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00757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亡羊补牢教案3篇亡羊补牢的教案下面是我整理的亡羊补牢教案3篇 亡羊补牢的教案,以供借鉴。亡羊补牢教案1寓言两则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五四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中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目标依据相关课标陈述:总目标最接近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第二学段最接近目标表述: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

2、朗读课文。4、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5、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相关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过很多寓言故事,但学习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到怎样学习寓言,以致能自学的能力。但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复述能力,可以在引导学生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寓言故事的道理,学会方法,并学以致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表达能力有限,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故事情节,从而体会人物性格,这是符合三年级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同时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1

3、2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评价活动设计1、概括文章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2、通过朗读,能体会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会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寓言故事。教学过程预设: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寓言二则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这些寓言故事都告

4、诉了你什么样的道理?(学生交流)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学生齐读课题,师板课题:亡羊补牢。二、质疑,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你们通过预习,理解题目的意思吗?、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交流:检查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情况。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提醒下面的字注意读音。klongdioqun窟窿叼劝书写指导窟窿(窟窿是个洞来的,所以是穴字头。)(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写字的要求,要求学生

5、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别且让学生自己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联系上下文说说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师再出示标准的意思,这样是一个尝试与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书写的时候锻炼学生的硬笔书写能力,做到规范,端正。)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齐读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汇报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教学多音字:圈。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因果关系。)、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设计意图:设计本题目马上就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整体的认知,在

6、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尽可能放手给学生,给学生锻炼的空间。)4、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5、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6、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学生回答后板书:想已经丢做不修7、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设计意图:小学生感悟人物的能力稍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计分角色朗读这个环节,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把握住人物形象,教师不

7、必多费口舌,学生也能融会贯通。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的进入角色,融入课堂)8、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板书:结果又少(1)指名读第4节,评议。(2)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五、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

8、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讨论交流:()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板书:赶快堵为什么要用“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板书:后悔()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板书:再没丢(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在这个环节中体会到犯错之后只要去改正那结果就不算太糟糕,当然,教师一定要注意点播到位)六、体会寓意。、如

9、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板书:未为迟也、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醒后?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教育。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依据所领悟的

10、寓意道理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以及今后要怎么去做。这是课堂回归生活的重要一环)。七、总结全文。、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它的意思。、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八、拓展阅读1、打开永不凋谢的玫瑰中的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自己概括故事内容,体会到的道理,以及联系实际谈一谈感受。小组交流2、多媒体出示叶公好龙楚国有个贵族,人们都称之为叶公。他非常喜欢龙,因此在他的屋里、屋梁上雕着龙,门窗上刻着龙,墙上画着龙,杯碟器皿上绘着龙。后来就连他盖的被子上、穿的衣服上也全都绣上了龙的图案。叶

11、公开口说话,那更是不得了呢,三句话都会带个龙字。总之,他的生活中到处都是龙,仿佛离了龙就不能活似的。叶公从此出了名,以致惊动了天上的真龙。天上的龙一时好奇,便下到凡间,想到叶公家里看个究竟。哪知当它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北窗,朝里面探头探脑时,叶公看见了真正的龙,正好是龙头对着自己,龙尾在窗外摇晃,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窜。原来,叶公喜欢的只不过是被装饰得华丽威武的假龙,而并不是真的龙。1、“好”字的意思:()、爱好、喜欢。、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友爱,和睦2、叶公好龙这个寓言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但。讽刺了那些()的人!(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落脚点,本环节的设计更好的

12、锻炼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八、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在用学到的方法读一读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两个故事。板书设计:9、寓言两则已经丢后悔亡羊补牢不补补(未为迟也)又少再没丢亡羊补牢教案2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辽宁师范大学,12级小学教育专业,30号,我叫高敏。今天我试讲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亡羊补牢)。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寓言故事当中,看看谁的收获最大。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学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愿

13、意接受挑战吗?你们有信心吗?那准备好,看第一张图片。(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揠苗助长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2、大家一起读一下这六个寓言故事,预备齐。同学们读的非常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9寓言两则。老师想问大家,大家学习了那么多的寓言故事,那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很短 很有趣 说明了一个大道理)3、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总结一下。寓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是讲道理。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寓言,题目叫做亡羊补牢。要注意补字的左偏旁是衣补旁。大家一起读课题,预备齐。二、理解课题1、你们有

14、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好吧,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寓言的动画,一边看一边想,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刚才同学们都看的都津津有味的,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快速的打开你们的语文书34页,自由的朗读一下课文。3、恩,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真高兴呀!同学们初步的读了课文,咱们再来看看课题。谁知道 “亡” “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刚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那位同学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呢?2、细心地同学会发现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要读轻声,一个是(窟窿)窟窿是洞的意思所以是穴字头。大家一起读窟窿,窟窿。很好,两一个就是街坊,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大家一起读街坊,街坊。哪位同学愿意领着大家一起读一遍呢?3、同学们已经扫除了阅读的障碍,那么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亡羊补牢 讲了一件什么事?(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齐读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汇报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