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00962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68(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 清初出现了不少才子佳人小说,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红楼梦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晚唐最杰出的合称“小李杜”的两位诗人是指( )A.杜甫B.李商隐C.杜牧D.李白E.李贺参考答案:BC3. 清代蒋士铨的临川梦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清末民初“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陈衍B.陈三立C.樊增祥D.易顺鼎参考答案:CD5. 李清照词论中的核心观点是( )A、词“自是一家”B、词是“诗余”“小道”C、词“别是一家”D、诗词同源参考答案:C6. 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君权

2、高于神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以写作骈体文著称的是汪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 明朝晚期的两大文学流派是( )A.公安派与竟陵派B.浙西词派与阳羡词派C.阳湖派和湘乡派D.桐城派与古文派参考答案:A10. 琵琶记中蔡伯喈所遭遇的“三不从”是指( )。A.不肯赴选,其父不从B.想要休妻,赵五娘不从C.想要辞官,皇帝不从D.想要辞婚,牛相不从参考答案:ACD11. 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三实七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

3、继自然崇拜之后,人类社会出现的另一种原始崇拜形式是祖先崇拜,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盲目地崇拜自然神力时代的结束和人类以自身为崇拜对象时代的开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散曲“酸甜乐府”的作者是徐再思与贯云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 西周分封制度就是根据关系远近,具体进行等级的分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5. 窦娥冤的素材由来已久,由刘向说苑贵德“东海孝妇”的故事、汉书于定国传和晋代干宝搜神记的相关内容演绎而来,最终发展成为窦娥冤。( )T、对F、错参考答案:T16. 欧阳修散文的主要风格是平易纡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7. 南朝乐

4、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这是从子夜歌变化出来的一种歌唱四时的曲调B.这首诗是首冬歌中的一首C.将自己的情感比作凌寒的松柏,无论气候怎么样恶劣,都不会变化D.这首诗对“好男儿志在四方”表达了赞美参考答案:D18. 明代作家沈璟的博笑记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A.唐宋派B.竟陵派C.公安派D.茶陵诗派参考答案:C20. 张养浩散曲风格的特点是( )。A.戏谑浅白B.清而且丽C.华丽浓艳D.华而不艳参考答案

5、:BD21. 文学史上其内容向来有“七实三虚”之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参考答案:A22.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3. 陆游的号是( )A、醉翁B、务观C、放翁D、香山居士参考答案:C24. 秋胡戏妻的作者是石君宝。(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明代中期传奇和杂剧创作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蒋士铨和杨潮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下列哪项不属于金瓶梅的社会意义?( )A.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B.西门庆家族女性群具有近代人文色彩的个性主义C.女性世界的社会悲

6、剧D.世态炎凉的丑剧参考答案:B2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8. 志人小说今传较少,主要有(魏)邯郸淳笑林,(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子郭子、(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 南戏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的( )A、温州B、临安C、汴京D、应天府参考答案:A30. 刘因是明代著名诗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1. 成语“柳暗花明”出自( )。A、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B、王安石泊船瓜洲C、陆游游山西村D、黄庭坚

7、寄黄几复参考答案:C32. 明代最著名的传奇作家是( )A、孔尚任B、王实甫C、汤显祖D、关汉卿参考答案:C33. 对永乐大典戏文叙述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A.三种戏文,较多地保留了原始面目B.张协状元是一本负心剧C.宦门子弟错立身表现了一个爱情故事D.小孙屠表现的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参考答案:ABCD34.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点是( )。A.题材广泛,抒发人生感受B.以理趣见长,阐发生活哲理C.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D.比喻新鲜丰富参考答案:ABCD35. 南戏产生在以下哪个地区:( )A.杭州B.永嘉C.大都D.汴梁参考答案:B36. 杜甫的“三吏”包括( )。A.石壕吏B.新安吏

8、C.潼关吏D.长安吏参考答案:ABC37. “一人永占”的一笠翁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章回体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9.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0. 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诗人是( )A.元稹B.元好问C.元结D.元宏参考答案:A41. 清代凌濛初创作的“二拍”是指( )A.初刻拍案惊奇B.二刻拍案惊奇C.一刻拍案惊奇D.两刻拍案惊奇E.壹刻拍案惊奇参考答案:AB42. 魏晋玄学不仅上承先

9、秦两汉的道家思想,而且克服了汉代经学注经繁琐的弊病。(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有关水浒传的表述,( )是不正确的A、水浒传的结构形态是连缀体,也称条块结构B、明末金圣叹把原有的七十回本水浒传扩充为一百二十回C、水浒传的创作具有世代累积型的特点D、水浒传有简本、繁本两大不同的版本系统参考答案:B44. 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洪昇的桃花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他们两人也因此被称为“南洪北孔”。(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5. 西厢记诸宫调(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董解元所作,共用宫调一百八十八套,五万余言,又分别以不同角色的口吻演唱,且有白有曲,对元杂剧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故

10、事情节源于莺莺传,但主题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维护封建夫权变为赞美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最终成功,达到全新的思想高度。46. 在元散曲作家中,( )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张可久参考答案:C47.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B.平淡自然C.慷慨激昂D.豪放雄浑参考答案:B48. 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学兴起,玄学由道教学说发展而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9. 三国演义中体现曹操“奸”的一面的是( )A、七擒孟获B、杀吕伯奢C、许攸问粮D、借头欺众参考答案:BCD50.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11、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1. 词句“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词人是姜夔。(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2. 贾岛、姚合等人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3. 辛弃疾的词作题材丰富,包括( )。A.爱国词B.闲适词C.农村词D.爱情词参考答案:ABCD54. 元曲“四大家”是指(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E.曾扑参考答案:ABCD55. 杨万里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参考答案:D56. “神韵”说的倡导者是( )A.李渔B.王士祯C.龚自珍D.魏源参考答案:B57. 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属于哪个文学派别( ):A.前七子B.后七子C.茶陵派D.公安派参考答案:C58. ( )与三国故事无关A、单刀会B、救风尘C、三国志平话D、三国志通俗演义参考答案:B59. 杜甫诗被称为“诗史”,如( )等。A.收京三首B.悲陈陶C.悲青坂D.登高E.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参考答案:ABCE60. 唐诗别裁的编选者是( )。A.沈德潜B.翁方纲C.王世祯D.顾炎武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