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99803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1、调解各类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发生。3、向乡镇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节工作情况。4、指导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5、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_工作。二、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职责1、支持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工作2、_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向乡镇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人民调解工作,情况和重大纠纷信息。3、传达、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知识、要求及工作安排部署等。4、_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依

2、法调解水平。5、指导村级调解_开展人民调解工作。6、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三、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职责1、协助主任抓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全面工作,提出正确、合理的工作建议和思路,履行好助手的职责2、主任抓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_建设、作风建设,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3、协助主任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总结交流典型经验,推动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4、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事项。四、人民调解工作职责1、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2、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五、

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程序1、当事人提请处理的民间纠纷,由当时人户籍所在地活着居住地的人民政府手里,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跨地区的民间纠纷,由当事人双方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协商手里,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2、受理民间纠纷,应当有一方当时人的申请,申请可以采用口头活着书面方式,并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和申请事项、事实根据。3、一方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的纠纷,以及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处理过,当时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纠纷,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4、对未经村(居)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应当劝说当事人先通过村(居)调解委员会调解。5、法律、法规、法章和政策明确规定由指定部门处理的纠纷,应告知

4、当事人向相关部门申请处理。6、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处理终结,特别复杂疑难的,可以延长一个月。7、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终止处理。8、人民调解委员会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作出后,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十五天不起诉又不执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执行。六、纠纷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1)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2)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3)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2、

5、义务(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_明材料;(2)遵守调解规则;(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4)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书。七、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1、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2、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委员的领导下,具体从事人民调解工作。3、人民调解员服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领导和工作安排。4、主动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汇报工作,反映纠纷情况。5、积极参加人民调解委员会_的各项活动。八、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及要求1、纪律(1)不得徇私舞弊;(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3)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4)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5)不得吃请受礼。2、要求人民调解员应当坚持原则,爱岗敬业,

6、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调解的技能。九、人民调解员学习、培训制度1、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_一次学习,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及政策、法律、法规。2、认真开展普法培训,每年_村(居)调解_人员培训_次。3、根据各村(居)在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重点培训,提高依法调解水平。4、对国家新颁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5、每年_人民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_次。6、_人民调解观摩法庭庭审,提高人民调解员调解技能。十、人民调解员回避制度调解人员有下列情形,应当回避:1、调解人员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调解人员与乙方或双方当事人有利益关系,可能影响纠纷工作解决

7、的;3、当事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其他合理要求需要回避的。十一、档案管理制度1、由专人对文件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障档案资料齐全完整。2、严格执行文件借阅制度,不得私自翻印、抄录档案资料。3、认真履行档案保密制度,研究将文件私自借阅或将文件资料携带外出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4、对正常借阅档案要做好登记,收回档案要及时详细检查清理,做好收回时间、卷数记录。5、档案管理员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好防潮、防蛀、防盗、防火工作。十二、纠纷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1、为科学预测、预防、疏导、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2、各村(居)调解主任是各村(居)的纠纷传递与反馈信息员。3、信息的传递分口头

8、、书面、电话等形式,由各村(居)信息员向调解委员会传递。4、对获取的信息,认真分析整理后,按矛盾纠纷的性质、_缓急进行处理:(1)对一般纠纷,调委会提出的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基层信息员进行处理,把矛盾激化在萌芽状态;(2)对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多发性的纠纷,调委会要有正对性的参与处理,避免事态扩大;(3)对容易激化的矛盾纠纷、群体纠纷、群众性械斗及时疏导,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报告乡镇党委、政府避免不稳定因素发生。十三、回访制度1、为及时总结调解工作经验,确保调处纠纷的社会效果,更好地体现司法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制度;2、凡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的各类纠纷,由承办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回访;3、

9、一般要求每年回访一次,具体时间由承办人自行安排;4、回访要有记录,内容包括社会效果、当事人对调委会的做风、调解意见是否满意、承办人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5、回访完毕,承办人要在七日内作出书面总结;6、承办人已回访的各类纠纷,由乡(镇)调委会根据类别随即抽样进行再次回访,回访率不得少于_%。十四、会议制度1、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是各调解_议事的主要形式,会议主要讨论日常工作的重要问题;2、会议形式:(1)纠纷排查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由乡(镇)调委会主任_召开,调委会委员、调解员及各村调委会主任参加;(2)人民调解工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由乡(镇)分管领导_召开,调委会委员、调解员、各村调委会主任及受

10、表彰的调解员参加;(3)疑难案件研讨会。根据情况随时召开,由调委会主任主持,调委会委员、调解员参加,邀请法庭、派出所负责人指导;3、召开会议的有关资料由乡镇调委会主任提前两天提交分管领导审核;4、各村居委会调解_接到通知要准时参加会议,特殊情况须向分管领导请假。十五、统计制度1、统计工作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统计,为调解工作提供准确数据,便于司法工作决策、部署,特制定本制度。2、统计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统计月报、季报、年报报表的上报工作。3、统计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状态认真完成统计工作,不得虚报、瞒报、迟报,统计数据必须要准确及时。4、统

11、计数据、资料要妥为保持,为经司法行政部门的许可,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查阅、咨询。2022年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二)(一)调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检查本月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纠纷动向,研究疑难重大纠纷办法,学习法律知识(二)调委会每月向司法所汇报开展工作情况,遇到疑难重大民间纠纷及时请示汇报;(三)调委会每季度进行一次民间纠纷排查,分析纠纷动向,消除产生纠纷隐患,预防纠纷激化;(四)调委会受理、调解民间纠纷须进行登记,应每月向司法所按时上报人民调解工作统计表;(五)调委会调解纠纷应对重点的纠纷当事人进行回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以巩固调解成果;(六)调委会调解纠纷应按规定要求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档案

12、,搞好纠纷调解卷宗保管;(七)调委会每年年初须制定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岗位责任制,年终对调委会成员进行年度工作考评,检查开展工作情况;(八)人民调解员应严格遵守人民调解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调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倾听群众意见。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任务(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激化。(三)向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人民调解工作基本原则(一)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下,在综治部门协调下,接受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二)与基层_建设

13、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相结合。(三)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自治。(四)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_道德进行调解。(五)已事实为依据,秉公调解。(六)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七)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八)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人民调解工作纪律(一)不得徇私舞弊(二)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三)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四)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五)不得吃请受礼;纠纷当事_利义务纠纷当事人的权利:(一)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二)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三)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四)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当事人的义务:(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_明材料;(二)遵守调解规则;(三)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四)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