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005532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摘要:活动教学已成为最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最符合现代学习方式要求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成为了思想品德课课教学的基本构成和时代特征,优化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个思品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关键词:活动教学 思想品德 实效性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活动”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发展,活动教学已成为最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最符合现代学习方式要求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成为了思想品德课课教学的基本构成和时代特征,优化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是每

2、个思品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那么,什么是活动教学?当前活动教学的现状怎样?怎样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一、活动教学的内涵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人,学校教育教学的使命就是应当使学生自由自觉地活动,并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遍及教学全过程,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内部和外部并重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有人说,活动教学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活动”片面认识。必须

3、明白的是,该“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一中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就其丰富价值而言,它体现在所有课程形态中,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活动可以是一种课程形态,一种途径和手段,更应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价值观,一种现代教育原则。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尝试给活动教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二、当前教学体系中“活动”的考察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教学体系来看,学生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十分欠缺,在以有

4、的活动中,主要以学生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其他众多的活动形式在整体上相当缺乏,在实践中造成的最大偏差就是重视“颈部以上”的内在观念和认识活动,轻视甚至排斥学生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目的的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现行教学中没有认识和关照到人的活动的真正价值。这种活动在总体上表现为学生自主、创造、整体活动的确失,是一种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学生被动参与、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相分离的不完整的活动。在我们的思品课堂上,很多教师的教学,可以视为一个认识过程,存在着重间接经验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取,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系统知识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究发现等一系列问题,它

5、们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究精神萎缩,师生负担过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命活力,学生的认识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人格养成上也存在严重的缺陷。思品新课标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把学生置身于个体与生活世界的各种交互关系之中,让学生在必要的认知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发现、感受、体验、判断、理解,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因此,要切实改变学生此种被动发展的处境,实现学生自由、全面、生动活泼、和谐主动的发展,就必须对传统课堂教学

6、实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就必须为之提供相应完整的活动形式。活动教学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辨性质的认识活动,是以获取间接经验(基本原理、观点和结论)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活动。第二类是全身心参与的体验活动,是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两类活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课前、课内和课后),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思辨活动,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多因素、全方位地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绝对地看问题;也就是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认识中进行筛选,以确立和表达出正确、新颖而深刻的思想

7、意识活动。思辨活动教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讨,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教学目标的一种活动。思辨活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思辨活动教学可以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抽象和具体的思维方法、历史和逻辑的思维方法、求同求异的思维方法等等。思品课教材中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很多,也比较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思辨活动的设计,可以以教学问题为载体开展探究性活动,可以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转化为问题形式,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分组谈论或

8、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提高。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兴趣与各方面优势,自由选择一个研究专题,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在一定时间内搜集、整理材料,研究论证,形成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从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如,“热点环境问题辩论”,“时政知识竞赛”,“科技发展的辩证分析”等等。全身心参与的体验活动,比较丰富,可以是课前演讲,课本剧表演,模拟法庭,社会实践活动等,而社会实践活动又非常丰富,可以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问或社会调查,来获得第一手资料;或者可以开展一些制作性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与思品课有关的作品,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

9、思考、理解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手抄报制作,课文插图制作、文献参考资料剪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题网页制作等。三、对当前思品课活动教学存在问题的解读如果我们留意观察各种研究课、优质课,不难发现,现在不少思品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以为,活动次数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越好,因而过于追求形式:短短四十五分钟,十八般武艺都用上,表演小品、朗诵诗歌、正反方辩论、有奖竞猜、分组讨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在,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2.目标异化。人教版新教材呈现在教师面前的是一个个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

10、小主人公的对话和编者精心设计的情境也呈现了活动的范例。因此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开始组织活动,看到学生玩得开心似乎就对教学效果满意了,冷静一想,又会觉得这节课收获甚微,再与教学目标对照,才发现距离甚远。这些课堂教学是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为体验而体验,“三维”目标并没有落实。3.理性缺失。很多老师只关注活动的外显状态,热衷于学生活动的数量、频率及活动的趣味性,忽视了活动中的思维成分。在活动进行中,由于受预设内容和环节的限制,节奏过于紧凑,学生时常处于完成任务的状态中,很少有时间揣摩活动的价值。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在形式上是活动的主体,但实质上却被动地为活动所牵制。有专家对当前活动教学中出现的这些

11、问题高度概括为二十四个字:“理论不在,盲目进行;快乐有余,体验不足;学习浮躁,思维肤浅。”这说明当前的思品活动教学中,突出存在着质量不高、实效性欠缺的问题。四、思品课活动教学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1.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新课程的理念没有错,错在我们理解得太肤浅,在实践中有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由活动主宰课堂、气氛热闹活跃就是新理念、主旋律,误以为沉思中的“静”就是沉寂、冷场,而忘记了思品课的真正目的不是活动,而是通过活动感知和体验,并进行分析思考,内化为自己的品质。2.教师欠缺有效的课堂驾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活动的开展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有

12、效的操作方法,放任学生,使学生盲目地活动,只停留于玩,而非从玩中学,从学中玩。造成这个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活动过程考虑不完善造成的,也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应变调控能力欠缺有关,因此课堂显得凌乱无序。3.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理品质所致。“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他们来说,享受活动中的乐趣是第一位的,至于活动中能学到什么并不重要,因此,学生往往沉浸在活动中,热热闹闹地活动着,但又有多少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倾听、反思,使一些外在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呢?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理品质也使得活动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五、提高思品课活动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开展活动教学必须讲求实效,而衡量活动教学是否取得成效,应该

13、主要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对学生来说,是否深化了课本的知识的理解、是否扩大了知识面;是否培养、提高或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否提升了生活经验,是否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否促进了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等。我认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明确以活动促发展思想前提要有效地进行活动教学实践,必须首先明确活动教学的主要思想。“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是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开展活动教学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获取知识和能力,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

14、提高。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应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的思想,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我教育,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心灵体验。第二、给学生以活动的悬念问题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这一活动过程始发于问题。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认识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教学活动应当从创设问题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思考即内隐性活动),有思考才会去探索(探索未知的活动则是一种外显性的实践活动),勇于实践、善于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古人说:“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

15、是发现之母。在思品教学中可以尝试采取“五疑式”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自学生疑尝试排疑启导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步进行,它是一种以疑问为引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即,自学生疑自主探究的起点;尝试排疑自主探究的立足点;启导释疑自主探究的支撑点;练习解疑自主探究的落脚点;创造质疑自主探究的至高点。这一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这一模式引入思品课教学的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效果非常好。第三、给学生以活动的时空机会少讲精讲,留足时空。活动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是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空,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而非自己。

16、必须强调指出,这里的活动是自主性的活动,即学生作主人的活动,而非学生是木偶的活动,也非“表演式”的专供参观学习的所谓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确,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学习是试错的过程,不是复制、照相。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理解事物,都只能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理解。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错误,调整自己的教学,矫正或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同时,要创造人人都能主动参与的机会。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备课式、讲课式、命题式、辩论式、讨论式、竞赛式等方式以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备课式。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把所要学习的东西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思品教学的活动过程,对学习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发动学生自己搜集或自己编制教学参考资料,协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