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99887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科版科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认识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2、能根据材料设计实验使热传递的过程可视化,认识到当观察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时可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意识到推测要有依据;能利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分析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现象。 3、深入思考实验设计的理由,培养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努力养成规范实验的好习惯。保持积极的探究热的兴趣。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知道热传递是从温度高的部分(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物体)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用材料:方座支架、酒精灯、火柴、烧杯一个、热水、铜条(做好标记和未做标记各一根)、蜡烛圈(4个)、金属圆片(两片)。教学课件:火锅情境图、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过程动画演示等。 学生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同教师演示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吃过火锅吗?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出示图片)勺子浸在热汤中,忘了拿出来,过了一会,再拿时,被勺柄烫到了手。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勺柄并没有浸入热汤中,为什么那么热呢?勺柄是怎样变热的呢?)能解释这个问题吗?(预设:勺子是金属的,可以传热;热会从勺

3、子浸入汤中的部分传到上一部分)2、过渡:热在物体内部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研究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 1、教师:(出示金属条)像前面说的被勺子烫到的经历大家都有,但那是生活经验,不是科学实验。现在,我们就用金属条代替勺子,做个实验,来研究热在条形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2、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盛有热水的烧杯,请大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摸一下金属条露出水面的部分,观察:感觉到什么?分析你的这种感觉,你会做出什么解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感受、思考、交流。)3、交流:哪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结

4、论?(几个小组同学答,师小结: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吗?随机板书: 热传递温度高温度低)4、教师:通过这一个实验我们能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大家有没有办法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热传的方向呢?(生说)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看到热在金属条上传递的过程和方向呢?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把实验方法简单画在记录单上。5、学生分组设计实验。6、集体交流:教师:同学们都设计出了非常好的实验方法,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交流时,先说说实验方法,再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一个小组发言时,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或问题,等他说完后再来补充。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解说:把蜡烛圈放在金属条上

5、,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学生交流,并完善方案。在交流过程中随机引导学生思考:(1)你怎么想到挂蜡烛圈的?-借助蜡烛圈的变化,看到热在金属条内部的传递是个好办法!所以在实验中我们应该重点观察蜡烛圈的变化。(2)猜想:如果像我们想的那样你觉得哪个蜡烛圈会先掉下来?(3)你觉得我们放几个蜡烛圈合适呢?能看清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又不至于花费太多时间,金属条上放3、4个蜡烛圈都可以。(4)你觉得蜡烛圈之间的距离有对我们的实验观察有影响吗? -为了更科学地看清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蜡圈之间的距离应该相等。可以参考金属条上的凹槽,每个凹槽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7、教师演示实验方法:(比划)我们把金属条固定在方座支

6、架上,把四个蜡烛圈每隔相等的距离依次放在金属条的刻度上,用酒精灯给金属条的一端加热。观察蜡烛圈的变化及掉落情况。在金属条的中间加热也一样,只是在火焰的两边各放两个蜡烛圈即可。另外,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可以给蜡烛圈标上序号。(课件演示)8、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再加热。(点燃酒精灯后,小组内所有同学一起静静观察实验现象。)要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触摸加热后的金属条,小心烫伤。仔细观察,看到现象后立即熄灭酒精灯,组内讨论后做好记录。实验结束,整理材料,准备交流。 9、学生分组实验。 10、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及结论。 下面我们结合记录单,交流一下实验的情况。(在金属条的两边、中

7、间加热的小组各叫一个小组交流,询问是否有不同。表扬学生的细致发现:这么细微的地方你们都观察到了,你们可真是些细心的孩子!) 11、分析实验发现:大家看(动画演示),我们点燃酒精灯,热会不断地沿着金属条,从靠近酒精灯的一端传向另一端。热在金属条上传递时,也会传递给直接接触在上面的蜡烛圈。当达到蜡烛熔化的温度时,蜡烛圈就会融化,甚至掉落下来。借助蜡烛圈的掉落顺序我们看到了热在金属条上传递的过程。不管采用哪种加热方法,热在条形物体中传递总遵循同一个规律: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二)学生自行设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1、教师:(出示金属圆片),金属条是一种线条状的物体,那么在

8、其它形状的物体中,热会又会怎样传递呢?老师带来了金属圆片,如果给它加热,热会怎样传递呢?请大家把你们的猜测画在记录单上,再结合老师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让我们看到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过程。 为了更安全地进行研究,老师还有几点提示(出示课件):(1)金属片上标红点的一面涂有蜡烛。(2)先设计好实验方案,再动手组装材料。(3)加热时,金属片涂蜡的一面朝上,并要保持水平。(4)只要看清热的传递过程就停止加热,把金属片放在托盘内。 2、学生实验。3、学生交流实验现象。教师:请一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实验情况。简单评价:你的表达特别清楚,大家一听就懂。这也是你们小组合作的成果。老师想问一下,为什么你们的猜测

9、和实验情况一模一样呢?(预设:生答,我们根据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对,有根据地进行猜测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还可以让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呢!三、综合分析,形成概念1、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采用不同的加热方法,研究了热在条形物体和片状物体上的传递过程。现在我们能不能综合分析这节课的研究发现,找到热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规律呢?谁来说一说,热在物体上是怎样传递的?2、在科学课上,我们把这种:“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3、现在你能解释一下吃火锅时,为什么会被勺柄烫到手了吗?(过渡:其实这就是一种热传导的现象)四、课外拓展,激发欲望谈话:再摸一下烧杯中的金属条,还热吗?热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热传导发生在固体当中,只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热在空气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课本47页的资料,继续研究关于热传递的问题。板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勺柄(经验) 热 传 递金属条实验 温度高 温度低 金属片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