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99322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测与假设三、设计实验一) 实验原理二) 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器材和规格三实验步骤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四、进展试验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与合作最后:总结实验考前须知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构造和铭牌意义20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5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3、构造示意图和电路符号4、变阻特点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5、接线方法6、使用方法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7、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8、考前须知电流

2、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9、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调亮度的电灯 、可调热度的电锅 、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新教材方案一、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呢?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二、猜测与假设:1、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填大或小2、电压不变,电阻越大,电流越。填大或小3、电流用I表示,电

3、压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那么三者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 三、设计实验:一)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10 和5 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假设干。二实验电路图:1、从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能否能否保证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鉴别一下甲和乙的优劣?2、乙图重点:研究的是定值电阻这局部电路,而非整个电路。电流表要测定值电阻中电流,电压表要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乙图难点: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变化。二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必要时调零。3、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认清分

4、度值。4、识别电池组学生电源的正负接线柱,掌握使用方法。三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测量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5、断开开关,替换另一个定值电阻,依上述方法再测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R=R1=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R=R2=

5、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五、分析与论证:(一数据分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R=R1= 5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11.522.53电流I/A0.20.30.40.50.6R=R1= 10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11.522.53电流I/A0.10.160.20.240.3(1电流和电压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表达为在导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正确吗?(二数据分析:导体两端的电压一

6、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R=R1= 5R=R1= 10(1电流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表达为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导体的 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正确吗?(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六、评估: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展回忆、反思,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哪些问题真正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有没有错误;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实验中会造成测量

7、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实验还有哪些可以改良的地方;实验结论是否科学合理 对实验进展统筹兼顾的设计,对实验数据进展深入的挖掘,灵活的对数据加以分析。七、交流与合作:将你的实验结论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其它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八、实验考前须知:1、连接电路时,更换电路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4、检查电路时要试触,防止损坏电表或电路发生短路。5、电流表、电压表应选择适当的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始终注意观察电表指针位置,切莫使被测数据超过电表量程,以防损坏。6、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数后立即断开开关

8、,以防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7、测量次数的多少根据时间而定,但至少要得到三组数据。8、读数时,严谨认真,实事。9、明确用什么方法、步骤控制什么量不变,用什么方法、步骤改变什么量,重点分析哪些数据间的关系。10、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改变电压,都应尽量使电压成整数倍变化。11、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探究完该定值电阻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后,还应替换定值电阻进展反复实验。实验题目: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旧教材方案实验一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一、提出问题: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有怎样的定量关系?二、猜测与假设:当导体电阻

9、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即R一定时、I与U成正比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10 和5 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假设干。二实验电路图:第六页三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必要时调零。3、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认清分度值。4、识别电池组学生电源的正负接线柱,掌握使用方法。四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用较

10、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测量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5、断开开关,替换另一个定值电阻,依上述方法再测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五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R=R1=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R=R2=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五、分析与论证:R=R1= 5R=R1= 10(1电流和电压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

11、表达为在导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正确吗?实验结论: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即R一定时、I与U成正比六、评估:同前七、交流与合作:同前八、实验考前须知: 同前实验二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一、提出问题: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有怎样的定量关系?二、猜测与假设: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成反比。即U一定时、I与R成反比。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5 和10 、20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假设干。二实验电路图:三实验准备:同前四

12、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将电阻R1=5两端的电压调至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4、断开开关,替换定值电阻R2=10 ,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组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5、断开开关,替换定值电阻R3=20,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组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6、

13、断开开关,再依次将定值电阻R1、R2、R3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组值,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五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U=U1=V实验次数123电阻R/电流I/AU=U2= V实验次数123电阻R/电流I/A五、分析与论证:U=U1= 2 V实验次数123电阻R/5 10 20电流I/A0.40.20.1U=U2= 3 V实验次数123电阻R/51020电流I/A0.60.30.15(1电流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表达为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导体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正确吗?实验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