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996993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美术五上有趣味文字优秀教学设计课 题第9课 趣味文字课 型新授备课时间xx.、8、7授课时间xx.、10、2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教学准备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教学流程主 体 设 计二次修改一、引导阶段1、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出示宋体、黑体等基

2、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2、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二、发展阶段1、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趣味美术字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2、趣味文字的分类、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使学生了解文字一直发生着演变,知道文字起源于绘画。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文字给他们带来的艺术性,趣味性。知道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

3、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教学流程主 体 设 计二次修改、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三、欣赏优秀美术字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四、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五、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六、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七、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八、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九、课后拓展:可以用纸折叠成各种形状。

4、文字的笔画、结构甚至外型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设计趣味的文字就得在文字上做出各种变化,使用文字变的更形象生动。作业设计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板书设计趣味文字特点:形象、简洁、美观、生动、有趣教学后记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通过欣赏字形变化使学生联想到水的波浪。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大方,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单位:勤得利小学姓名:曲 迎 春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美术五上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

5、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4、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具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

6、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

7、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三、播放幻灯片四、本课小结:我们为我国有这么悠久的陶瓷历史,这么好的工艺,感到自豪。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了解彩陶的艺术特点。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学习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8、感。教具学具: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展示图片资料,播放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图片让学生教学观察、讨论,并做好记录。(二)发展阶段播放作品让学生欣赏,教师根据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从器皿的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解。(三)课后拓展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

9、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

10、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三、作业并小结:用陶泥塑造一个器皿,使学生加深对陶瓷工艺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陶瓷艺术美的认识。文章来源 河南艺术网henanart/jiaoan/xiaoxue/xx09/9431.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