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就业路径选择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99632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就业路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扩大就业路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扩大就业路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扩大就业路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扩大就业路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大就业路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就业路径选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扩大就业路径选择“积极扩大就业”以降低社会失业率,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及今后一个时间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路该怎样走?应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把积极扩大就业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此,作者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也许肤浅的思考和探究。一、就业不足的原因分析农业大省因为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当前男 1659岁、女 165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大量膨胀,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带来了巨大的失业源。加之“入世”导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不期而遇,造成了当前严重的就业不足,并表现出如下

2、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不但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且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二是因为城镇化水准偏低,加之“入世”对近期农业的负面影响,使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化解农村就业压力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复杂;三是科技进步使就业增长的弹性系数下降,导致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锐减;四是择业观点滞后,社会劳动参与率过高,导致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可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大省的劳动力供需已严重失衡,致使就业不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据调查分析,导致就业不足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点:原因之一,因为“文革”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劳动年龄人口持续膨胀。就拿湖南来说,据推算,该省“十五”期间仍是劳动

3、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20012005年每年新增劳动力分别为 48.28、 55.23 、 62.69、 64.09、 62.92 万人, 5年累计新增 293.21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 58.64 万人。按照 25: 75 的城乡比例分解,全省城镇5 年累计新增劳动力 73.3 万人,农村5年累计新增219.91 万人。到 2005年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4405万人。这表明仅就城镇这个块来看,如果不增加就业机会,即使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就将使 2005年该省登记失业率在2001 年接近4%的基础上再提升5.5 个百分点,达到9%以上。可见,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大量膨胀,使农业大省的失业已成为一种典

4、型的劳动力供给总量绝对过剩型失业,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化解失业压力的主要矛盾。原因之二,新一轮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导致大量企业职工分流下岗,甚至失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企业技术进步,使部分现有企业不但不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需求,而且因企业对自身效率的追求,部分原已就业的劳动力将转变为亟待重新就业的劳动力派生性供给。其中有的可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顺利实现劳动转移而重新就业;有的则因多方面原因包括自身素质的原因,可能面临下岗;也有的因为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出现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而沦为失业人员。据资料介绍,“九五”期间湖南累计出现下岗职工 1

5、90 多万人次,已基本实现再就业的仅140 万人次。到 2000 年底止,下岗后未实现再就业的仍有43万多人,占全省国企在职职工总数的14%左右。据相关专家估计,“十五”期间该省下岗职工的总规模可能要突破150 万人(“九五”全省共有城镇职工约 590多万人),扣除下岗后可能重新就业的约 60 万人,预计有90 万下岗职工将面临再就业困难。原因之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缺乏产业依托。解决就业不足最有效的路径,是要依托一个就业含量高的产业发展来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据湖南省职业介绍中心的调查表明,第三产业不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极强的就业吸纳水平,而且就业“门槛”相对较低,通常

6、是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城乡就业的主要载体。不过当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偏慢,到“九五”末全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42.3%,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75%的水平。第三产业是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就业门槛低的最佳就业产业,且发展的空间很大。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将成为“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尤其是农业大省缓解就业矛盾,扩大就业需求的主攻方向。原因之四,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水平减弱,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增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渠道不畅,其直接原因是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缓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水平不强。据资料介绍,因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偏小,农业

7、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仅有0.69 : 1,比全国平均比重低出近10个百分点。“八五”以来,全国很多经济发达省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促动了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农村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以农业大省加快乡村工业化进程,尤其要注重发挥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须知,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与乡村工业化的连结点,同时更是扩大就业特别是农村就业的大容量载体。可见,以推动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并着力提升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水平,对于促动农业大省就业不足这个矛盾的有效化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因之五,城镇化水准偏低,制约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尤

8、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当前,因为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准偏低(一般为30%),制约了第三产业包括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事实上,推动多元城镇化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发展第三产业则是推动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又能为实现城镇化提供条件和保障。所以发展第三产业与推动城镇化必须同步实行、相互促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实施多元城镇化战略的时期与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把握契机,将推动城镇化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促动第三产业发展纳入多元城镇化的整体推动战略,在大力提升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调整服务业布局,促动农村服务业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增强小城镇吸纳就业的水

9、平。此外,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与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迟缓,防碍了农业大省城镇化进程,进而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农业大省城镇化进程不快,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的难度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户籍管理和农用土地等项制度改革的步伐太慢、力度不够。须知,因为这种“城乡户籍隔离管制”长期没有根本性改变,导致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固化,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现行制度下农用土地的非流动性,又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连片集中发展,使乡镇企业发 展长期与城镇化进程相脱节,进而导致乡镇企业对增进本地就业最大 化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二、扩大就业的路径选择上述表明,“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大省就业不足的问题相当突 出,且

10、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将成为解决其就业不足矛盾 的主要方面。那么,农业大省积极扩大城乡就业的路在何方?作者的 大体思路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契机,以加快配 套改革、化解突出矛盾、改善就业环境为突破口,以积极发展多种所 有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作为拓宽就业渠道的主攻方 向,为“提质、扩容、减压”搭建新的劳动转移“平台”,打造大容 量的就业“载体”。所谓“提质、扩容、减压”,其基本政策涵义是 提升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载体的吸纳容量,减轻社会失业压力。循着这个思路,作者主张农业大省积极扩大就业应选择如下基本路径: 深化户籍管理、农用土地和社会保障等项相关制度改革一

11、一健全市场 导向就业机制一一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一一推动多元城镇化 深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一扩大劳动力需求当然,有人也 许会提出质疑:若将户籍制度完全放开,让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岂不 给本已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的城镇雪上加霜?况且城市还有如此多的企 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让农民进城与他们“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 不怕给城市带来更大的失业风险么? 一言以蔽之:对于农业大省来说, 这个“引狼入室”的路径不可取!不过,依作者之见,这恰恰又不是 一个值得有识之士担忧的问题!须知,导致农业大省就业不足问题的主要根源,也许并不来自于城镇 下岗职工有没有竞争就业的对手和压力,而在于数量惊人的农业剩余

12、劳动力能不能尽快实现有效转移。近年来,因为农业已进入资本、技 术替代劳动的加速时期,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中最突出的问题。事实上,自“九五”以来农业内部的就业压力已在 持续积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内在冲动愈来愈强烈,加之城乡比较利益差别导致了强大的转移拉力,早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基于此,今天我们试图仍然依靠“城乡户籍隔离管制”将农民挡在“城门”之外,只会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甚至使各种利益矛盾趋于激发而构成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可见,或许真正明智的选择是:一方面通过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引导和促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与有序转移;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实现从

13、非永久性的“城市漂流”,向永久性迁移(到城镇定居)转变开辟大容量的就业载体。其实,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的人数早已形成千万之众。这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劳务经济”,在有的市县甚至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可见,只要增大相关制度特别是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力度,仅让已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变成“不再漂流”的城镇人口,并得到与原有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那么理论上就自然达到了加快全国城镇化之目的。相反,若实现了非农就业的农民不能成为永久性的正式城镇人口,势必导致我国农民的“城市漂流”现象日趋突出。研究表明,农民长期的“城市漂流”,不但将影响内需的启动

14、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而且会妨碍城镇建设资金的筹集与规模的扩张,进而制约整个城乡就业机会的增长。可见,解决农业大省严重就业不足问题,上述路径选择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把握契机,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并在深化相关制度改革的同时,制定出支持性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又引导方法得当,就有可能产生出令人期盼的预想效果。三、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为确保上述路径行得通,我们必须趋利避害,切实采取如下有效措施与对策:第一,实施多元城镇化战略,培育新的劳动力大容量就业载体。据史料分析测算,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能相对应带动 500万个就业机会的增加。假定“十五”全国城镇化水准平均每年提升 2个百分点,五年共提升1

15、0 个百分点,则“十五”可增加 5000 万个就业机会。基于这个考虑,我们一是要抓好现有城市的扩容增量。我们必须适合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动全国大中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容量的增加;二是要加紧编制出“十五”全国小城镇发展规划,为促动全国大中小城镇多层次协调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三是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在努力扩充县城和现有建制镇规模的同时,选择人口和乡镇企业较集中的农村集镇,通过投入一定的小城镇建设引导资金,扶持兴建一批新的建制镇,使之成为就近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容量就业载体。第二,强化就业领域的宏观调控,均衡各地区之间的就业压力。增强宏观调控,不但要增大对就业增量和存量调控的力度,而且尤其要重视对地区发展差别引起失业压力差别的调控。为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产业扶持政策。对于就业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尤其是农业大省,应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要统筹兼顾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重点支持就业容量大的多种所有制企业优先发展;要准确处理长期稳定就业与近期灵活就业的关系,鼓励短期性、临时性的非正规就业;要采取多种经济手段,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