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99636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设计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局部,第4952页着重教学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络;第5355页联络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的根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页是一次理论活动。在本单元中,安排了两那么你知道吗。其中第一那么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第二那么以北京时间早上7时为例介绍了世界几个知名城市的地方时间,让学生初步知道时差。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材编写特点。这局部教材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引入24时记时法,第二段是讲解24时记时法,第三段是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想想做做亲密配合各段的

2、教学。1 联络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教材一方面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例题先出现摘录的一段电视节目时间,从学生喜欢的六一剧场的开场时间切入,让学生讨论怎么会有14:00呢,引入了24时记时法。想想做做中有学习和体育活动的时间、银行的营业时间、公共汽车站牌上标注的效劳时间、交通标志上的起止时间、火车票上的开车时间、红领巾播送站节目预报等等,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生活内容都非常丰富。2 设计了较好的教学形式。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材充分

3、注意到这个难点。在学生已经知道一天里有两个8时、两个10时、两个12时等的根底上,例题首先利用连接的三个钟面讲述24时记时法的根本原理,从左边到中间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012时,中间到右边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1224时。右边的那个钟面上还完好地显示了一天中的024时。例题接着利用线条上的024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互相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8时、中午12时与晚上8时转换成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16:00和18:30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3 扎实、灵敏地安排想想做做。想想做做以练习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主。教材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使用普通记时法,因此第题先把普通记时法表示

4、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记时法表示。教材同时注意到学生在许多场合会看到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所以第25题着重帮助学生看懂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并练习把这些时间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第8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钟面上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午夜。题目要求学生看钟面想一想可能是什么时间,会做什么事。这道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考虑的习惯。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考虑方法。这局部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1 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六一剧场从14:00开场到16:00完毕

5、,教材问学生播放了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并不难,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解决并交流考虑过程。把看着钟面直观考虑与列算式计算结合起来,从凭生活经历解决问题上升到在数学考虑中解决问题。2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求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方法。金色的童年从8:10开场到8:40完毕,播放了多少时间?是学生想答复又有困难的问题。教材及时利用线段图引导他们考虑,是这样处理的: 在线段图上表示时间。线段的起端表示8时,终端表示9时,把整条线段分成6小段,每小段表示10分钟。线段上的各个点从左往右依次表示8:00、8:10、8:209:00。 把问题表示在线段图上。教材在8:10到8:40之间印上红色色块,表示从8:10

6、到8:40的经过时间,也就是金色的童年的播放时间。 引导学生看着线段图计算播放的时间。由于线段图已经形象地显示了从8时10分到8时40分之间的时间,所以教材引导学生想方法计算这段时间是多少。考虑与算法应该是多样的,学生也可能这样想:从8:10起10分、10分地数到8:40,一共播放30分钟。还可能这样想:都是8时多,用40-1030分钟。教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例题中有还可以怎样想?同学之间交流一下的安排。求非整点时刻的经过时间,允许学生利用表象头脑中想的钟面或画线段图进展考虑,不一定都要列算式计算。3 想想做做选择学生身边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题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第题

7、要分别求出一天里图书馆两次各借书多少时间,再求每天的借书时间,这里的经过时间都是以整时为起点的。第2题要分别求出百货商店、超市、快餐店一天的营业时间再进展比拟,在这些营业时间里涉及了两种记时法,快餐店一天营业时间还是三段时间的和。第4题里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不在同一天。第5题列车时刻表里有很多信息,可以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题可以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合作完成,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独立考虑与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理论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周末一天的安排分三段教学。第一段是理解小华周末的生活安排,学习看懂作息时间表;第二段是学生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第三段是学生互相交流各人的安排。1 引导学

8、生观察小华的时间安排表。教材先呈现小华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详细地列出了一天的生活内容和相应时间,并用插图形象地说明小华的生活内容是很丰富的。然后通过第57页1、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华的时间安排表,答复这些问题既稳固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又进一步明白作息时间应该怎样安排。2 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教材先通过周末一天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考虑:一天中可以安排哪些活动?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然后教材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学生可以借鉴小华安排的时间表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爱好和方案完成制作任务。3 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一天安排。教材要求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时间表后,和同学、教师交流讨论,看看各是怎样安排的。特别提出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互相启发,使一天的活动内容安排得更丰富、更充实,另一方面让学生互相评价,使一天的安排更合理、更科学。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