑景元、徐学军(二)对部分古建筑现状的实地考察 调查者:戴宇凡、颜超杰、郑景元、应琪伟、李思远、王启航、徐学军三、调查分析 (一)古建筑保护的意义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边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直插云端的摩天轮,凌空飞架的立交桥,拔地而起的片片居住区、科技园,鳞次栉比的座座写字楼、商业城,这些都是不断进行的城市建设与开发的成就,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然而,随着

6、这种飞速的建设与开发,城市也付出了代价。相当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永远的消失了;还有许多十分珍贵的历史遗迹正受到严重的危险,侥幸留存下来也危在旦夕。此外,由于古建筑保护问题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一部分受到“保护”的古建筑实际上遭到了更大的破坏。因为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悠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古都重镇,遍及全国各地,其中的文物建筑和历史遗迹更是星罗棋布、无处不在,而城市建设开发的过程中总是会涉及大面积的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难以避免会遇到古建筑的存留以及如何保护的问题。 第二,这也是当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就城市而言,保护古建筑、保持古都风貌,与其说是关系到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

7、不如说是关系到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的来源和根基,诉说着城市的过去,带给市民深深的地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情感上的吸引和协同是整个城市生命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在当代强调城市人文属性的精神建设中起到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城市的文化面貌以及它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历尽沧桑的古建筑犹如阅历丰富的老者,默默地诉说着一座城市、一群人过去的故事,带给人们一片宁静而悠远的心理空间,而这对生活在节奏紧张而忙碌的都市中的现代人是及其重要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人的生活,回忆起童年的乐趣,代代相传,薪火不断,从而使城市的传统能够一直得到保持并鲜活地展现给外来者以及后人

8、,持久地延续下去。当人类对“我从何处来”这一问题不断地报以深切关注,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存能引领人们去思索和追溯。因此,如何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古建筑是当今城市建设开发中的重点问题。第三,这更是当今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之一。相对而言,开发新区建设,新城往往比较易于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而旧城改造中面临的问题则要复杂得多。如前所述,在许多历史古城中,文物古迹遍布,保护它们必将给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市政设施分布以及城市分区等增加相当的难度。以往,当城市建设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古迹的价值时,许多古建筑为了给交通干道、商业设施或是居住区等等让位,往往被野蛮地拆除。而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于是就

9、需要面对复杂的情况,耐心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合理地协调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的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具有相当的难度。 第四,这符合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趋势。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发扬本土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人们关心自己的文化,关注其他的文化,不想迷失于现代建筑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就外来的游客而言,城市中的古建筑更是他们渴望欣赏的珍藏。人们开始注重历史和文化,试图挽救在城市建设开发的大潮中逐渐消失的历史遗迹,因为它们对于地方传统的继承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一段宣传世界遗产的文字非常准确地阐释了这种意义:“活生生的历史就如同活生生的

10、现在一样,它是我们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只有拥有正确历史感的人,才能正确评价现代的种种是是非非,才能正确预见将来的发展。我们对生活的整体的理解以及还没有产生的、我们却急于知道的所有事情的认识,都需要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寻找它的踪影和痕迹。来自于历史的信息并不是将我们带到一个与我们现在毫无共同之处的陌生世界,事实上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信息,构成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幅画卷,它使我们能够得以从历史和传统的角度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正是这些来自历史的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异域他乡和久远过去的事情;正是这些知识,扩大了我们的感知范围,提高了我们的理解能力。这两点恰恰是现代社会和当代世界所有行动和判断形成的先决条件。这

11、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人类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原因。”以上种种,说明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这一问题亟待得到重视。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协调二者的关系,科学而全面地保护古建筑。(二)古建筑现状与保护情况 舟山市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的维修和重建工程,使一批文物古迹相继得到保护和修复,并作为展览馆陆续对社会开放。在经济建设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余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在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硬件建设上已投入大量资金但是,部分文物现状显示舟山古建筑保护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文物古迹受到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威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全市古建

12、筑不断消亡,其中被保护的古建筑大多已为危房,保护形势比较严峻。经实地考察发现有些古建筑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即规划部门划定的限制建设工程的区域)内的乱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破坏了文保单位的历史环境。A、古建筑的维修经费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尽管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数万元经费用于文保单位的日常维修和保养,但对于占各级文保单位绝大多数的古建筑来说,由于大多年久失修,经费显得更为捉襟见肘。B、部分古建筑被不当使用。许多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权不属于文物管理部门,往往导致对文保单位的不当使用。如蓝理故居变成了民宅,董浩云故居更是变成了幼儿园C、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破坏历史风貌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物保护法明确

13、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但实际情况表明,许多古建筑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损害历史环境风貌的现象。尤其在乡镇,管理更为松懈,民房紧邻古建筑遗迹。D.对古建筑擅自进行改建和装修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市级文保单位都属于居民住房,近年来,部分居民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在未报经文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对居住房擅自进行改建和装修,有的甚至造成了破坏性后果。2、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受到破坏。在旧城改造中,一些有价值的历史街区被拆除,许多新的建筑物

14、突破规划对建筑高度和体量的限制,缺少整体意识,破坏了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旧城区超强度开发建设,环境恶化。3、历史街区市政设施亟待改善。历史街区内部分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密度过高,市政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居住人口的增加,住户在天井内搭建临时用房,使建筑的通风采光受到影响,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格局和风貌。周围新建多层住宅、办公楼、公厕等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上与街区传统风貌极不协调,如县东街西侧和合宝弄东侧的新建筑破坏了历史环境氛围。(三)市民的态度与看法 我们对随机产生的195位市民展开了调查,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明确表示古建筑需保护的市民占了总数的88.2%,这说明市民们对待

15、古建筑的态度还是比较统一的;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在我们所拥有的为数众多的古建筑及古建筑群中,为市民所熟知的不过寥寥十余处,这表明虽然市民们有保护意识,但是对它们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在于市民在这方面的文化知识不够,而这又与政府相关部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工作力度有很大关系。四、思考与探索舟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件大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体,我们认为合理的古建筑保护规划目标是既要使城市经济社会得以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又要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政府在工作中应当将发展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得益彰。针对调查分析中发现的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关于古建筑和古建筑群保护的建议:(一)可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政府规划部门可以以文物部门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依据划定重点古建筑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竭力保证古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进行其他建设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