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99988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姆定律测试卷一、选择题 152=30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则它将适合于做( )A.保险丝B.输电线C.电炉丝D.滑动变阻器的线圈2.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图1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3.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B上的电压UA、UB和通过A、B的电流IA、IB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IA=IB B IA IB C UA

2、=UB D UAUB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变形得到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5.如图10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端滑动过程中,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6.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

3、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电阻偏大。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引起这种电线电阻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 ) A.电线的长度 B电线的横截面积 C.电线的材料 D电线的温度7.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8.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C当

4、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9.小刚同学用图6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更换为l0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增加电池的数 10.图3为李明同学的实验电路。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11.小刚用图6所示电路探究

5、“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更换为10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PS图3 图6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则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 C、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小 D、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13在图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R1、R2为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开关S1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关S

6、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 B开关S2断开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C开关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 D开关S2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14.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小灯发光较暗。过了一会儿,小灯亮度明显变亮,而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1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实验中,张高林同学连接完电路,在开关断开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9V,合上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3V。如图所示,对这一电路分析正确

7、的是 ( )A、R1电压与R2电压之比为31 B、R1电阻与R2电阻之比为21C、R1电流与R2电流之比为21 D、R1功率与R2功率之比为13二、填空题 112=221.图6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向力端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刻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重量2.如图7所示,闭合开关S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应把F点与滑动变阻器的 点用导线连接起来。图73.如图2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当开关S闭合后,在

8、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4. 如图21是一种可以改变收音机大小的电路元件结构示意图,a、b、c是固定的铜片,d是一段弧形电阻,e是一端连接在b上、另一端可在d上滑动的铜片。为了使滑片e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 接入电路。图215.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的电阻值为 ;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R2的电阻值为 ;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3,电压表示数是 V。6.如图9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电阻R

9、1与 R2 的比值是4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24J ;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图67.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和d、中点c和图中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按从小到大顺序分别为0V、2V、3V和4V,则在图示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_伏。三实验题 (36)1.在测量某一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张楠同学选定了如图 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由于张楠同学的疏忽,做完实验后他才发现

10、,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记填人记录表格中 (6)实验次数12345 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1)请你帮助张楠同学把记录在草稿纸上的电流值对应填人表格中,并写出你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 (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3)根据实验所需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12中的实物连接(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5)若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用电阻箱R(电路符号 )代替滑动变阻器,同时撤去电流表,请利用余下器材(不要再添加其它任何器材)设计一个测量RX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12的方框中画出 图122.谢敏同学

11、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 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或_。(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 (6)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

12、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 6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 ),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3)写出RX的表达式: RX= 4.图11是两个电阻串联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等号”的右边画出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示意图,并在右边方框内用文字说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道理(3) 5.有一电学元件检测仪,内部电路由电源、电阻和连接导线组成,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