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99370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南部地区快速路(仑头龙穴岛)SD5珠 江 特 大 桥(138+250+138)m连续刚构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概要)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珠江特大桥项目部二00四年三月十六日目 录1概况2编制依据3主要施工方案说明4主要的机械设备、材料投入5主要的材料投入6主要的劳动力投入7施工流程框图8附:边跨直线段施工支架及临时墩方案图1、概况珠江特大桥主桥(138m+250m+138m)上部结构为双幅单箱室三向预应力结构的连续刚构。主桥箱梁采用悬臂现浇施工,箱梁纵向分块为11.7m(边跨尾段)+2.2m(边跨合拢段)+125m+74m+103m(29个悬浇段)+ 103m+7

2、4m+125m(29个悬浇段)+2.2m(中跨合拢段)。其中11.7m+2.2m边跨尾段加边跨合拢段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设临时墩),其余节段均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施工,中跨合拢须采用挂篮稍加改制而成的吊架施工。11.7m边跨尾段共计砼(C60):216.9m32.2m边跨合拢段共计砼(C60):30m32.2m中跨合拢段共计砼(C60):30m3纵向预应束有:边跨纵向底板束B1B5、B备,全部为19股j15.24mm高强度低松弛钢线,B1、B3、B5改为单端张拉后视孔道摩阻情况决定是否增加股数。顶板束为T30、T31束,T30通过联接器与T29连接起来,T31通过联结器与T29联结起来,T30、T

3、31均采用单端张拉。腹板厚边跨合拢段为0.5m,再往边墩方向5m段为过渡段,剩余6.7m长腹板厚为0.7m,腹板布置单根竖向32高强度精轧螺纹粗钢筋。梁高(箱梁中心线高)均为 4.465m。普通钢筋(一个11.7m长边跨尾段):12:5.6t; 16:9.61t;18:6.65t; 20:4.73t; 22:7.6t一个合拢段钢筋:12:990.96kg; 16:1737.14kg; 18:1132.73kg; 20:553.40kg; 22:1268.34kg2、编制依据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2.3 公

4、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2.4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关珠江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设计的图纸、文件等;2.5 建设单位有关珠江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在招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标准或要求;2.6 施工单位公司技术发展部的有关珠江特大桥主桥上部施工的施工设计图纸或文件要求;2.7 2004年2月11日和2月25日及3月11日等有关的会议精神和要求。3、主要的施工方案3. 1 11.7m长边跨尾段施工3.1.1底模支撑系统施工底模下分配梁采用I45b,I45b等间距布置在顺桥向布置的贝雷片上,每个箱梁下布置22片贝雷架,支点位置设加强弦杆,贝雷架之间用花架连为整体,每两片

5、之间间距为0.45m。贝雷架一端支撑在钢板梁上,另一端支撑在800mm钢管桩顶部的I56b分配梁上。钢板梁支撑在边跨墩身预埋牛腿上,另一侧设置临时墩,墩基础采用双排(每排3根)600mm钢管桩,钢管桩桩底标高设置在强风化岩石上,10#墩600mm钢管桩桩底标高为-16.0m,13#墩600mm钢管桩桩底标高为-12.0m。打桩设备为振动力为90t的液压振动锤。支架系统在边墩施工完后利用塔式吊机(10#墩)或龙门吊机(13#墩)吊装安装。3.1.2模板系统3.1.2.1底模采用钢模板(边墩墩身施工完后修整),侧模采用2.0cm厚竹筋夹板(质量要求高),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局部采用木模板。3.1.

6、2.2堵头模全部采用木模板(面板厚度为2.5cm以上)。3.1.3抗风系统临时墩桩顶设置承台,墩身(800mm钢管桩)嵌入承台1.0m深左右,墩身横向设置两道横向连结桁架,以增强横向抗风稳定性,每个箱梁之下设6根600mm钢管桩做为基础,柱身为三根800mm钢管柱.临时墩纵向设置刚性拉杆,与承台(边墩)联为整体,以增强临时墩纵向抗风稳定性.3.2边跨2.2m合拢段施工在挂篮悬浇完并张拉、压浆完边跨29块后,调整边、中跨挂篮位置,接长边跨直线段底模支架,铺设边跨合拢段底模,张拉、压浆完边跨直线段后利用边跨直线部分侧模和部分内模做为边跨合拢段侧模、内模,安装合拢段临时钢性连结件,以临时锁定合拢段两

7、侧箱梁,使之能同步变形(变形协调),然后进行合拢段波纹管穿束安装等工作。将合拢段两端梁底板与落地支架固接起来,使悬臂端部分与落地支架具有相同变形,在合拢段两端各加40T配重,在最佳温度时合拢,在浇注砼时同时逐级卸除两端配重。在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解除固结措施,张拉边跨底板束,完成体系转换。3.3边跨合拢段穿束施工3.3.1边跨合拢段砼达到强度后,进行合拢束张拉、压浆工作。在张拉前应进行编索穿索工作,其中底板B1、B3、B5束为单端张拉索,最长的为B5束,达74.6m左右,B1、B3、B5束每端边跨段共重7.7吨,在浇注17#块、19#块、23#块时分别在其顶板留一小孔洞,钢绞线在桥面(已浇

8、段箱梁顶面)上按每束长度下料切割,然后通过牵引索穿索,此项工作在合拢段底板立好,底板波纹管安装后进行。牵引索通过布置在引桥最后一跨45mT梁上的卷扬机施力,在浇注过渡墩(10#、13#墩)时高侧盖梁与B1、B3、B5底板索对应位置处用同样内径的波纹管预留洞,并且最后一跨45mT梁桥面和湿接缝均不浇砼。3.3.2所有索穿完后,浇注边跨合拢段砼,待砼强度、养生期达到要求后按设计要求的次序和吨位张拉合拢束。3.4中跨合拢段施工在边跨合拢后,拆除中跨侧压重,另一侧中跨施工完29#块后即可用吊架(挂篮稍改制)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3.5合拢段施工注意事项3.5.1合拢段两端已浇注砼节段在合拢段施工前(浇

9、砼前)各配压重(1/2合拢段重),在适宜的时间、温度(低温),现浇合拢段砼,同时逐级卸除压重(与砼浇注速度相匹配),暂定每级5t,使合拢段两端不产生相对变位。3.5.2在箱梁悬臂施工和墩顶现浇段施工时,采取措施调整箱梁施工标高,使箱梁合拢高差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墩顶现浇段顶板可浇成一斜坡,以方便于桥面调整线型。3.5.3合拢段砼应快速浇完(在12h内),并高强、早强,达到强度和养生期要求后,按顺序张拉预应力束。3.5.4在合拢段施工前,两端已浇段外露截面应凿毛干净(凿除砼表面的水泥沙浆和松散层),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钢撑临时锁定。4主要的机械设备表序号型号、规格数量单位使用时间备注1QTZ21

10、0自升式塔式吊机1台5个月2净跨42m净高52m龙门吊机1台5个月390t液压振动打桩锤1台2天北岸用,打入桩12根4HBT85A砼输送泵2台15天5200T桩船(柴油锤)1艘2天南岸用,打入桩12根675主要的材料投入(一套支架系统,全桥共需4套)序号型号、规格数量单位使用时间备 注1600mm,t=8mm钢管桩2425m/根延米5个月北岸不能拔出,南岸每根能拔出10m2800mm,t=10mm钢管桩40m根5个月全部能回收3钢管桩之间联结系槽钢,16b21mt5个月4桩顶分配梁I45b2.8t5个月5牛腿 I56b1.5t5个月6牛腿顶分配梁,新制钢箱梁6.2t5个月A3钢7贝雷片120片

11、4个月8贝雷桁架上分配梁,30b26.8t4个月9外模及其排架,A3钢56.5t4个月10承台,C30钢筋砼85.5m35个月6主要的劳动力投入6.1钢管桩打入人员管理人员:2人 技术负责人:1人测量人员:3人 操作工人:6人司机:2人6.2支架及贝雷片、牛腿、分配梁现场安装人员技术负责人:1人 现场指挥人员:2人操作人员:16人 测量人员:3人司机:2人6.3钢筋、预应力施工、模板安装人员6.3.1 钢筋安装人员:16人 预应力施工人员:20人 模板安装人员:20人 技术负责人:2人 现场管理人员:2人 司机:2人6.3.2 砼施工振捣人员:15人 接管人员:16人技术负责人:2人 司机:2人7施工流程图边中跨29号块施工 边跨尾段浇完砼 边中跨29号块浇注砼边中跨29号块张拉压浆 挂篮解体或配重 安装边跨合拢段模板、钢筋等 合拢段浇砼,同时同步分级卸载 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合拢束 中跨一侧挂篮解体或配重,另一侧挂篮稍改制为吊架 中跨合拢段安装临时锁定 安装中跨合拢段钢筋、预应力管道等浇注中跨合拢段砼,同时分级卸两端荷载 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中跨合拢束 全桥合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