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00412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周清(17周)试题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愆期(yn)垝垣(u)陨落(yn)帷裳(chn)B攘诟(u) 溘死(h) 侘傺(ch) 公姥(m)C伶俜(pn) 遗施(wi) 否泰(p) 鲑珍(xi)D拾掇(chu) 吐哺(b) 羁鸟(j) 樊笼(fn)解析:A.“愆”应读qin;B.“溘”应读k;D.“掇”应读duo。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C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同心离后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解析:A.噬

2、筮;B.揉糅;C.和合,联连。答案:D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解析:此题考查对有特殊用法的实词的理解。A项,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B项,相对;C项,互相;D项,互相。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共事:古义,共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随自己的意志行动

3、。C项,古义和今义都是誓言诚实可信。D项,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答案:C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小题。(共计18分)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

4、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蔽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

5、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黥:qng,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6、是( )2分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善:善良B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罢:疲惫C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谢:道歉D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蹶:摔倒【答案】B(通“疲”,A认为好,赏识;C推辞;D受挫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田忌欲引兵之赵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蔽于魏也B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C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D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答案】C(均为介词,和,跟,同。A动词,往,到去/结构助词,的;B介词,用,拿/介词,因为,由于;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7下列加横线的句子,句式特点与其

7、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2分A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B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C其后魏伐赵,赵请救于齐 D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答案】C(此项为典型的介词结构后置,其它三项为省略句:A窃载与(之)之齐;B遂以(之)为师;D坐为(之)计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魏王的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设法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B齐国将军田忌经常跟贵族子弟赛马,在孙膑的建议下终于二胜一败,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后,就让他带兵打仗。C魏国攻打赵国,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引兵疾走大梁”,结果魏军果然去了邯郸,赵国之围因此解除。D在

8、孙膑充分掌握并准确分析敌我情况的基础上,齐军取得了马陵之役的胜利,同时迫使宿敌庞涓自杀,孙膑也以此功成名就。【答案】D(A“受魏王的迫害”错,是受到庞涓的迫害;B“让他带兵打仗”错,是让孙膑做自己的老师;C“魏军果然去了邯郸”错,应该是离开了邯郸)18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1)断句(4分)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2)翻泽下面的句子。(6分)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3分)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3分)

9、 (4分,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都为错。每错漏1处扣0.5分)(2)翻泽句子(6分)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3分。“贤于己”“疾”各1分,句意1分)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在马陵道路两边埋伏,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把)亮(举)起,就万箭齐发。”(3分。“齐军善射者”“期”各1分,句意1分)附录:参考译文: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了孙膑。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为魏国做事当上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才能不如孙膑,便暗地派人召见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

10、,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是田忌就把孙子推

11、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让他做自己的老师。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

12、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为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

13、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在马陵道两边埋伏,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光(把)亮(举)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三)课外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阅读屈原薄暮冥冥

14、,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每次阅读,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入梦般地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地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但 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

15、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依旧是那阵秋冬的绪风,依旧是那般凄寒,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 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不息的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能在那空蒙浩瀚的疏星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篇章中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的顶天立地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虔读你的一腔热忱,遥想你短暂一生的苦难历程,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借文章来抒写自己苍凉的人生!文章中那悲愤、抑郁的倾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