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00529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报告-和谐的师生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社会实践报告实 践 课 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实践报告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而小学老师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有调查表明,目前小学师生关系不容乐观。从小学教师队伍来看:随着教师大批退休,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独生子女”青年教师在小学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正呈上升趋势。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

2、活跃,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有一位家长,在办公室倾诉,“老师这样一句话,让我孩子一点自信心都没有了,这就等于毁了他一辈子”。家长的痛心、孩子的委屈、教师的无措会和学生座谈会。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情况不少教师感叹学生今不如昔,数落了学生的种种不是;有的学生大胆诉说了对老师的不满,不敬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师生竟然各执一词,互有怨言 “优化师生关系”问题就这样被紧迫地提上了学校工作议事日程:一方面,深入了解全校师生关系实况,推出相应改进措施;另一方面:从教育书刊中寻找对策

3、。然而,半个多学期的实践收效不大,书刊中也少有现成答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倒是这期间对问题的调查和反复思考以及对相关书刊的查阅,使我们了解到,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面临新情况;,在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和教师学历不断提高的同时,之所以没有带来教育质量的同比例增长,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不良师生关系带来的损耗;,以往师生关系研究中存在不少欠缺。我们由此感到,结合学校实践开展师生关系研究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在我校已有的和谐教育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通过研究与实践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我校和谐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校的一些现象,我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下:教师的反映:“现在的学

4、生越来越难教了”;“老师苦口婆心,学生却还是我行我素”;“别看学生年龄小,有的很世故”;“很难沟通理解”;“有的学生根本没良心”;学生的反应:“老师很凶”;“老师常常会说:怎么这么笨、太不像话了、不许、不能、声音这么小,叫大家怎么听得见”;“我最怕听到老师说:叫家长来、你给我闭嘴”;“老师一说谁再乱动,就把他名字写到黑板上,全班同学都很紧张”;“老师不公平、偏心眼、有时会嘲笑挖苦我们”;家长揭短“教室大扫除时,老师指挥学生拖地板、擦窗,自己却什么都不干”;“孩子回家不高兴,一猜就是老师骂他了”;“要求学生早上按时到校,但老师自己常常迟老师对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同学要同等对待;在我犯了错误时,老师

5、要再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要马上就批评我;老师要常常微笑;老师说话的声音要再柔和一点;老师在课后也要和我们一起玩;老师批评人之前,要先问清楚具体情况;老师批评人时,眼睛不要睁得太凶,师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学生应接受老师的正确批评意见,有错就改,不要屡教不改;学生有意见就直接跟老师说;学生把老师当成亲密朋友1、我围绕“创建和谐师生关系”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开展一些活动比如 “今天我做小老师”活动。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中,让学生尝试做一次教师。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承担领读、讲解等任务,课堂反响特别好,学生们兴趣盎然,发言踊跃,

6、听得格外认真。例如,有的学生为了上好课又是查资料、又特地找来地图,地理位置,并介绍了三峡风光。“今天我做小老师”活动更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师工作的甜酸苦辣,加深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后对老师说:“老师,你真的很辛苦,我为了上好这一段课文还翻阅了好多课外书籍等等。”2、提倡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让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指出老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敢于向老师提出意见”、“敢于就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与老师共同探讨”。教师们在课堂的提问、答复、要求、评价等师生交往中,尽量做到给学生干部、一般学生、后进生以同等的交往机会。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7、。对于一般学生、后进生给予更多的课外辅导和面批作业的机会。对于后进生,教师尽量注意挖掘他的长处,使他产生成功的体验。例如,有的学生语文书面学习的成绩不够理想,但在口头表达上经常有积极的表现,或在书写上较为端正,那么教师就及时肯定他的这一、二点长处,以保持其学习的热情,再进一步对他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 3、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并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外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帮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和娱乐中,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更象一种伙伴关系,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学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特长,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

8、感召力。学生喜欢下象棋,教师也能对奕几盘;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也能友情参与;学生喜欢打球,教师也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课外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参与,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课外活动中的师生之间平等的“互通有无”,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从各个侧面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特点,了解更多的学生个体。学生们比从前更乐意亲近老师、更“服”老师了。双方由此产生的好感,深入到教育中去。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面临着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有待重新审视与研究。我想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的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做为教育工作者,一起去为我们的事业去共同的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