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99452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期末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本次数学试卷总题量是23个题,在考试形式,考试题型,考试难度均模拟中招试卷。在内容分布上,七、八年级知识占52%左右,九年级占48%,“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三部分所占分值得比约为60:48:12,“综合实践”融入这三部分中。本试题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又注重了学生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面对全体,又兼顾了选拔区分功能。一、 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选择题:1、 考察科学计数法,学生对此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尤其对负指数理解不清;2、 3、分别考察估算、平行线有关知识,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比较好;4、 考察最简

2、二次根式,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全面,导致得分率较低;5、 考察坐标中点的特点及不等式组的表示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6、考察实际问题与函数图像,部分学生不会刻画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图像;7、 考察二次函数图像,属于中难度,学生识图能力不强,不能从图像中分析出与问题相关的知识,不会确定a的取值与1的大小关系,得分率较低;8、 考察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综合能力比较强,属于高难度,学生对第四个问题的正确性不能做出判断,得分率较低。填空题:9、 考察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学生忘记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遗漏等于0的情况;10、 考察因式分解,学生对此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出现因

3、式分解不到底而失分;11、 12、13、分别考察圆的有关性质、概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难度较低,学生掌握比较好;14、考察求阴影面积,属于中难度,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灵活,不能用转化的思想,导致没有思路;15、考察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及相似的相关知识,属于高难度,学生综合能力达不到,不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得分率较低。在本次102份试卷中,15题只有7个学生做对,填空题满分的只有3个学生。解答题16、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难度比较低,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通分、因式分解、尤其是分母有理化掌握不到位,导致失分;17、考察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求字母方程的整数根,学生对解字母

4、方程,并求整数根的方法掌握不好,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失分;18、考察统计与概率,难度较低,绝大多数同学能得满分,但仍存在审题不准问题,比如第一小问,x应为10,写成了10%,第三小题单位不准确;19、考察平行线、三角形内外角和、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属于中难度,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同学掌握比较好,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同学做得不好,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灵活,不能想到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添加正确辅助线,导致无从下手;20、考察圆的有关知识,属于中难度,学生整体做的比较好,但第二问存在以下问题,利用相似时,对应线段找错,利用正切求解时分母有理化出错,DE=EF不证明,直接应用;21、考察实际问题

5、应用及方案设计问题,属于中难度,本题是工程问题,第一问部分学生不会列方程,解分式方程忘记检验,第二问大部分学生没掌握,或猜测方案,考虑问题不全面,说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整体得分率较低;22、考察类比拓展的能力,第一问比较容易,学生做得比较好,第二问属于中难度,学生能猜到答案,但对于证明有40%左右的学生做对,说明学生对于相似知识掌握不灵活,对此类问题信心不足,第三问属于高难度,学生对此类问题,不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对图形变化不能正确画图,考虑问题不全面,灵活计算能力不强,失分率较高,102份试卷只有2个同学做对;23、考察二次函数综合应用能力,第一问,第二问属于中难度,学整体情况比较好,

6、第三问属于高难度,学生对菱形的判断方法掌握不灵活,得分率较低,也存在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时间考虑。三、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改进一:研究课堂1、不贪大求全。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过关,每节课都要有目标、要有针对性,不要只顾及复习的面而不关注细节。打好基础关,求实求细,力求在基础知识点上不丢分.2、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复习课的教学中,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力求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3、思考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知识回顾、例题讲解、作业订正、专题复习课、试卷评析等,每一种类型的课都要思考合理的教授方法。概念课坚持

7、探究性教学方式。习题课坚持“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复习课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交流,让课堂有理有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改进二:研究学生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怎样使每节课有效,最必要的环节是课堂结构与设计要因“生”而异。教学内容与难度安排要根据学生实际,尤其是教学难度。模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很强有力的工具,从具体教学的角度看,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活动。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促使学生形成模型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价值改进三:研究试题课本上的习题例题以及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都要有研究,考查的知识点,能力与思想等等,尤其要做的是研究试题的变式与拓展点,要举一反三。建议四:研究错题作业、试卷等出现的错误千万不要放过,要带领学生认真分析错误,错误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巩固与提高。建议五:研究专题及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本质在于学生对专题与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的研究与数学思想及常用数学方法的研究,并善于让学生对一些专题与常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汇总与总结。 总之, “探索是数学永恒的生命线!”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缺少了探索就失去了数学的本味,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就会积极介入,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得以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中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