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00681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宣汉中学生物组 唐孝春(原创)摘 要: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对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可行的对策。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0年秋季开始到现在,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全面施行。和7年前相比,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值得我们努力的有哪些方面呢?本文结合在新课程背景下宣汉县附近6所高完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作一些分析,思考相应对策。一、 目前实验开展情况有人在2016年调查

2、了宣汉县附近6所高完中在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生物实验开出情况(统计2016年上、下期,高一至高三),教师在课堂所做的演示实验也包括在内(见表1),同时与2009年的实验开出情况(见表2)作了对比。数据显示,新课程实施以来生物实验开出率有所上升,实验教育教学的观念有所改进,实验教学有所加强。但综合分析,目前的生物实验教学离新课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相差很远。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 问题分析 1、教师在思想上对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认识还不到位。认为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那是以后的事。于是教师往往是以讲代做,学生机械记忆实验原理、步骤、结论,学生学得艰苦,教师教得辛苦。因现行评价体系的核心和关键任然是高考,高考这一关决定了考生十年寒窗的结果、人生的转折和教师的教学业绩甚至福利,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传统观念的框框中很难完全走出来。2、因教学时间紧张,没时间让学生做分组实验。高一上期要完成必修1,下期上完必修2,高二上期上完必修3,下期基本要上完选修1的7个课题,高三进入全面复习。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

4、显得紧张,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做得很少,就连做个演示实验的想法多数情况下都打消了。以讲代做,教师的实验教学基本都是讲实验,学生就硬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然后大量做题。3、实验室硬件设施不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学校包括国家级示范高中宣汉中学在内,生物实验室器材,药品配置远远不够。比如显微镜损坏较多,目镜物镜遗落不全;用于微生物实验的接种环、涂布器、恒温箱、离心机、灭菌锅等根本没有。任课教师一问没有,干脆以后问都不问,讲实验完事。三、对策分析并不是说生物实验教学就只能按照这种传统模式走下去,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相反,通过我们的努力,积极探索,就能够

5、依照标准的要求,开展好实验教学。 表1 2016年六所学校实验开展情况调查统计表类别 名 称 所在 6所学校实验开展情况 开出 平均教材 1 2 3 4 5 6 率 开出率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必修1 50%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必修1 83%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必修1 17%实 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必修10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必修1 17%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必修10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必修1 100%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必修1 33%9、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修1 50%10、

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必修2 33%1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必修2 17% 22.5%12、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必修2013、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必修3 17%1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选修10验 15、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选修1016、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选修1017、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选修1018、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选修1 33%19、胡萝卜素的提取 选修10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必修10探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必修1 33%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必修10 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必修105、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

7、息的多样性 必修206、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必修20 7、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必修3 17%8、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必修3 33% 9.1%9、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必修30究 10、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必修3 17%11、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必修30(注:打钩的为已开展,其余为未开展)1、切实转变观念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仍然是人的主观因素,所以科任教师、实验专职教师、学校领导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思想,转变实验可有可无的观念 。领会标准精神,要明白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变革。探究性学习能达到在“实验”中学习,在“

8、观察”中发问,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的目的。真正认识到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明白新课改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目的和意图,重新定位生物学实验的内涵和地位,把握新课百闻不如一见改后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从思想上、观念上重视实验教学。 百看不如一做。我们并不排斥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高考,但是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同组学生的相互分工合作,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亲眼目睹实验现象,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

9、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快乐,可以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所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理解掌握了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更能在高考中获得优秀成绩。成功的素质教育肯定会出现好的高考成绩。表2 2009年6所高中生物实验开展情况调查结果表实验名称 6所学校实验开展情况 开出率 平均开出率 1 2 3 4 5 6(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83%必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33%(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67%修 (4)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0(1) (5)探索淀粉酶对淀粉

10、和蔗糖的作用 0 (6)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67% 18%(7)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7%(8)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0(9)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0必 (10)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0修 (1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0(2) (12)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0(1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0选 (14)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 0修 (15)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选做) 0(注:“”:开展、“”:未开展)2关于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高中周课时数学校是严格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进行设置的。那么,为什么教师总感到教学时间不够,开展实验没时间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症

11、结在于现在的教学模式。所调查学校绝大多数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45分钟满堂灌,“灌”不完往往还要占用下课的休息时间。讲过的内容也在讲,学生懂了的也在讲(生怕学生不懂),讲了也不懂的也在讲,教师纷纷用上扩音器。这种教学方式时间能够用吗?这之中,四川省宣汉中学做得比较好,该校建立了“学案课堂”、“翻转课堂”等课改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上台展示、教师点评、课后反思,实验也相对开展得较多,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好。所以,只有跟上新课程的步伐,变革教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才能有时间上的保证。3、下点功夫,使生物知识实验化这里谈加强实验教学,不是指只要做完了教材上规定的实验就行了,事实上,有的实验因

12、学校实验条件达不到是无法开展的。但是,生物教师要有新课程的观念,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实验教学,可以使生物知识实验化,哪怕在课堂上做实验演示也比空洞讲实验效果好。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以下举几个例子说明。(1)在讲基因控制性状时,教师讲“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纯合子表现出基因所表示的性状,杂合子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学生只能被动接收这些信息。教师何不实验化处理让学生一看就懂:取红色卡纸两张,用记号笔分别在卡纸的一角写上“A”表示显性基因,另取一张透明无色卡纸,在对侧角写上“a”表示隐性基因。这样,红色卡纸代表显性性状,无色卡纸代表隐性性状。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当把两个显性基因A叠加在一起,呈现出红色,即基因型AA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把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叠加在一起,呈现的颜色也红色,即Aa表现出的也是显性性状;当把两个隐性基因a叠加在一起,呈现的颜色是无色,即aa表现出隐性性状。从而帮助学生较容易地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如何共同决定性状的。(2)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有的学校为了节省时间,实验员课前把相关组织样液准备好,斐林试剂配好,学生只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