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000728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地面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2.1.1页岩陶粒:粒径530,松散密度为500700kg/m3,吸水率3.55(干燥状态下30min计),未熟化的片状物应小于1015,粉末及粒径小于5 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2.1.2黏土陶粒:粒径530,松散密度为580680kg/m3,吸水率8.310(干燥状态下1h计),粉末及粒径小于5 的含量应小于5。2.1.3粉煤灰页岩陶粒:粒径515,密度为630700kg/m3,吸水率1617(干燥状态下1h计), 粒径小于5 或大于15 的颗粒含量均不应大于5。并不得混

2、夹杂黏土块。2.1.4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2.1.5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的水泥。2.1.6外加剂:掺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0。2.1.7以上材料均需有材质说明、出厂合格证及有备案要求的要有备案资料。2.1.8陶粒其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应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Ra)不大于1.0,外照射指数(r)不大于1.3。2.1.9无机非金属砂、石子、水泥、陶粒材料其放射性指标限量见表2.1.9 放射性指标限量 表2.1.9测定项目限量内照射指数(Ra)1.0外照射指数(r)1.02.1.10在垫层施工前,提

3、前做好材料计划、送样品并进行相关事项验收、试验。2.1.11材料进场前,必须把陶粒堆放在预先硬化好的场地,并进行围挡,必要时应有排水措施。水泥运至现场,进行分品种、分强度等级、分进场时间分别入库堆放,并派专人负责保管。2.1.12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材料,严禁验收使用。2.2主要机具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磅秤(秤砣齐全)、窄手推车、平板振动器、拍板、铁滚筒、小水桶胶皮水管、木抹子、4m铝合金刮杠。2.3作业条件2.3.1主体结构(或二次结构砌筑)工程已办完质量验收手续,(当进入冬期施工阶段时,应把窗户和玻璃安装完),已弹好+500水平标高线。2.3.2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雨落管等已安装完,管洞已浇

4、筑细石混凝土并填塞密实。2.3.3楼板上的暗埋电气管线已办完隐检手续。2.3.4搅拌机、计量设备已搭设完毕,必须经过计量员认可后方可使用,不经允许严禁私自更改。2.3.5施工前,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已通过试验室确定,并换算成现场施工配合比。2.3.6在进入冬施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冬期施工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3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3.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搅拌铺设、振捣陶粒混凝土养护3.2基层处理:在浇筑陶粒混凝土垫层之前,先将楼板上的预埋管线固定牢固,最好用线管卡与混凝土楼板连接,并对楼板上的预留孔洞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堵塞,配比为:水泥砂子豆石11.53。用竹胶板作模板

5、。然后,对基层进行处理,把粘结在基层上的松动混凝土、砂浆、浮浆、杂务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装袋运出。3.3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柱或墙上的+500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弹在四周墙上。如果房间较大,可隔2m左右抹细石混凝土找平墩。如遇有坡度要求的地面时,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拉线再抹出坡度墩,以便控制垫层表面的标高。3.4搅拌:先将骨料、水泥、水和掺和料(或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量。施工现场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加料顺序是:先加陶粒、水泥和砂子,搅拌约1min,再加水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冬期施工应保证水温在60左右,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

6、土稍长,约3min左右。3.5铺设、振捣或滚压:在铺设陶粒混凝土前,应先将行走道路铺设好,在已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湿润,涂刷水泥胶浆,其比例宜为0.40.5的水泥浆结合层,以使结合牢固。铺设顺序应先里后外,逐步退至门口。用铁锹将陶粒混凝土铺在基层上,以已做好的找平墩为标准将陶粒混凝土铺平,比找平堆高出3,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如厚度较薄时,可随铺随用铁锹和特制木拍板拍压密实,并随即用大杠找平,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铁滚滚压密实, 对于墙根、边角、管根周围不易滚压处,应用木拍板拍打密实。全部操作过程要在2h内完成。浇筑陶粒混凝土垫层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20木条或木板挡好断槎

7、处。当房间较大时,超过72m2时(或工业用厂房)时,应分仓浇筑,分隔缝通长宽度宜为20。接槎时应在施工缝处涂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结合层,再继续浇筑。3.6养护: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用塑料布覆盖。当强度达1.2MPa后,并保证表面不被破损时,方可把分隔条取出。 当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用沥青砂或设计要求灌缝。3.7本分项工程应避免在冬季施工,若在施工中出现天气突然变化急剧降温,应保证陶粒上洒水不得受冻,且有足够的保温材料覆盖。当室内操作温度难以保证在+5以上时,应暂停施工。3.8当陶粒混凝土垫层一次浇筑完毕后,必须及时作好试验,其留置试验试块数量应符

8、合现行普通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4质量控制4.1主控项目4.1.1陶粒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粒径一般为530mm,粉末及小于5mm粒径颗粒含量应小于5%;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4.1.2陶粒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4.2一般项目4.2.1陶粒混凝土垫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和表面松散、裂缝等缺陷。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用小锤轻击检查。4.2.2陶粒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4.2.2。陶粒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2.2项次

9、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1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10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3坡度不大于相应房间的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用尺量检查4.3质量记录4.3.1水泥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水泥复试报告;陶粒出厂合格证、砂试验报告。4.3.2陶粒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4.3.3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4.3.4检验批质量验收报告。4.3.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4注意事项4.4.1垫层的基层清理必须彻底,表面应湿润,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专职质检员进行专项检查。4.4.2陶粒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1

10、0,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4.4.3陶粒混凝土垫层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和表面松散、裂缝等缺陷。4.4.4垫层中的陶粒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4.4.5室内地面的陶粒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12m。4.4.6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缝宽为20,透底通长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 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距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 ,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

11、填水泥砂浆。4.4.7大面积陶粒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4.4.8当浇筑地面垫层时,若有两种不同的基层时,应在交界处铺设适当的钢筋网片,宜采用8钢筋,间距200。防止开裂。4.4.9垫层空鼓开裂:铺设时与水泥浆结合层粘结不好或基层清理不干净等因等因素,都会造成空鼓开裂。4.4.10强度低:主要是现场配合比计量不准确、搅拌时间短拌合不匀、施工操作全过程时间过长、滚压不实(尤其是靠墙根边部)、使用过期水泥等原因,都是造成陶粒混凝土垫层强度低的因素。施工时应正确掌握配合比,严格控制加水量和

12、搅拌时间,加强垫层的浇筑过程的检查工作,铺平、振捣、压实、滚压等等都应认真操作。4.4.11防止表面平整度及标高不符要求:主要是在铺设过程中没有勤拉水平线进行控制或在墙壁上没有弹垫层上平标高线,另外面积大的房间应先抹找平墩,便于铺陶粒混凝土时控制平整度。5安全措施5.1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前,应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可使用。电源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施工用电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5.2振捣手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设副振捣手配合振捣。夜间施工时,移动照明应采用36V低压设备。5.3清理地面时,不得从窗口、阳台、预留洞口等处往下抛掷垃圾、杂物。6环

13、保措施6.1现场沙浆搅拌站应设置沉淀池,冲洗搅拌机的水经沉淀后,再由专用水沟排出,防止污染环境。并应设置降尘喷雾装置,减少灰尘污染。6.2搅拌机应加防尘罩,卸料口下地面应铺筑至少200mm厚的混凝土路面,以利于车方便和场地整洁。6.3用后的水泥袋、掺合料袋、外加剂袋、瓶、塑料薄膜等应集中统一回收处理。6.4大风时砂子要进行覆盖或洒水,防止扬尘。6.5水泥应在封闭库内储存,露天堆放应苫盖,防止灰尘。6.6现场所有强噪声机具均应避免夜间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时,应采取隔音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近临居民区的施工现场设置的混凝土输送泵,应搭设隔音棚。混凝土振捣宜采用低噪声振捣器,夜间运输车辆不得鸣笛,以减少噪声扰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