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0086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文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愈充分.主动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高。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文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8+7等于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

2、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小号图。(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左边8个加2个

3、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8+7=8+2+5=15。8+7=7+3+5=15。学生在交流第、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2.教学小棒图。(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

4、怎样想的?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

5、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因为9+8=17,所以8+9=17。因为9+9=18,所以8+9=17。因为8+10=18,所以8+9=17。因为17-9=8,所以8+9=17。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学生口答。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

6、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2.电脑出示7加几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

7、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总结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

8、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文案2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爱数学的意识。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3.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

9、重点: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屏幕显示:小明家搬新家,妈妈让小明自己设计自己的卧室。星期天,小明要和妈妈去买地砖,去之前小明要做些什么准备呢?生:应该知道小明的房间有多大?生:从屏幕上看小明的房间是长方形的,那小明应该量一量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师屏幕显示:小明的新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4m和3m。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算他的房间有多大吗?生:34=12(平方米)(师板书)师:买多少地砖?怎样铺呢?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讨论铺地砖的问题。(板书课题)【利用课件显示小明卧室要铺地砖的

10、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买地砖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提出问题师:小明一家来到装饰城,小明逛了一圈,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地砖,小明经过认真的挑选,再三权衡,最后剩下两种地砖(课件出示两种地砖)师:现在小明无法取舍,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拿拿主意吗?生讨论后汇报出:先分别算算用两种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选择便宜的一种。(二)解决问题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明选便宜的地砖铺卧室生分组讨论1.所需40厘米40厘米地砖的数量及所需钱数2.所需30厘米30厘米地砖的数

11、量及所需钱数3.比较选哪种便宜生汇报交流问题一: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方法一43=12(平方米)=120000(平方厘米)4040=1600(平方厘米)1200001600=75(块)875=600(元)方法二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10.16=6.25块43=12(平方米)6.2512=75(块)875=600(元)方法三解:设至少需要边长为40厘米的地砖x块。4040X=4310000X=75875=600(元)问题二:如果要用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

12、?(用同样的方法求出至少需要边长为30厘米的地砖的数量以及钱数)问题三:用哪一种地砖铺地面便宜些?便宜多少元?生会很快答出用边长为30厘米的地砖便宜,便宜了70元。【创设出买地砖时出现的取舍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再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三、巩固新知,练习反馈1.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面积约为18平方米,用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你能帮小明算算吗?(生独立完成后汇报)2.有一块长方形田地,长100米,宽80米,在中间筑两条如图所示(图见课件)的路,路宽3

13、米,那么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生汇报后,课件验证)3.李伯伯去年修建了一块1公顷的正方形花圃,今年要扩大规模,把花圃的边长再增加50米,每平方米需要栽花木幼苗5棵。今年比去年多栽花木多少棵?(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再汇报)【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进行交流,给所有学生都留有足够的思考的空间,能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四、总结与评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上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的最好?师:孩子们,这节课,你们积极动脑,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老师还相信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一定会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总结全课时,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谈收获,使

14、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评自己、评他人,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文案3【学习目标】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

15、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3.认识尺子。(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