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0062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类课程的改革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类课程改革论文摘要:教育理论活动是塑造专业化老师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育理论真正作为一种课程去建立,职前老师培养仍然遵循的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亟待改革,要正确理解其专业意义,科学地建构理论类课程体系,恰中选择课程内容,正确地进展施行与评价。近年来,老师职前培养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批评最多的是理论与理论的别离。小学教育专业出如今高等教育中虽然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教育理论问题却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职前老师出现专业情意淡雹理论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实际教育教学体验缺乏、工作适

2、应期延长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理论课程已成为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开展的瓶颈因素,打破这一瓶颈是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正确理解教育理论的含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老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论的理解比拟狭隘,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老师教育中师范生得以深化中小学的唯一时机。但这种先理论后实习、理论与理论断裂的培养形式已遭到广泛的质疑。小学教育专业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即能尽快胜任老师工作并能适应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和将来社会开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小学老师,首先必须打破“教育理论活动即教育实习的传统观念,在师范生进入小学

3、进展教育实习之前,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活动,使其做好老师意识和专业精神、老师根本功、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才能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在教育实习之后,也应让师范生有时机反思、纠偏补漏和再理论,从而使认识与理论的结合走向深化。因此,老师教育中的“教育理论活动,从活动场所看,不仅包括在小学进展的理论活动,而且包括在师范院校内和其他教育场所进展的理论活动;从活动内容看,不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务的教育实习,而且包括任务相对单一的老师根本功练习、教材研习、教育教学技能练习、教育科学研究研习、社会效劳等各项活动;从活动方式上看,应包括合作研讨、观摩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参与竞赛、实习、有偿或志愿

4、效劳等多种方式;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应包括集体性理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理论活动和个体独立的理论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组织管理看,除了有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可以有师范生在学校老师引导下自发的理论活动。二、正确把握教育理论类课程的专业意义老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老师教育课程是形成老师双专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老师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理论与体验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老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两大类。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同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根底课,是一种以理论性为主的综合性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是高师院校老师

5、教育课程的核心局部,是老师教育特色的集中表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学老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中小学教育活动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理论性,而不是理论性;2.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鲜明的理论性要求中小学老师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知识。这种理论性的知识是与老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相对应的,其获得的根本途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现常分开了教育理论课程,职前老师理论性知识的培养就是句空话。因此,在整个老师教育课程中教育理论课程具有核心价值;3.小学教育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简单的,但就其教学内容的心理化来说却是复杂的。事实上,

6、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化,对老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小学老师专业素质更多的是表达在其拥有的理论性知识上。丰富的理论性知识是小学老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思路一恰中选择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详细内容。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包括:初步认识小学教育,懂得小学教育的意义;理解小学老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专业精神;热爱小学生,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目的是帮助师范生自觉地以“老师的素质要求开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承受学习向以准老师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现象的转变。课程施行形式上应灵敏多样,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请进来。如可以安

7、排与小学老师的交流活动,既要与优秀老师交流,又要适当与从师范院校毕业不久而较有成就的年轻老师交流,以促使师范新生树立起远期的目的和近期可及的目的。2班主任工作才能的培养班主任工作才能培养主要包括:1班集体建立的理论。要求学会制定班集体建立规划、班级学期工作方案与总结;2学生个案研究理论。要求学会帮助“后进生,学会写儿童个案研究报告;3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理论。要求学会设计班队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能较好表达设计方案;4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理论,要求学会制定班级课外活动规划,组织小学生课外活动,符合活动要求。3教学才能的培养教学才能培养主要包括教学根本功、教学根本技能和教学根本环节三个方面

8、。1教学根本功。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老师口语、即兴演讲、简笔画等。2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交往互动技能、创设情境技能、板书技能、完毕技能。3教学根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开放性、个性化作业设计、个别辅导等。4教育科研才能的培养教育科研才能培养主要包括:1案例研究的撰写。可以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绘;可以分析案例,可以写出符合标准的案例研究报告。2教育故事撰写。可以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3教育行动研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教育见习中发现的问题进展行动研究,可以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行动研究报告。5自我

9、专业特长的培养可从自身资源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开展趋势出发,确定几项自我专业特长,如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才能。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才能、利用网络资源进展教学才能。还如具有初步的双语教学才能,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进展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科目的双语教学等。二正确进展教育理论课程的施行与评价1施行的根本原那么一是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要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结合。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见习分散,实习相对集中。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搞好校内教育理论训练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空间的作用。各类教育理论基地应该是校外教育理论的主平台。2.施行的根本途径与形式教育理论课程施行的根

10、本途径分为校内理论和校外理论两种。校内理论的详细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理论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助教、助研、助管、寝室每日练活动、小学名师讲坛与观摩课等。校外理论的详细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老师成长协作团、做家教、担任培训辅导班老师、假期社会理论活动等。3.考核与评价1将教育理论活动同学分挂钩,适当加大教育理论课程学分比重。2制定教育理论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评组织。3教学根本功实行资格证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项教学根本功不合格的不能进入教育实习。4评价主体多元化。对每次重要的教育理论活动都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老师包括小学指导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参考文献:1惠中.我国小学老师培养的创新与开展j.全球教育展望,2022,1.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老师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集中理论环节指导手册.北京:中国播送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