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00874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

2、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农业的起源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

3、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2农耕格局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

4、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原始农业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距今七八千年“石器锄耕”“耜耕”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掌握一定技术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工具 材质:石器青铜铁器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三、水利的兴修1大禹治水2水

5、利工程的兴修 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3王景治黄河(东汉)4井渠法: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四、农民沉重的负担1沉重的赋税封建王朝都要向农民征收比率和数额不同的赋税。 古代赋税有田租、户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及其杂税。农民的赋税成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奠定了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泰半之赋”,使农民负担沉重。2繁重的徭役秦隋王朝力役繁重,严重破坏经济,使社会动乱。五、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

6、(商周) 国王、贵族 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表 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瓦解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 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 “依军功行田宅”3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 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课堂小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课堂讨论:中国古代历朝都发生民众暴动。为什么农民会被逼上反抗的道路?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