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00738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力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法情感态度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与价值观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 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

2、体展示郑和船队图 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 欲觅踪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 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 “贫民致富” 、“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二、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郑和下西洋1. (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答案提示: 15 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

3、. (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读教材,学生抢答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答案提示: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3. (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 读教材,学生抢答 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答案提示:时间: 1405-1433 年。空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 (多媒体出示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纪念邮票) 读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答案提示: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 国家和地区的 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目标导学二戚继光抗倭

4、1. (多媒体展 示倭寇形象图) 教师简短介绍倭寇情况 (9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 (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 史料解读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继光为将 号令严,赏罚 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 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精心整理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3. (多媒体出示问题:戚继光抗倭的基本情况)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 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答案提示:戚继光率领戚

5、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4. (多媒体出示问题:对戚继光的评价) 学生分组讨论 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答案提示:工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5. (多媒体出示问题:结合材料二说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拓展延伸,结合材料二,分组讨论: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提示: 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2、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 3、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三、课堂总结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 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板书设计 ?精心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